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顺治喜欢董鄂妃(凭什么让顺治帝不爱江山爱美人)(1)

董鄂妃剧照

前言

“玉树歌残迹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

——清·陈于王《题桃花扇传奇》

《桃花扇》的爱情故事加上南明朝廷的迅速灭亡给了诗人陈于王无限创作的空间,于是有了这首诗。虽然诗和作者都毕竟小众,但是最后一句的传世名句,却家喻户晓。

如果给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皇帝排个榜,那大清顺治皇帝应该榜上有名。顺治帝对董鄂妃情有独钟,生死相依,成为一段传奇,给无数的文学作品提供了完美的爱情故事素材。

宠冠后宫

顺治皇帝专宠董鄂妃的故事,看过电视剧《孝庄秘史》或者《康熙王朝》的朋友们,肯定不陌生。在剧中,顺治皇帝在董鄂妃去世后,悲痛欲绝,甚至放弃皇位打算出家为僧,可见爱之深。电视剧只是戏说,那历史上,顺治帝宠爱董鄂妃到什么程度呢?根据《清史稿》的记载:“眷之独厚,宠冠后宫”,这八个字不用翻译,仅从原文中就能感受到那种独得圣宠的殊荣。

那么这个董鄂妃是什么人呢?她怎么就能得到顺治皇帝的独宠,以至于“宠冠后宫”呢?

历史上顺治喜欢董鄂妃(凭什么让顺治帝不爱江山爱美人)(2)

首先声明,董鄂妃不姓董。因为在有的文献资料里,也管董鄂妃叫董妃,所以有的文学作品就借此说董妃是汉人。其实不是,董鄂妃姓董鄂氏,是满姓,按照满语的意思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美丽小草。董鄂妃的父亲叫鄂硕,是满洲正白旗的一个军官。顺治二年,鄂硕随清军南下,之后一直就驻扎在苏杭一带。他的孩子跟他一同南下,自幼在江南长大也就受到了江南汉族文化的影响和熏染。江南水乡环境优美,培养出来的孩子肯定比北方、塞外的孩子要更加温柔细腻,加上董鄂妃从小就天资聪慧,悟性极高,经史子集也一学就会。

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说,妥妥的气质女神,谁见了不爱?少年天子也是人啊!顺治十三年,十八岁的董鄂妃入宫为嫔,马上就跟十九岁的顺治帝坠入爱河,开始了“宠冠后宫”的生涯。

同年八月二十五日,董鄂妃由嫔进封为贤妃,一个月后,又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由,进封为皇贵妃。按照后宫等级制度,董鄂妃入宫的时候也不过是个从五品的嫔而已,进封贤妃已经是从一品了,又要进封为正一品的皇贵妃,皇贵妃的地位是仅次于皇后的,短短数月,连跳九级,真可谓是火箭一般的飞升速度。

不仅地位攀升,皇帝更要让全天下人都知道他有多爱这个女人。顺治帝专门下诏书为董鄂妃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封仪式,并大赦天下。一般来说,只有皇帝大婚、对外宣战这种级别的国家大事皇帝才会颁布诏书公告天下。而在大清国的历史上,因册立后宫而大赦天下的,也只有顺治朝这一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至今还保存着顺治皇帝册立董鄂妃为皇贵妃时所颁布的《诏书》。这在中国后妃史上都算是一个奇迹,可见顺治帝是多么的宠爱这位“气质女神”。

历史上顺治喜欢董鄂妃(凭什么让顺治帝不爱江山爱美人)(3)

子以母贵

顺治十四年,董鄂妃生下一名皇子。这可把顺治皇帝高兴坏了,孩子出生不到一天,顺治皇帝就赶紧祭祀天地,颁布诏书大赦天下,并接受群臣、诸王的朝贺以庆得子之喜。

在诏书中,顺治皇帝还称董鄂妃生的皇子为“朕之第一子”。清朝一代,因皇子出生而大赦天下的,除了顺治皇帝,就是他老爹皇太极了。

可是事实是这位皇子并非“第一子”,既不是嫡长子也不是庶长子,乃是皇四子。那为什么在昭告天下的诏书中要写成:“第一子生,系皇贵妃出呢”?因为在顺治皇帝心中,董鄂妃早就是皇后了,他们的孩子自然也应该以“第一子”的身份被立为储君,以嗣大统。

可惜,这位顺治皇帝的“第一子”福薄命浅,天生没这个命。《清史稿·诸王传五》记载,董鄂妃所生皇子“生两岁,未命名,薨”,连名字都没有就夭折了。最爱的妻子生的最爱的儿子早夭,顺治皇帝的悲痛可想而知。

