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历史回头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的时候,往往只有聊聊的几十字。当时能留下几十个字的人,付出的代价…往往是生命,而在他们的生命如同烟花那样灿烂地燃烧,往往无人能见。

千年沧桑斗转星移,无数的记忆消散在时光深处,历史斑驳的书页全都默然消失不见。“过去”是一只凶残无比的怪物,它张开嘴,将“历史”一口吞没。

但独属于过去的器物从时间遗漏的缝隙中掉落,以岁月为原点,以刻痕为纪念,以沧桑为见识,向我们叙述一个个有关过去的故事。这些故事,便是历史。

哑舍历史小故事讲解(如果国宝会说话)(1)

一、如果古董会说话,它会给你讲述一个怎样的历史?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泱泱华夏五千年,何等辉煌!身为中国人,我们骄傲我国历史的悠久,可历史是模糊的,虽说有史书留世,可是这些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正史”,理智有余,真实不足。

唯有从时光深处走来的“古董”是真实的,它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又是历史的亲历者。

它们在岁月中浸染了成百上千年。

每一件,都凝聚着工匠的心血,倾注了使用者的感情。

每一件,都属于不同的主人,都拥有自己的故事。

每一件,都那么与众不同,甚至每一道裂痕和缺口都有着独特的历史。

谁还能说,古董都只是器物,都是没有生命的死物?

——《哑舍》引言

如果古董会说话,你觉得它们会给你讲述怎样的历史?

一幅四季图,让你享尽荣华富贵,前提却是保持本心。

一扇黄金面,能连接时间和空间,也能连接命运和抉择。

一只九龙杯,锁住的是内心,而不是灵魂。

一副六博棋,勾起的是杀欲,而不是感情。

一支白泽笔,能改写世间万物,命运轮回。

哑舍历史小故事讲解(如果国宝会说话)(2)

《哑舍》里的每一件古董,背后都有一个或温情或感伤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有帝王将相,有才子佳人,有文人墨客,也有布衣百姓。

在这家古董店里,每一件古董都会说话,寂静的夜晚,他们谈笑风生,回忆着过去的美好。

虽说是玄幻题材的历史小说,但这些故事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每个故事都有其历史渊源。作者玄色在创作时也查阅了大量的史书,力图保留历史的真实性。

二、所谓的历史,就是一个个关于人的故事

对于到底什么是历史,余秋雨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历史是坎坷,历史是幽暗,历史是旋转的恐怖,历史是秘藏的奢侈,历史是大雨中的泥泞,历史是悬崖上的废弃。”美则美矣,但仍觉得太过深奥。

曾经在马哲课上听过这样一句话,马克思说,“全部历史本来是个人活动构成的”,深以为然。

哑舍历史小故事讲解(如果国宝会说话)(3)

在浩瀚的历史星空下,我们人类不过是非常渺小的一粒沙子。但是,每个生命都有其自身价值,我们平凡却永不言弃。人们在大地上耕种,才有了粮食;人们在天空下起舞,才有了欢笑;也正因为人们创造了文字,才书写了历史。

正如马克思先生所说的,想要了解历史,首先要了解“历史中的人”。

提到秦始皇,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什么?是“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辉煌,还是“焚诗书、坑术士”的残暴?

提到宋徽宗赵佶,你脑海里浮现的又是什么?是他独创的“瘦金体”,还是他过分奢侈的生活?

“千古繁华,亦不过是一场梦。古时的天子王侯、文人墨客、布衣百姓,都随着历史谢幕,做了戏中人物。”

历史对于旁观者来说是一段故事,对于亲历者来说,却是切身的喜悦和感伤。史书中的三言两句道不尽曲折离奇的人生,曾经的声色犬马,曾经的权势滔天,曾经的蹉跎岁月,都早已随历史烟消云散了。

哑舍历史小故事讲解(如果国宝会说话)(4)

三、那些文物背后所蕴藏的故事,教会我们什么道理?

