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蕾、特约通讯员卢遵候报道:虽然正月十五已过,但各地还有年味的“余香”,学生们还在享受剩余的几天假期。此时,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国防后备班学员们已提前到校,开始新年度应征入伍前的军事强化训练。

“这个班是我们的兵员储备基地,从这里入伍的兵综合素质好,从军意志坚定。”雨花区人武部部长蔡会军说,自与该院挂钩以来,该院学生占了雨花区入伍人数的“半壁江山”。

据记者了解,2018年,该院有80名大学生应征入伍,而南京全市共有1600多名大学生应征入伍,占比5%。这是南京市实施“部校挂钩”大学生征集工作模式后带来的喜人成果。

南京不仅驻军多,地方高校也多。2015年,南京市率先在江苏省实施“部校挂钩”,让原本集中在几个老城区的地方高校走出区域界限,与全市11个区人武部集体联姻。第二年,他们按照“属地管理为主、就近就便为辅、考虑历史沿革、提升兵员质量”原则,再次调整下发《关于部校挂钩开展征兵工作的通知》,确立新的挂钩方案,同年,江苏省征兵办公室在全省推广了他们的这一经验做法。

记者从南京市征兵办公室了解到,去年,在南京市近万名报名参军的适龄青年中,大学生占比58%,而在最终确定应征入伍的2000余名新兵中,大学生入伍比例高达82%,比4年前多出近20个百分点。玄武区人武部过去曾是南京市兵员征集的“困难户”,个别年份甚至还完不成任务,自从与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7所高校挂钩后,大学生入伍比例连年提升,2018年高达96%。

“实行‘部校挂钩’,大学生入伍比率提升了,兵员质量上发生了可喜变化。”南京市征兵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两年入伍的大学生中,预备党员、学生骨干、优秀毕业生的数量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

2月23日是南京工程学院开学的日子,与该院挂钩的江宁区人武部政委张金星利用开学前的这几天,到学校进行前期调研,和每个二级学院负责征兵工作的辅导员座谈,并了解学校兵役登记情况。“这一征集工作模式,既有效解决各区高校大学生兵员‘贫富不均’问题,更从根本上提升了高校武装部开展国防教育、征兵工作、军训工作的自身‘造血功能’。”张金星告诉记者,他接下来还要去挂钩的另外几所高校商讨2019年的征兵工作计划,确保征兵任务圆满完成,再上新台阶。

兵员培训工作(部校挂钩提升兵员质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