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原创稿
满眼青绿,扑鼻清香,心境悠然,漫步于贵州省湄潭县永兴镇内的万亩茶海,犹如置身绿色海洋、徜徉绿色天际。这片国内最大的连片茶园,只是湄潭县茶海一隅。
万亩茶海一隅。人民网 李丽萍摄
从2001年至今,湄潭茶园从最初的2.8万亩增至60万亩,种植面积位列全国第一,产业规模全国领先。湄潭茶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茶产业变成文化体验、养生需求的享受,逐渐形成了集群化、规模化的效应,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小小茶产业,致富大文章。湄潭县以“围绕茶、做足茶、突破茶”为导向,将茶品质视为“压舱石”,注重从品牌打造上下功夫,创建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让茶农、茶企懂茶、护茶、受益于茶,不仅实现了茶产业带动一方百姓致富,而且将茶产业的生态效益展现了出来。
品质高了,底气有了
走进高原春雪有机茶园基地,3000亩的土地上生长着各类绿茶、红茶,它们都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有机茶。这个茶厂建于2006年,从一开始便以发展有机茶为定位。2015年,贵茶集团四处苦寻符合欧盟农残标准的茶叶基地,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当时这片基地的茶叶通过了432项欧盟农残标准,我们又惊又喜。”高原春雪有机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芳睿说。
这是一次偶然,但更是一种必然。在湄潭,优越的自然环境成就了湄潭茶的优良品质,生物平衡多样,不易发生病虫害,气温偏低延缓茶叶生长,积累丰富营养物质。“天然的优势还需管理的护航,茶产品的制作工艺大多不复杂,但对茶的品质要求极高。”李芳睿说。
在这片茶园基地,管护十分讲究,禁止一切合成农药,只使用有机肥,除草也由人工完成,为此还组建了8人专职的管护团队,进行统管和把关。“我们知道自己的优势,所以更要保持优势,绝不能坏了口碑。”湄潭县茶产业中心副主任刘艺认为,在坚持品质的问题上,湄潭县的政府部门和百姓达成了高度共识,始终对茶叶秉持敬畏和保护的心态,也一直用心用情对待手中的片片茶叶。
茶农正在采茶。人民网 李丽萍摄
制定生态茶园奖扶政策、利用县镇村治理管理体系、施行茶叶质量安全举报奖励办法……一直以来,湄潭县用实际行动将品质保证落实到“茶园到舌尖”的全过程,致力于将湄潭茶出口至更多国家和地区。
方向多了,产业兴了
眼光要长远,方式要多元。为持续提升茶叶效益,湄潭县在保证茶叶高品质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发展方向。在主打春茶之外,还大力发展夏秋茶。据刘艺介绍,“黔湄601”是湄潭县自主选育的茶树品种,其可突破季节、气候及加工环境的限制,一年能收4-5季,实现了提高茶树下树率的目标。
此外,湄潭县通过深耕空白市场,发掘拼配茶品的方式,进一步促进湄潭茶出山。“西北、东北、华北茶产业规模较小,我们积极拓展三北地区市场,让湄潭茶的销路越来越广。”刘艺说。湄潭县推进传统加工工艺向现代加工工艺转型升级,提高茶叶加工技术水平,通过在生产过程把不同的茶叶按一定比例搭配制品,不仅优化茶叶口感,还能提升湄潭茶叶的“出场率”。
俯瞰万亩茶海。人民网 李丽萍摄
如何提高湄潭茶的产业效应,提高湄潭茶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和地位?湄潭县按照“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茶旅、农旅一体化发展逻辑,搭建起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发展格局,形成除饮食外,集茶景观、茶诗词、茶摄影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茶旅模式。
湄潭县在大力发展茶业经济、富民强县的同时,努力把茶园的价值用尽、用好,带动茶产业“接二连三”增效增收,并且高度重视茶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展示工作,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茶工业博物馆”称号,让一片小小的茶叶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群众富了,县域强了
“长富于民,长富于企业”,一直是湄潭县发展茶经济的基本遵循。湄潭全县51万人中,35.1万人涉茶,全县茶叶加工企业725家,加工大户400多家,财富实实在在地流入了他们手中。
只要群众富,县域便能强。尽管税收低,湄潭县仍连续两年蝉联中国茶叶百强县榜首。这在于当地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坚持将茶作为首位产业的思路来抓茶产业,更在于湄潭县真正把茶作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思路来抓茶产业。
制定奖励扶持措施、进行一对一挂帮服务、组织业务技能培训、协助办理各类资质……湄潭县为茶农、加工者、销售者们找准位置、提升实力、指定方向、铺就道路,让茶叶的价值在群众手里更高效、全面地发挥和兑现。
湄潭茶园。人民网 李丽萍摄
在这条茶叶之路上,群众们不只荷包鼓了,体魄也强了。“老人们每天到茶园来采茶,钱赚了,还活动了筋骨;孩子们假期回来,空气优,精神也好了。”刘艺说,当地群众依托茶叶发展,收入大大提高了,幸福指数、健康指数都在“蹭蹭上涨”。
吃上茶叶饭,念起茶叶经。如今,湄潭县依托茶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与经济发展并进的道路,成为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