古物很多,故事也很多,但印象最深的还数“四季图”。

北宋年间。

逍遥王爷赵佶来到一家名叫《哑舍》的古董店,看到了传说中展子虔的《四季图》,意欲购买,却被老板告知:“想要拥有这四幅画,就必须维持自己的本心。”

赵佶怒极反笑道:“哦?只要这样?”

“是的,只要这样。” 老板仍是浅浅地笑着,“这四幅画会为你带来无穷的权力和财富,但如果你无法维持你的本心,那么它们也会无情地收回,并收取数倍的报酬。”

皇上病危且尚无子嗣,本是闲散王爷的赵佶荣登大宝。两年间,他屡次下求直言诏,窜逐奸佞,昭雪冤狱,查纳忠言,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赞誉。

然正如《后汉书·王符传》中所言:“虽有明察之资,仁义之志,一旦富贵,则背亲捐旧,丧其本心。”

哑舍历史小故事讲解(如果国宝会说话)(5)

面对朝野上的一张张谄媚的面孔,听着朝堂外传来的一声声捷报,赵佶觉得自己是一位好皇帝,是一代明君。他掌管了翰林院,开办了宣和画院,还亲自编撰《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不仅如此,早在政和三年的春天,他就已正式下令修缮扩建延福宫。

扩建后的延福宫,就像是一座新的皇宫。东到景龙门,西达天波门,堆石为山,凿池为海,蓄泉为湖,其间点缀着千奇百怪赏心悦目的珍禽异兽和佳花名木,简直有如人间仙境。

扩建延福宫后,赵佶在宠臣蔡京的劝诱之下,又想着修改城墙。要知道,东京汴梁处于天下之中,既无山川之险,也无关隘之守,一旦打仗,汴梁就处于弱势。唯有加固城池,修筑厚重结实的城墙才可以勉强护得一方百姓的周全。

此时的赵佶早已忘记自己当初的誓言,他越发地沉迷于大兴土木,他相信,改建城墙这项工程是自己留给后人“最好的礼物”。

然而这一切不过都是他的一厢情愿罢了。

哑舍历史小故事讲解(如果国宝会说话)(6)

金兵南下,兵临汴京城。城既引直,一炮所望,金兵轻易摧毁了新修的城墙,昔日繁华的汴梁城宛如修罗地狱,尖叫、哭泣、鲜血、死亡……

赵佶错了吗?我们说他错了,错在失其本心。在他二十岁之前,他一直没有偏离自己的本心,活得肆意逍遥。宋哲宗的突然离世让他接触到自己曾经从未妄想的皇位,绝对的权力和财富迅速地腐蚀了他的“本心”,一步错,步步错,最终失去国家,失去一切。

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初心者,一人起初所怀之至诚至纯之心也。

四、写在最后

其实对于我来说,《哑舍》的意义远非一本小说,它使我真正意识到那些沉默的文物的价值。

它们是过去的一种见证,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见证。古董们看过了太多生死,岁月赋予它们智慧,经历则增长了它们的见识。

哑舍历史小故事讲解(如果国宝会说话)(7)

正如歌曲一眼千年所唱的那样:“一眼千年,沉默也胜万语千言,只有你有幸能描述这光阴似箭。

它是我相信,每一件古董真的都会说话,它们在斑驳的历史中伴随着主人经历了人生,有了自己的情感和执念。每一件古董,都有着及其漫长的岁月,时间对它们分外仁慈,对于这些古物来说,几百年的时光不过就在一夕之间。

正所谓,“无论流芳抑或贻笑千古,都终将枯朽,归尘,归土。永恒不变的只有悠悠的黄天,和风雨中等待着的,下一个千年。”

文章作者简介:菠萝爱唠书,喜欢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致力于用文字温暖人心。如果觉得文章有价值,请大家点击文章右上角 关注 哟!也欢迎大家点赞、收藏、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