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日前第二轮播出已正式收官。剧中扮演主要人物之一邓中夏的青年演员查文浩,凭借青春澎湃的表演成了观众瞩目的焦点。

查文浩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1915年至1921年间的青年邓中夏,就像是100年前的“90后”,用一个词来形容他就是“燃烧”,一生都像一团赤色的火焰,坚定传播着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宣传新思想,鼓舞人民在觉醒的道路上前进。“邓中夏的生命是很有激情的。当你真的在那个情境中,认识到这一代革命人的理想,你所散发出的战斗的激情、随时随地牺牲的决心、以及革命乐观主义都是真诚的。”

作为90后的青年演员,通过《觉醒年代》深入历史人物,感悟中国思想觉醒最重要的历史篇章,查文浩对此深感鼓舞。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的文章《青春》里的一句话令他印象深刻,“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查文浩新剧(查文浩觉醒年代演邓中夏)(1)

查文浩认为,1915年至1921年间的青年邓中夏,就像是100年前的“90后”。

试戏前写人物小传,让导演敲定“邓中夏”

2018年的某一天,查文浩接到总制片人刘国华的电话,邀请其为电视剧《觉醒年代》试戏。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的青年演员、导演,查文浩此前曾在《纪念碑》《长夜》《中华士兵》等多部话剧中担任主演。刘国华对他的表演印象深刻。“刘国华先生说这个戏非常好,绝对高品质。我非常信任他,相信一定是好剧。”

《觉醒年代》首次全景式展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时代风云和历史画卷,清晰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试戏前,查文浩阅读了许多关于这个时期的历史资料,“浩如烟海。时间很紧张,根本看不完。”其中,他对胡适发表的文章《文学改良刍议》印象深刻。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刍议”指的则是自己“不成熟的言谈”。查文浩受到启发,也写了一篇关于邓中夏的人物小传《仲澥初探刍议》。试戏时,他将这篇小传和自己的理解,与导演组进行了真诚且深刻的探讨。历史当中的邓中夏,也是这样一个凡事极其认真、一丝不苟的人,“导演们可能觉得,我这种比较认真面试还写人物小传的做法,和角色气质有某种相似吧。”

查文浩新剧(查文浩觉醒年代演邓中夏)(2)

邓中夏的生命充满激情。

尽最大限度阅读,寻找爱国青年特有的精气神

邓中夏出生于1894年,《觉醒年代》讲述了1915年到1921年的历史阶段。在查文浩的理解中,按照现在的说法,那时的邓中夏应该是个“90后”,只不过是100年前的90后。

1917年,中国正处于国家与民族危亡的边缘。23岁的邓中夏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国文门,也就是现在的文学系,同时在这个时期遇上了一群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老师。——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他们正在以《新青年》为阵地传播着科学与民主,进行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而后,邓中夏跟随李大钊找到了他毕生追求的信念——马克思主义。

在查文浩看来,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邓中夏,那就是“燃烧”。邓中夏是一个非常热情的人,一生就像是一团赤色的火焰。他在北大激扬着红楼学子的热情;他在长辛店,办工人识字班,办劳动补习学校,与工人打成一片,让工人运动之火熊熊燃起。一生坚定传播着马克思主义,“他的人生就像是从点燃到烧成灰烬的过程。一生都在致力于宣传新思想,鼓舞人民在觉醒的道路上前进。”

为了演好这个人物,查文浩尽最大限度去阅读书籍,翻阅各种人物的传记,看纪录片,试图从邓中夏的老师、同学、各个领域的大家那里了解这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同时,查文浩也涉猎了一切关于1915年-1921年的历史故事,寻找那个时期的年代背景,人物感觉,“导演告诉我们,要找到那个时期爱国青年们的特有的精气神。”即便那个年代与当下相距甚远,查文浩依然能够感受到先辈们的付出,以及充满热血的、英勇的、无畏的、以民族国家为己任的能量和信仰。

查文浩新剧(查文浩觉醒年代演邓中夏)(3)

查文浩认为塑造人物要抓住当年爱国青年们特有的精气神。

在表演上,查文浩则抓住邓中夏“有激情的生命”这一本质特征。剧中,邓中夏有大量长段的演讲词。查文浩此前演了很多部话剧、音乐剧,也演过电视剧、网络电影,但没有一次尝试过《觉醒年代》如此大体量的台词;且其台词大多都是非交流式的,而是充满激情的演讲式。“就是要好好背台词。面对这场大体量台词,没有其他办法,就是硬背。先啃下来,然后逐句理解,进行艺术创作。”

