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号称科教第三城的武汉必须走在前列担使命

武汉科技实力全国排几名(武汉科技实力全国前三)(1)

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将创新驱动放在了第一位。在这部分中,打头的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由此可见,国家层面已经将科技自立自强摆在了未来发展的首要位置。

最近40年,依托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广阔的国际市场,我们成了最大的世界工厂,产品遍布全球。这几十年,我们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赚足了第一桶金,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同时,因过度依赖外向型经济,导致我们的经济结构风险性偏高,很容易受到外界风波的影响。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让我们看到: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中国很难撑起世界第二大国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逐步转向内循环经济,形成以内循环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并以国际外循环促进和驱动国内内循环,提升内循环的质量与效率。

在以中低端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年代,我们的科技自主性严重不足,前沿科技甚至普通科技都是处处受制于人。2015年,国家层面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一个着眼于提升工业能级的10年计划,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进一步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从那以后,我们特别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甚至刻意强调自主知识产权。

武汉科技实力全国排几名(武汉科技实力全国前三)(2)

现在,“中国制造2025”已经进行到了第七个年头,也确实取得了丰硕的成就。不说别的,2012年的华为手机还是一个渣渣,而现在早已跻身全球高端手机行列,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再有就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电动车,可以直接参与全球竞争,综合实力与特斯拉不相上下,某些领域甚至领先于特斯拉。

至于桥梁建设、高铁建设等基建领域,那就更不用说了。中国的桥梁技术如果排第二名,那没有哪个国家敢排在第一名。尤其是武汉的两家桥企,中铁大桥局和中交二航局,代表了世界桥梁建设的顶尖水平,2000年以后建设的大部分世界级桥梁均出自于这两家企业之手。

武汉科技实力全国排几名(武汉科技实力全国前三)(3)

“中国制造2025”主要着眼于新工业领域,对前沿科技的重视程度还是有所不足。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国家明确提出要“推进创新体系优化组合,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将科技创新提升到战略的高度,这是比较罕见的。为此,我们将“聚焦量子信息、光子与微纳电子、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能源系统等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并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做好科技前沿领域的攻关。

武汉历来都是科技大本营。在“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的7个科技前沿领域,武汉至少在集成电路、脑科学和类脑科学、基因与生物技术、临床医学与健康、深地深海等5个领域具备一定的优势。尤其是集成电路领域,武汉还是狠下了一些功夫的。比如,近来比较热火的长江存储,是国内少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存储芯片研发企业,在闪存领域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的垄断局面。据悉,长江存储已经成了苹果14的闪存供货商。

武汉科技实力全国排几名(武汉科技实力全国前三)(4)

在基因与生物技术方面,武汉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武汉生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在创新疫苗、遗传育种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此外,在临床医学领域,华科旗下的同济医学院及两家附属医院也是挺不错的。在重大传染病领域,依托同济医院设立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已于2020年下半年投入使用,成为全国10个医学中心中的一个。

在深空领域,武汉也有较大的话语权。比如,北斗导航系统最关键的定位技术就是由武汉的科研机构攻克的。位于武汉的三江航天集团实力非常强悍,目前正在打造的航空航天基地将成为武汉的又一个千亿级产业。

武汉科技实力全国排几名(武汉科技实力全国前三)(5)

在电动车制造方面,汽车制造大省湖北确实有点落后了,有些人甚至建议将东风汽车和长安汽车合并。不过,在氢能源汽车领域,武汉依托强大的高校研发实力,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可以预计的未来,武汉的氢能源产业将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成为航空航天之后的又一千亿级产业。最近,总部位于武汉的三峡集团在内蒙古投建了一个氢能源制造基地,每年可生产氢气约1万吨,副产氧气8.5万吨。

武汉是全国第三大科教中心,在原创新引领性科技攻关中,理所应当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这是国家赋予给武汉这座老牌大城市的使命。今年6月份,武汉被命名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以一己之力获得命名的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渝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都是几个城市的联合体,与武汉的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不可同日而语。

武汉科技实力全国排几名(武汉科技实力全国前三)(6)

尽管武汉科技实力强大,成果卓著,但在科技转化方面依然存在诸多不足,远不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发达城市。如何让科技快速转化为产品,形成生产力,占据市场份额,让科技工作者成为既有地位、又有名誉、还能获得丰厚资产的人群,这是值得武汉有关方面深思的问题。

之前常常有人说:华中科技大学是深圳的大学,武大和华科培育的高端人才是深圳的人才。这句话确实没错,道出了武汉的尴尬境遇。这些年,武汉引进了不少优秀企业,高校毕业生留汉率持续上升,情况已经有所好转。但是,科技转化为市场和资本的能力与速率,依然远不如深圳。说白了还是民营企业不够发达,科技利用率不高,市场活跃度不足。

武汉科技实力全国排几名(武汉科技实力全国前三)(7)

扶持民营企业与加快科技攻关是相辅相成的,这项工作绝不能只靠央企国企来承担。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武汉强悍的科技实力无法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也与央企国企实力太强有关,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坚实基础,也是武汉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难题。这些难题解决了,不仅武汉的科技实力可以更上台阶,武汉的经济实力也必将水涨船高,成为中西部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典范。(2022年9月7日于武汉)#武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