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余氏里居图记

邑志有云:“城南十里仙人峰,仙人峰下织女墓。”则吾族所居地名织岭,自明迄今数百余年,田联阡陌,诗书渐兴,支派蕃昌,人文彪炳,果何道能然哉?或曰:里居,川岳之所钟也。予曰:否,否。祖宗功德之所致耳!何则?余氏所居,即苏氏之旧宅也。向也如何而廖落,今也如何而郁盛?岂山川之灵独相余而弃苏耶?盖始祖绍宁公于洪武年间赘居于是,即卜一兆于宅之北,名曰下塘,与回公苏氏翁婿同穴,不忘本也。吾族至今春秋祭奠,且祝于祠,曰余氏苏氏两门宗祖合饗于斯,是苏氏之先即余氏之所宗也,余氏之后皆苏氏之所庇也。宁公一举两得,即不斩苏氏之血食,亦不失余氏之本宗。苏氏得余氏,则无后而有后。余氏则继起而益昌。今按其地,马沂九江前有三水之环,仙峰婺岫后有千亩之拥,而且飞凤之形列于上,蝴蝶之屏峙于下,诚翁婿之佳城也。而余氏族居即处于此,其果川岳之所相耶?抑亦功德之所致乎?质诸高明必有能辨之者。是为记。

大清乾隆二十二年岁在丁丑孟冬月,主修嗣孙邑庠生立岐谨述

又记

横山即南峰,去城十里许,吾始祖讳绍宁公,由岭西迁是。厥后,子孙世居焉。斯地,三台列前,双星居左,织女显迹,疑向月而成缫,婺豹钟灵,讶乘风而弄啸。丝丝匝地,翠盘之雨漾偏奇,喤喤厥声,九江之晨钟如故。而且金峰崒嵂排远闥而晴横,马仪清澄拍孤舟而午棹。况凤形列西,蝴峦峙东,莫不随山水之奇光,以增华堂之永叙。人烟窈窕,地势盘纡,诚哉,天造之胜形,地高之仁里也。春掇幽芳,夏荫乔木,秋风霜,冬冰雪,四时佳景,触目感怀,是虽山川精气所呈,亦祖宗卜云其吉,以故瓜藤继晰永耀,宗支家世峥嵘,咸敦亲睦,斯谊笃于乡,闻名于里,信有征焉。文峰毓秀,笔势凌云,贮学问,策勋名,将家修廷献,移孝作忠,更有起河流之巨泽洪波,以光大其门闾者,岂仅为峻峰激流,岩居川观已哉。今予嗣孙辈生于斯长于斯,奠居有年,知之已審。兹因辑修家乘,爰竭鄙乘并赋八景而率为之记。

时大清乾隆四十八年岁在癸卯秋月,嗣孙国学生立峒纯嘏仝谨识

大型苏式园林民宿设计效果图(乡村古景大墅横山)(1)

织女缫月

望里悠然物色多,山如机杼月如梭。

层峦恍似银河界,织女双星历久过。

婺豹啸风

婺峰苍翠色平分,豹变恒占大易文。

自是威仪彰蔚采,遥知后日壮风云。

马仪午棹

水色澄鲜万象新,孤舟一叶自宜人。

仪津鼓棹情何寄,可效垂纶钓渭滨。

九江晓钟

春月山川景最浓,曾闻梵阁报晨钟。

声声入耳惊人梦,若得邻家带月舂。

金榜晴横

金峰排列影参差,日魄晴光吐艳姿。

似榜高横诚永壮,闲看还念挂名时。

翠盘雨漾

路转峰回别有天,翠盘岸畔净云烟。

时添细雨丝丝官,忽觉寒潭色愈鲜。

飞凤西屏

灵气西来势郁葱,凤飞云外久称崇。

既无阿阁原何集,只为书名想像中。

粉蝶东峙

东呈保嶂映遥沂,恍惚曾疑粉蝶飞。

岂亦窃香如有恋,翩翩恒向个中依。

(横山临淮余氏宗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