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糟糟的头发,蓬松的大胡子配着脸上不苟言笑的表情——这就是巴西球星苏格拉底给人们的第一印象。然而在这不羁的外表之下,苏格拉底有着属于自己的光环:他是足球界的切格瓦拉。他用自己的行动,积极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

克劳狄乌斯给亚历山大里亚的信(科林蒂安的民主领袖)(1)

苏格拉底本身也是一个出色的球员,是桑巴军团历史上最具天赋也最优雅的天才。1982年和1986年两届世界杯中的巴西队可能是世界杯史上踢得最漂亮的球队了,而苏格拉底就是这支队伍中的重要一员。球队中还有济科、法尔考等人,他们为球迷们缔造了太多难忘的进球,比如在对阵苏联队的比赛中,苏格拉底打入的那粒扳平球。82和86年的巴西队给人带来了太多欢乐,总能让人想到上一支巴西队中的加林查,那同样带来欢乐的脚下的魔法。

苏格拉底的绰号是“足球博士”,有传言说这是因为他曾在都柏林大学拿到过医学的学位。不过这只是传言而已。他还被看作是人民的领袖,用足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苏格拉底还关注着国内的政治,面对国内的社会不公现象,他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自1964年巴西军政府推翻若奥-古拉特政府的政变以来,近20年里,巴西社会一直被军政府统治着。古拉特将大公司赚取的利益社会化,他希望用这种方式改善巴西人民的生活,但军方和右翼分子则指责这种统治为“社会主义的威胁”。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巴西元帅卡斯特洛-布兰科从古拉特手中篡权。最初,军政府只想执政到1967年,即古拉特任期结束之际,但最终为了消除分歧,他们决定继续执政。

任何抗议军政府的声音都被压制,抗议者被折磨,被杀害,还有不少人逃亡海外。所有反抗执政党的人都会被压抑乃至排除,即使是现任的巴西总统罗塞夫,也曾在那个时期被极权主义者监禁折磨。

克劳狄乌斯给亚历山大里亚的信(科林蒂安的民主领袖)(2)

从组织结构上来看,巴西足球也曾是在这样的统治之下存在,俱乐部也在军政府的管理之下,基本没有自由。球员们必须听从指挥,而且被严密监管,甚至连吃饭喝水都必须遵守纪律,否则就会被停训停赛。

最开始,苏格拉底和他的队友们还能接受,不过很快,他就受够了。作为一个民主的斗士,苏格拉底不想再看到独裁统治压制着民主。他认为,巴西社会发生改变的时刻到来了。

毋庸置疑,这些事情肯定无法公开讨论。改变得在幕后发生,而且得是颠覆性的。不少巴西的运动健儿都认为他们应该用体育发声,还人民一个民主的巴西。

80年代初,苏格拉底和他的队友们与科林蒂安俱乐部新主席瓦尔德玛-皮雷达成了协议。俱乐部由球员们掌控,一切决定都通过民主投票得出。在会议中每个人都有权利发言,每个决定都要来自集体表决。大家集体决定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训练,在一部关于那支科林蒂安队的纪录片中,瓦尔德玛这样回忆道:“甚至连什么时候打断教练去个厕所都要投票表决。”

科林蒂安的民主很特别,这份特别之处就在于参与表决的不仅仅包括球员和教练员。每个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观点:球员、康复师、教练甚至是清洁工。简单地说就是一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

在这样的制度施行后,发生过一个颇为有趣的小插曲。一次科林蒂安去日本访问,那时球队中19岁的小将沃尔特-加斯格兰德正处于和女友的热恋之中,因此想飞回国内。于是大家投票表决,结果加斯格兰德的想法没被通过,他不得不留下,不过他也很尊重这份球队集体的决定。

在科林蒂安,没什么不能拿来讨论。比如,要不要雇一名精神医生来帮助球队?苏格拉底和他的队友们思想很开放,他们同样邀请来足球圈之外的人参与讨论。杰出的演员、歌手和导演都曾来过科林蒂安,而毫无疑问,他们谈论的话题也是五花八门。

科林蒂安的民主投票制度,正好契合了普通巴西人想摆脱专制统治的梦想。他们在队服上也印着“科林蒂安式民主”的字样,就像可口可乐的商标那样显眼。

克劳狄乌斯给亚历山大里亚的信(科林蒂安的民主领袖)(3)

这样的行为显然会让右翼势力的统治者不满,很多人指责“科林蒂安式民主”为“无政府主义”和“大胡子的共产主义”。但毕竟巴西身为足球王国,足球在这里实在占有太大的影响力,即使是军政府也不得不谨慎处理。尽管如此,政府依旧警告了科林蒂安队,要他们别去干涉政治。

1970年世界杯冠军队的球员们确实具有很高的地位,但正如苏格拉底所说:“6,70年代的球员绝对是脚下的浪漫主义者,但在球场外,他们不会发出任何声音。想想看,如果像贝利那样的人物去发声的话,会是多么有力的声音。”

苏格拉底和他的队友们希望利用足球对军政府开展一场“无声的革命”。1982年5月,巴西政变后的第一次多党派选举开始了。尽管如此,巴西民众依然不敢去投票。有的人根本不知道军方究竟是否真正允许他们投票,觉得还是不投票安全些。

5月15日是巴西州级选举的投票日,科林蒂安队决定就在此时推翻独裁统治。他们身穿背后印着“15日,去投票”字样的球衣,想要借此鼓励群众们去投票。

苏格拉底的行为对于军政府而言当然是个挑战。但军方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他没有公开地支持某个政党,只是单纯在鼓励人们投票。

巴西人民被科林蒂安队感召了,军政府则在州级选举中吃到了败仗。很快,军政府失去了权利。后来,苏格拉底说:“科林蒂安队是我效力过的最伟大的球队,因为在科林蒂安,我不仅仅是一名运动员。在政治上的胜利比在球场上的胜利重要得多。一场比赛90分钟就结束了,但人生很长很长。”

克劳狄乌斯给亚历山大里亚的信(科林蒂安的民主领袖)(4)

此时巴西人民对民主的渴望达到了极点,科林蒂安队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推动总统选举了。于是这回,他们在球衣上又印上了“胜败乃常事,民主永不亡”的标语。普通的巴西民众沉浸在这种氛围之中,他们明白了每个人都能靠行动来为自己争取到民主。

科林蒂安队获得了1982和1983年的圣保罗州冠军,作为队里最优秀的球员,苏格拉底被欧洲球会相中也并不意外。1984年,他宣布如果国会通过总统选举的修正案,他就将留在巴西。这的确得到了许多支持,但可惜修正案依然没能通过,苏格拉底则转会到了佛罗伦萨。

但正如苏格拉底所言,巴西人民已经明白了改变现有的政治体制是可能的。这样的一股力量,军政府根本无法抵挡。1985年,军政府在大选中失利,科林蒂安队终于实现了将民主还给巴西的目标。

这是苏格拉底和他的球队梦寐以求的事情。他们用足球向人民传递信息,他们用足球带给人民他们想要的改变。巴西流淌着足球的血液,而苏格拉底和他的“科林蒂安式民主”用足球推动了军方政府的垮台。

很少有球员能像“足球博士”苏格拉底这样,兼具完美的球技和正直的人格。也正因如此,2011年他去世时,科林蒂安的球员和球迷们才会这般深刻地悼念他,悼念一个一流的球员,一个一流的巴西人。

克劳狄乌斯给亚历山大里亚的信(科林蒂安的民主领袖)(5)

文/懂球帝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