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优点与缺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1)

文/踪影

出生于钟鼎之家,书香之祖的李清照十六岁就写出《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流传至今,依然盛传不衰。

李清照18岁那年,婚嫁当朝左仆射赵挺之第三子赵明诚(21岁)。赵挺之进士出身,官至北宋宰相。然而,在宋朝不杀士大夫,主张朝中官员广开言路,相互制衡大环境下。宋朝官员调动、升降都非常频繁。李清照与赵明诚新婚的两年里(1101年—1103年),夫妻才子佳人,举案齐眉,两人志趣相投,如胶似漆,相知相惜,互敬互爱,一起切磋诗词歌赋,一起收集品鉴金石藏品。

赵明诚喜爱收藏,他们夫唱妇随,小夫妻常常为购得一件喜欢的藏品而兴高采烈,把玩再三,乐此不疲,他们还为此编撰了《金石录》。在悠闲的午后,夫妻俩常常玩儿的游戏就是猜某句诗在某书的某页,谁猜中了,就奖励一盅新烹煮的香茗。这样的赌注,这样的游戏,他们夫妻常常玩得不亦乐乎,嬉闹地打破了茶盅,笑得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忧愁。

李清照的优点与缺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2)

人生短暂,好日子更是如白驹过隙。崇宁二年(1103年),赵明诚开始为官,因为受到当时朝内党争冲击,他们的生活也受到很大影响。大观元年(1107年),赵挺之去世,赵明诚遭蔡京诬陷而丢官,且株连到家属。李清照追随丈夫屏居青州乡里13年。宣和年间,赵明诚再次出仕,先后出任莱州、淄州知州。 1129年病逝于建康。

1127年,金兵占领开封,俘获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二帝,史称“靖康之难”。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等,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灭亡。那年,赵明诚为京城建康知府。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知府的赵明诚闻知,便悄悄地用绳子坠城而逃。叛乱被平定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职。李清照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

李清照的优点与缺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3)

“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灭亡,岳飞后来在《满江红》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次国难,李清照从此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生活。她深切体会到国破家亡的痛苦,逃难、流落,成为李清照和丈夫的生活常态。在“靖康之难”后的第二年,与丈夫赵明诚一路向南,在逃难路上,他们辛苦积攒的金石收藏大多丢失。

李清照的优点与缺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4)

曾经写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儿女情长的李清照,经历了“靖康之变”,大宋王朝的脆弱,丈夫赵明诚的逃跑(不抵抗),使得李清照痛彻心扉。“靖康之变”第二年(1128),他们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言气氛尴尬。行至乌江,站在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面对浩浩江水,李清照浮想联翩,心潮激荡,随口吟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四句,仅仅二十个字的千古绝唱——《夏日绝句》。在这首诗中,李清照借古讽今,鞭挞南宋当权者的无能,也是对丈夫赵明诚的逃跑行为的谴责。

李清照的优点与缺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5)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可谓千古绝唱,众多文人墨客,政客官宦写“乌江”的诗词,数千之多,均不能达到李清照的立意高远,独树一帜。李清照评价项羽生是“人杰”——他带领八千江东子弟兵,与刘邦对峙,坚持四年之久,几乎全军覆没。他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死也不失为“英雄”。在这里李清照跳出中国自古“成则英雄,败者寇”的传统法则,给予了项羽最高的评价。更是彰显了李清照小女子的大丈夫之风。

2020/7/27

李清照的优点与缺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6)

#原创散文随笔#


本文图网络,致谢!百荷书房作品,版权作者所有,抄袭必究,转载需授权,并注明出处。欢迎关注,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一起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