前段时间,《长城》的上映在国内引起热议,大家的槽点大多聚焦在“长城”这个大题材的小用之上。长城作为中国古代抗击外敌入侵的伟大建筑,在电影中却是和成千上万的“饕餮”展开激战的前线。而影片中的饕餮仿佛就像是具有人类思维的怪兽加丧尸的综合体,那么人们常说“饕餮盛宴”的饕餮在历史上存在吗?编剧们的灵感又来源于哪里呢?

长城电影里的饕餮分为几种(电影里看的是假的饕餮)(1)

《长城》两大“看点”:捧不红的景甜,杀不完的饕餮

先来看一段关于饕餮的史料记载:

“西南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性狠恶,好息,积材而不用,善夺人谷物。强者夺老弱者,畏群而击单,名饕餮。”

这段记载来自东汉时期的《神异经》,这本书是伪托东方朔著述的作品。不得不说,《神异经》中关于饕餮的记载颇有《山海经》里光怪荒诞的浪漫主义神韵,不过从中还是可以总结出饕餮的本性——贪得无厌、欺软怕硬、凶神恶煞等等。不过,在《神异经》中的饕餮绝不是怪兽的形象,而是一种进化得不是很完全的异装癖民族的别名。(PS:头上戴豕——豕者,猪也;我天,这扮相相当非主流啊)

饕餮后世被演化成凶兽的模样

饕餮最早的记载

如果说东汉时期饕餮已经就不是怪兽的样貌,那么更早的先秦时代,饕餮会是电影《长城》中的怪模样吗?

当然不是。

关于“饕餮”记载最权威的当属《尚书》、《左传》和《史记》,在这些史料中,饕餮都被划分入“四凶”的组合中,而“四凶”则是尧舜时期一个“反政府”酋长联盟的代号。

  • 在《左传》和《史记》中,四凶分别是:混沌、穷奇、梼杌、饕餮

  • 而在成文更早的《尚书·虞书》中,四凶分别是:共工、驩兜、鲧、有苗氏

虽然记载的名称不同,但在杜预、孔颖达等后人分别为这三本著作做注解和考证的过程中,把两种说法一一对应了起来:

  • 穷奇——共工

  • 混沌——驩兜

  • 梼杌——鲧

  • 饕餮——有苗氏(三苗)

根据孔颖达的说法,共工、驩兜、鲧、有苗氏是当时尧舜时期四个在中原举足轻重的部落,而混沌、穷奇、梼杌、饕餮则分别是后人给这四个部落带有贬义的“绰号”。于是乎,在后人的口口相传中,这四个绰号又被夸张和丑化,甚至被《神异经》之类的文学作品给严重妖魔化了。

长城电影里的饕餮分为几种(电影里看的是假的饕餮)(2)

后世更有神魔志怪小说把“四凶”演绎成“四大凶兽”

历史上的四凶

事实上,“四凶”的“凶”在上古汉语中并没有现如今“凶残”的涵义,而是作为“讼”来解释。于是可以这么理解:“四凶”其实也就是四个喜欢在政事上吵来吵去的四个部落的酋长,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同政见者”。

那么是什么政治问题让这四个颇有威望的酋长如此争执,并最后被分别流放到东南西北四个不毛之地的呢?

当时的问题就是——尧帝想把帝位禅让给舜帝

在“天下为公”的尧舜时期,尧帝虽然是天下共主,当时天下绝不是尧帝的“一言堂”。相反,中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一个由全华夏各部落组成的酋长联席会议,在这个颇具原始社会军事共产主义色彩的议政机制下,“四岳”(四个有威望的小酋长)、“十二牧”(十二个镇守地方的长官)还有“四凶”在内都是参政议政者,而“天子”(也就是大酋长)的想法只有在酋长联席会议通过后才能执行。

也就是在这个机制下,我们才能读懂《尚书》中描绘的尧舜禹时代为何能如此民主,尧舜禹也为何会被成为千古明君、仁君典范的原因。

长城电影里的饕餮分为几种(电影里看的是假的饕餮)(3)

尧舜禹的“禅让制”被后人交口称赞

那么“四凶”集团为何会反对尧帝禅让给舜帝呢?

原因很简单,在当时“禅让制”虽然高尚,当未必是最服众的选择,尧帝的政权其非固若金汤。当时的华夏部落间大致分成了三派,这三派都是黄帝的支系:

第一派是高辛氏一族,是黄帝的长子玄嚣的后代,从帝喾到尧帝已经三代继承帝位,是尧帝的嫡系,可谓强势。

第二派是高阳氏一族,即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后代,也就是屈原的祖先,在帝位的继承上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第三派是黄帝的其他子嗣构成的派系,他们在理论上也都有继承帝位的权利,“四凶”就是这个派系的代表。

长城电影里的饕餮分为几种(电影里看的是假的饕餮)(4)

轩辕黄帝世系图

现在问题来了,尧帝的儿子丹朱是最无疑义的继承人,但是尧帝执意要禅让给更贤能的舜,而舜出身于第二派中身世落魄的一个家庭。

这下子“四凶”就不干了,天下老大轮流做,凭啥就你高辛氏让给高阳氏,而不给我们“四凶”为代表的第三派机会呢?于是这帮不同政见者把矛盾越闹越大,最终尧帝联合了高辛、高阳两大派系,并借助“四岳”、“十二牧”这些德高望重的执政官的力量,总算把舜帝扶上了中原之主的宝座。舜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很快“四凶”也被流放到四方边境去了。

长城电影里的饕餮分为几种(电影里看的是假的饕餮)(5)

鲧禹治水的故事至今仍被后人传诵

“四凶”原本并非凶恶残暴之辈,只是在胜王败寇的历史舞台上他们暂时退场了。说是暂时,是因为四凶之一的梼杌有个名叫鲧的首领,鲧生了个大名鼎鼎的儿子大禹,后来大禹因为治水有功,从舜帝手上接过禅让的帝位。大禹死后,其儿子启继承帝位,废除了禅让制,并因此建立了夏王朝,使得“公天下”的制度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关于这个时代的精彩故事,未来还会有后续文章来叙述。至于历史上的饕餮和老谋子镜头下的饕餮,哪个才是历史迷心目中饕餮真正的样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