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道义感动君子君子见利思义)(1)

义感君子,利动小人。——《晋书·符登传》,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格,不同的诉求。对君子晓以大义,对小人用利益诱惑。对待不同的人,要使用不同的方法。

  要有仁义之德。人无德不立,《淮南子·缪称训》:“善之由我,与其由人,若仁德盛者也。”意思是说,善是自我决定的,与其让别人约束,不如做个有大仁德的人。

“义”,其本义原指扬善惩恶的天意,后引申为公认的道德、真理。在儒家看来,“义”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依据,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价值取向,更是具有现实操作性的伦理道德范畴。

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道义感动君子君子见利思义)(2)

责任担当是义,情怀是义,有血有肉是义,不过,义务的义也是义,义本来是君子之举,却沦为稀松平常之事,无人在意。 但是利就不同了,有几个不在意钱的,无论大利还是小利,都是动人。

古人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懂得道义,小人只知道利益。与君子交谈,他们更关注事情是否符合道义;跟小人交谈,他们只关心是否有利可图。

所以我们与人交往,应因人而异,不可逢人便讲大道理。君子,看重“义”,即大是大非,社会公德,对他们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那些唯利是图的人,他们更看重个人利益,对他们应晓以利弊,优先考虑他们个人的好处。

在小人的眼中,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利益,他们可以千方百计、不择手段,甚至可以下绊子陷害你,所以尽量不要和小人争利。

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道义感动君子君子见利思义)(3)

君子处事,必先分辨是非曲直;小人处事,必先计较利害得失。君子要“见利思义”,符合“义”则取之,违背“义”则拒之。而小人的心里只想着自己,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不惜损人而利己,

孔子把人分成两种,一是君子,一是小人。孔子的划分标准不是阶级或阶层的,也不是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而是道德品质和精神修养的,所以穷人或基层劳动者中有君子,富人或达官贵人里面也同样有小人。

君子和小人,他们的理想追求不同,价值观不同,对人对事的看法、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日常的行为习惯也不一样。思想决定距离,君子和小人之间是有着不小距离的,因此,对君子和小人就应该有不同的对待,应该有不同的相处、相待、相交的方法,把小人当成君子是错误,把君子当成小人同样也是错误。

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道义感动君子君子见利思义)(4)

从义和利两方面来说,孔子认为君子重义,小人重利,所以和君子可以说义,而和小人大概就只能说说利了。孔子的这个认识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事实的情况是,君子也讲利,不同的是他们在追求利益的时候没有忘记道义,就是不会见利忘义,不会做出龌龊的事情来,也就是他们追求利益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即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小人奖讲利,情况有所不同。因为是小人,所以他们的行为可以是不择手段,反过来也正是因为在逐利的过程中,他们没有一个道德的防线,卑鄙下流的手段无所不用,所以他们才被视为小人。但是情况总有特殊,小人也并不是从来就没有不讲义的时候的。

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道义感动君子君子见利思义)(5)

利和义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所以和君子只说义,和小人只说利,未必正确的。我倒是以为不妨和君子也说说利,和小人也是说说义。

和君子说利,可以让君子知道取利的同时也不能丢弃了自己的君子之风,和小人说义,可以让他们知道眼中不能只有利益,人不能只为利益而活着,还应该有一些精神的东西,在博取利益的时候,不能不择手段,而应该还要有一些道德的东西需要坚守。

一个人既讲义也讲利,才是完整的。君子不能在虚空里生活,和君子说利,可以帮助君子养成务实的生活作风。

小人也是社会成员,而且应该是人数最多、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任由小人一天天地烂下去,最终受到损害的将是社会,与此同时还有重要的是,小人也有道德情怀,精神上也有闪光的东西。

和小人说义,可以唤醒他们的道德感和责任心,可以使他们的人格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

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道义感动君子君子见利思义)(6)

战国时期,孟尝君有一个门客叫冯谖。孟尝君叫他去薛地讨债,冯谖问:“收完后给您带什么回来?”孟尝君说:“我缺什么,你就买什么吧!”冯谖来到薛地,先收债,把能收的债务都收了,那些实在无法还债的人,冯谖对他们说:“孟尝君知道你们不容易,不要你们还债了。”于是,把借据全烧了。

债户们喜出望外,感恩不尽。回来后,他对孟尝君说:“该收的全部收完了,该买的也买回来了?”冯谖又说:“珍珠、宝贝、马匹、美女,您这里应有尽有,就缺一个‘义’字,所以,这次我给您买了‘义’回来。”

于是他把烧毁债据的事情经过说了,孟尝君听了非常生气。一年后,孟尝君遭了大难,被免去相国的职务,只好迁居到薛地去。一到那里,老百姓成群结队,夹道欢迎。孟尝君非常感动,对冯谖说:“到了今天,我才明白你给我买的‘义’是什么了。”

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道义感动君子君子见利思义)(7)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恩家庭幸福和谐厚德载物!

感恩万佛之祥光照耀神天共佑!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