例如邓中夏在课堂上与黄侃辩论发声的那场戏,查文浩认为,黄侃是老师,但两人意见也可以不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所以邓中夏仍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但即使大家意见不同,邓中夏首先也要尊师。所以即使是辩论,被赶出课堂,走之前也要向老师鞠躬。“当你真的在那个情境中,认识到这一代革命人的理想,你所散发出的战斗的激情、随时随地牺牲的决心、以及革命乐观主义都是真诚的,在我眼里,邓中夏是热血、机智且理智的。所以我觉得想要‘神似’,就是真诚的演绎吧。”

每天都期待与主创共同创作

剧中,查文浩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戏,是同学们用舞台剧的方式演绎《复王敬轩书》。他们需要把这部小说改编成活报剧,邓中夏负责改编,赵世炎导演。其他人各司其职,有人扮演王敬轩,有人扮演辜鸿铭,有人扮演胡适。这场戏的演员们花了很长时间来排这个舞台剧,包括自己做道具、做布偶,大家拿锅碗瓢盆和筷子来做成打击乐器,还有人会口技,模拟风、海浪的音效。查文浩犹记那场戏拍摄时,年轻演员们在于和伟、张桐、马少骅老师的帮助下,真的演了一场话剧。

这样“真实还原”历史细节的体验,在《觉醒年代》的拍摄过程中比比皆是。剧中每一个小细节,剧组都会用心设计。例如蔡元培邀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那一场戏,门口放了一个不起眼的暖壶。陈独秀为了迎接蔡元培,将门口的暖壶拿进屋内,这动作说明之前没人进过屋。在查文浩看来,虽然这个微小的细节很多观众并未留意,却体现了创作者严谨认真的艺术态度。

拍摄期间,查文浩每天都期待着与各位主创共同探讨剧本,共同创作。例如张永新导演,此前查文浩便看过许多他的作品,很多情境、画面还会反复欣赏。《觉醒年代》中,张永新运用了大量的动物作为隐喻,像陈独秀在狱中的白鸽隐喻着自由,骆驼隐喻着隐忍,蚂蚁隐喻每一个身在底层、怀抱理想,想要拯救国家的中国人……“据说一只蚂蚁可以举起自己体重10倍左右的东西,北大红楼的青年学生们就好比那一个个小蚂蚁, 他们在国家最危难的时期,团结起来所爆发出的力量和勇气是非常巨大的。蚂蚁看似渺小、微不足道,但只要团结起来,就势不可挡,甚至可以举起大象。 ”

查文浩新剧(查文浩觉醒年代演邓中夏)(4)

《觉醒年代》剧组对细节的追求激励着年轻演员。

而其他前辈演员们,查文浩形容与他们的关系就像戏里一样,“像老师,像兄长”。查文浩回忆,饰演陈独秀的于和伟在现场很严肃,很认真,对同一段戏,于和伟总能迅速给出多种不同的演法,而且每一种都是精心设计过的。查文浩坦言,看于老师在现场创作角色绝对是演员的享受。“其实他在现场不太会跟其他演员开玩笑,完全沉浸在角色里,形成了一种气场。这种气场,我认为是非常好的创作气氛。”

饰演蔡元培的马少骅与查文浩对手戏较少,但查文浩很喜欢在现场看他演戏。他的台词、表情处理都非常克制。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表演。而饰演李大钊的张桐则经常与查文浩打篮球。打球间隙,两人也会谈一谈对角色、对表演的理解。张桐曾鼓励查文浩,要做演员、做导演,就得多尝试,什么都得会干。

在查文浩看来,《觉醒年代》是他参演过最特殊的作品之一。现场拍摄时,导演会带领演员们细抠剧本中的每一句台词,每位演员也都会积极探讨、分析每一场戏的合理性,以及这个台词的处理对不对。现场大家对剧本的修改,甚至可以量化到标点符号,“就是语气助词用一个‘呀’还是一个‘啊’、用一个‘嗯’还是一个‘啊’,一句台词的字数都要反复斟酌。”

——问答——

新京报:作为年轻人,你怎么看待那个思想觉醒的年代?

查文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的文章《青春》里的一句话:“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新京报:假想一下您如果生在那个时代,你会想要做些什么事,或担任什么样的角色?

查文浩:我想,我会像这些年轻人一样,去觉醒、去抗争、去奋斗。

新京报资深记者 张赫

编辑 佟娜 校对 陈荻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