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爱去的书店消失在这个夏天(忘不掉的古镇忘不掉的书店)(1)

上周,加入高中老同学微信群之后,一连串辛酸的往事,陆续涌上了心头。1978年夏,十六岁的我,从一所学工学农的中学——安陆县城北七里中学,高中毕业后,参加了高考。结果:落榜。之后,回乡当了两年农民。1980年夏,渴望知识的我,通过母亲、二舅以及表舅的帮助,进入了一所农村高中:安陆县洑水高中。1980年夏至1981年夏,尽管只有一年;但是,其间的变化,对于我来说,是翻天覆地的。因为,那一年之后,我的高考分数,尽管够不着大学或中专;但是,却够上了安陆县第一中学复读班的要求。那一年,生活,是艰苦的。睡的,是废旧铁轨铺上稻草的通铺;长期住宿的同学,人人患过疥疮。吃的,是家里腌制的酸菜和豆腐;有时,还长了白毛。喝的,是学校旁边池塘里的生水;浓浓的泥土味道,永远忘不了。那一年,学习,是紧张的。起早贪黑地看书,即使是走路、上厕所的时候,也不会放过。每周,只能够回家休息一天。高考前的一个月,则只能回家住一宿;其目的,筹备下周的腌菜和大米。那一年,压力,是巨大的。上半年,由于学校不收留,我竟然赖在学校,自学了半年。那时的每一天,我都在拼命地看书,我都在惶恐不安中度过。下半年,在表舅的帮助下,我插入到一个理科毕业班;尽管心里踏实了一些,但是,英语和化学的压力,还是相当巨大的。感恩表舅,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我找到了一条出路。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那一年,从十八岁,跨越到十九岁,不仅长出了几根胡子,还长出了几根白发。青春的萌动,与拼搏的苦痛,紧紧地缠绕在一起,让人煎熬、让人苦恼。那一年,学校内外的场景、上学途中的风景、经常经过的小镇,都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记忆里。关于学校内外的场景,在另一篇文章中,早有记录。今天,我想说的,第一,是经常经过的小镇——安陆县洑水港镇;第二,是经常光顾的书店——安陆县新华书店、安陆县洑水港书店。据《安陆县志》记载,在唐朝开元至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洑水港店,这个名称,就已经出现了。根据名称分析,洑水港,这个早已消失的涢水大河边的古老港口,比起洑水港店,应该出现得更早。现场考察,这里的河段,突然变宽;而且,其北岸,还有一条古河的入口;而且,其岸边,非常平坦,与上游的山地,迥然不同。这样的地理现象,活生生地诠释着“洑”字的含义:水流回旋之地。是啊!从上游奔腾而下的水流,遇到宽阔的河面,遇到岸边宽阔的港湾,怎能不出现回漩呢?因此,我对史书上所谓的“伏牛缺水”解释,一直存疑。那一年,除外寒、暑假,几乎每周,我都从洑水港镇穿过。镇中的古街,是必经之路。它,从高到低,沿涢水的支流边分布。街上的条石,特别古老,被一千多年间的行人的脚底,磨得光光的。街道两边的房屋,也特别古老,只有一层,砖木结构。街道东头北拐,是一条小河上的小桥。那年冬天,正好赶上小河加宽、加深,我从施工的大沟中经过时,不得不爬上爬下。当时,那厚厚的黄土,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里。那年夏天,我们洑水高中的同学,有时,会到镇上看露天电影。至今,我还记得,在古街东南方,有一个四合大院。大院的四周,都是土砖黑瓦盖成的平房。那天晚上,我们看的,是在云南大理拍摄的电影《五朵金花》 。当时,电影里,那朵漂亮的“金花”,穿着民族服装,坐在蝴蝶泉边,一边梳头,一边唱歌,深深地吸引了我。看着她明亮的大眼睛、洁白的牙齿,我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可是,事后,又觉得,喜欢,也是白喜欢;别说接近她,就是跟她通通电话,也绝无可能。因为,自己,就是一个老农民的儿子,处在社会最低层。无论是物理距离,还是社会层次距离;离她,实在是太遥远了。