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子:哇!这块玉石好漂亮!一定很贵吧!

秒懂物理八年级上册密度(老狗啃物理8A.40密度)(1)

老子:不贵啊,是假的!

狗子:你怎么知道是假的?

老子:真玉石很重的,这个很轻,是塑料仿制的,两者密度不同啦。

狗子:密度?

老子:密度,指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多少。

ρ=m/V (密度=质量/体积)

国际单位制是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3

同样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塑料可以模仿玉石的形状和颜色,但是模仿不了密度,因为构成的物质不同。

狗子: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是吗?

老子:是的,通常来讲,比较蓬松柔软的物质密度小,紧致坚硬的物质密度大。

秒懂物理八年级上册密度(老狗啃物理8A.40密度)(2)

狗子:任何物质都有密度吗?

老子:对,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而且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比如古希腊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就用这个方法解决了一个皇冠难题。

狗子:讲来听听!

老子:国王给了金匠很多金子,让他做一顶纯金皇冠。皇冠制成后,非常精巧别致,而且重量与当初国王给的黄金一样重。

秒懂物理八年级上册密度(老狗啃物理8A.40密度)(3)

可是有人向国王告密:“工匠私吞了一部分黄金,用同样重的银子掺了进去。”

为了检验这个皇冠到底是不是纯金,阿基米德想了一个办法。

秒懂物理八年级上册密度(老狗啃物理8A.40密度)(4)

就是把同样重的黄金,与皇冠同时浸入两个水杯中,测量溢出的水量。

结果皇冠那边的水杯溢出了更多的水,说明皇冠的密度比纯金小,里面掺入了更便宜的银子。

狗子:哦!阿基米德可太聪明了!

老子: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密度来区分不同的物质。

比如淘米吧。

米在加工的过程中,经常会混入稻壳或者沙粒。因为颗粒比较小,一粒粒捡费时又费力。

秒懂物理八年级上册密度(老狗啃物理8A.40密度)(5)

这时候用水一泡,轻轻搅动,密度比较小的稻壳就会浮起在水面上,而密度比较大的沙粒会沉在最下面。

滤除稻壳,倒出米粒,剩下的就是可以剔除的沙粒了。

在农业生产上,也是利用类似的办法,根据种子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进行选种:饱满健壮的种子因密度大而下沉;瘪壳和其他杂草种子由于密度小而浮在水面。

秒懂物理八年级上册密度(老狗啃物理8A.40密度)(6)

狗子:这个方法不错。

说了各种物质,那人有密度吗?

老子:有啊,人体密度约为1.02 g/cm³,水大概是1g/cm3,人比水的密度大一些。

狗子:所以人掉到水里,会沉下去是不是?

老子:这个不一定。

如果你吸了一大口气,气体的密度是很小的,这时不容易沉下去。可是如果你呛了水,肺里不是气而是水,肯定就沉下去了。

秒懂物理八年级上册密度(老狗啃物理8A.40密度)(7)

而且如果你不是在清水里游,而是在盐水里游,比如海水,人就很容易浮起来。最典型的就是死海(海水密度达到1.3g/cm³),大于人体密度,所以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中也可以漂浮起来。

秒懂物理八年级上册密度(老狗啃物理8A.40密度)(8)

狗子:哈哈哈哈,原来我浮不起来,是因为水不够咸啊[呲牙][呲牙]!

让学习更有趣,科学更生活!

每周五六七更新

喜欢请点赞 关注[来看我][来看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