顺治下令,超越祖制地追封这个早夭的孩子为和硕荣亲王,并且还以逾制的丧葬规格进行下葬。顺治皇帝不仅为他修建了高规模的园寝,还亲自写下《皇清和硕荣亲王圹志》,来抒发对这个孩子的宠爱和痛惜之情,文中再次强调:和硕荣亲王,朕之第一子也。原任礼部郎中的吕朝允、笔帖式额勒穆在安葬荣亲王时,只因没有遵守所选定时刻,就被下狱判处斩监候,而后改为各戴枷号两个月,鞭责一百,流放宁古塔。

顺治皇帝爱子心切,更多来自于爱妻情深。可惜没过多久,爱妻也香消玉殒了。

历史上顺治喜欢董鄂妃(凭什么让顺治帝不爱江山爱美人)(4)

死后哀荣

董鄂妃原本就体弱多病,又痛失爱子,双重的打击使得她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年仅二十二岁。临终之前,董鄂妃前曾说:“去世后禁装金玉之物,丧礼俭素”,但是哀痛至极的顺治皇帝根本无法容忍自己心爱的女人就这么寒酸的离世。

根据《清史稿·列传一·后妃》记载,顺治帝传谕辍朝五日,令亲王以下、四品以上官员不分满汉、包括公主、王妃等,全都俱于景运门内外,为董鄂妃哭丧。三天之后,顺治皇帝又追尊董鄂妃为皇后,谥号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并以皇后之礼安葬于清东陵中的孝陵。

董鄂妃生前没有过皇后尊号,死后却得到了比皇后更尊贵的荣耀,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附帝谥,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顺治皇帝甚至为了“免得皇妃在其他世界中缺乏服侍”,欲将30名太监、宫女赐死,为董鄂妃殉葬。

三个月后,二十四岁的顺治帝也染上天花,不治身亡,与董鄂妃合葬孝陵,亲自去陪伴他心爱的女人去了。

历史上顺治喜欢董鄂妃(凭什么让顺治帝不爱江山爱美人)(5)

凭什么“独得圣宠”

要说董鄂妃为什么能受到顺治皇帝如此之爱,除了她本身的文采、学识、性格、气质、女神属性这些外在因素,还有一点重要原因不能忽视——出身。

并不是说董鄂妃的出身有多高贵,而是她好巧不巧,偏偏是满洲正白旗人;而正白旗之前的主人,又好巧不巧,偏偏是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正白旗原属多尔衮,战斗力强,完全不亚于皇帝亲掌的两黄旗,这也是当年为什么多尔衮有底气在皇太极突然去世的时候敢于争夺皇位的原因所在。多尔衮死后,正白旗被皇帝收归已有,同两黄旗一起成为了上三旗。

顺治帝在位期间,基本延续了多尔衮摄政时期的政策,并一直致力于寻找满汉融合的平衡之策,改善满汉关系。为此他在“首重满洲”的前提下,大胆启用汉臣,将部分权力交给汉人官员行使。

这些做法遭到了满洲保守势力两黄旗的反对,纷纷上疏说皇帝“疏满亲汉”,不信任由八旗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等等,反对者就有《康熙王朝》里四位辅政大臣中的索尼和鳌拜,还有他的母亲孝庄皇太后。

历史上顺治喜欢董鄂妃(凭什么让顺治帝不爱江山爱美人)(6)

在《清世祖实录》中,就有一道罪己诏,后世怀疑其为孝庄太后以顺治帝口吻所颁布,不过从其中诸如“渐习汉俗......以至于民生为遂”“委任汉官......致满臣无心任事,精力懈弛”的等等内容就可看出,当时反对之力量是多么的强大。

在这个背景之下,取得正白旗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顺治帝破格提升正白旗的苏克沙哈为领侍卫内大臣,让他的地位跟索尼、鳌拜等人相当。索尼和鳌拜同属两黄旗,都是当初为了力保顺治登基不惜跟多尔衮火并的重臣。苏克沙哈原是多尔衮的人,却后来居上,在多尔衮死后又状告多尔衮谋逆,原本背主求荣他却一路飞黄腾达,甚至在顺治帝死后跟索尼、遏必隆、鳌拜一同成为了顺治帝钦点的辅政大臣。这样的人能被重用,是完全用给正白旗的人看的,可见顺治帝为了拉拢正白旗,的确用心良苦。

结语

皇家的婚姻从来就不简单,尤其是满清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对于皇室成员婚姻的联姻作用更是极为重视,比如顺治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就是科尔沁镇国公的女儿,孝庄皇后的侄孙女。多尔衮的亲哥阿济格也曾经因为擅自给其弟多铎指婚而被皇太极削去了爵位。

由此推断,董鄂妃之所以能“独得圣宠,宠冠后宫”,与其满洲正白旗的出身是分不开的。向敬之先生也指出:从史料记载董鄂妃的满洲正白旗出身来看,倒是符合当时顺治帝正在拉拢正白旗力量抑制两黄旗势力的政治需求。

(关于董鄂妃的身世之谜还有很多种说法,此处仅选正史记载,其他假说有待考证暂不列入)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康家华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世祖实录》《清史不忍细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