她,就像天上的星星;可望,不可及。当时,那种既向往,又失望的心情,深深地折磨着我。又有一次,在洑水镇东南方的稻场上,我们洑水高中的同学,看露天电影《瞧这一家子》 。当时,电影中饰演陈佩斯对象的张金玲,把我们班的一个男同学,深深地迷住了。看着、看着,他的哈喇子,都流出来了。看完电影后,在回学校的路上,他不停地夸她如何如何漂亮。回到宿舍后,躺在铁轨稻草通铺上,他还不停地品评她。当时,他临睡前的一句总结性的话,我至今还记得:“不管她有多么漂亮,最后,总会有一个男人,来办了她。” 相比上面的事件,当时的书店,更加使我难忘。从识字的时候开始,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经常看书。小时候,在家乡,县城里的新华书店,附近小镇上包含卖书的综合商店,都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那里的售货员,我几乎都熟识。我的程序是:先捡废品,换钱后,直奔书店。因此,当时,我的小人书、大人书,有好几箱(自己钉的小木板箱)。当时买书,是不能进入书架旁边的过道的;只能隔着玻璃,看柜台里摊开的封面;或者,远远地,看书架上摊开的封面。如果有意于某一本书,就得央求卖书的人,拿过来给自己看。上大学前,我频繁光顾的,是县城里的新华书店。在那里,平时碰见的售书员,大多数,都是一张不耐烦的脸。有时,慢慢吞吞,过了半天,才给我拿书;有时,拿完后,就戳在我的旁边,冰冷着一张脸;那意思是:你赶紧看完了还我。是啊!农村的孩子,一副穷酸样,大多数时候,看了很久,也不会买。也难怪别人睥睨。可是,当时,在县城新华书店,有一位阿姨,就与众不同。她,讲普通话,不知来自哪里?我每次求她,她一定会尽快地帮我拿书;而且,总是微笑着说:“你慢慢看,别着急。”随后,她就去忙别的。等看够了,我就叫她过来。无论我看了多久,无论我买不买书,她都不生气。当时,我好感激哟! 有一次,从武汉回来,逛县城新华书店,碰见了她。她问我:“现在,你怎么不常来啊?”我赶紧回答:“阿姨,我在武汉上大学了;所以,来得少。”阿姨听完,非常高兴;并且,主动跟我握手。当时,我都不好意思。毕竟,阿姨是长辈,是看着我长大的;从小学,到高中。当时,面对阿姨,我说了一大堆感激的话;她一笑了之。至今,我还记得她的样子:中等个子,不胖不瘦;穿着一身藏青色的衣服,留着与耳垂相齐的短发,戴着一双小碎花袖套;白净的脸上,双眼明亮;稍稍凸出的嘴,略显宽大。 在洑水高中时,洑水镇上的新华书店,自然而然,也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在那里,我就见过一位售书员。她,说一口地道的武汉话,大约二十七、八岁,是来自武汉的知青。个子,高高的;身材,特别好。圆脸大眼,高鼻小嘴;两条小辫,总是垂在胸。走路,特别轻快;说话,干净利落。前半年,我每次走进书店,她几乎都在;后半年,我走进去的时候,有时,就见不到人;等了半天,她才匆匆赶来。后来,听旁边商店里的人说,当时,她已经接到了返城的通知,正在办理各种回武汉的手续。而且,因为回城,她把相恋八年,准备结婚的对象,都吹掉了。据说,那个小伙子,是镇上的居民。唉!在残酷的现实生活面前,爱情,又算得了什么?

我最爱去的书店消失在这个夏天(忘不掉的古镇忘不掉的书店)(2)

我最爱去的书店消失在这个夏天(忘不掉的古镇忘不掉的书店)(3)

我最爱去的书店消失在这个夏天(忘不掉的古镇忘不掉的书店)(4)

我最爱去的书店消失在这个夏天(忘不掉的古镇忘不掉的书店)(5)

我最爱去的书店消失在这个夏天(忘不掉的古镇忘不掉的书店)(6)

我最爱去的书店消失在这个夏天(忘不掉的古镇忘不掉的书店)(7)

我最爱去的书店消失在这个夏天(忘不掉的古镇忘不掉的书店)(8)

我最爱去的书店消失在这个夏天(忘不掉的古镇忘不掉的书店)(9)

我最爱去的书店消失在这个夏天(忘不掉的古镇忘不掉的书店)(10)

我最爱去的书店消失在这个夏天(忘不掉的古镇忘不掉的书店)(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