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三大元帅马援(东汉开国名将马援)(1)

文:木木(读史专栏作家)他是能征善战的一代名将,却在死后蒙冤;他的女儿是汉明帝刘庄唯一的皇后,却家族遭难;他白手起家,却能封侯封爵;他明须发,眉目如画,却只愿马革裹尸还……他就是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

东汉三大元帅马援(东汉开国名将马援)(2)

都说乱世出英雄,此话不假。西汉末年,王莽乱汉,各地群雄割据,烽烟四起,英雄倍出,从小不肯好好读书且自动退学的马援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马援的一生相当传奇。一开始他因为私放囚犯触犯了法律,不得不远走边境,在荒凉的边境以放牧为生,好好的一个汉人过起了游牧生活。但是人家人品好啊,有号召力啊,不用登高振臂一呼,就哗啦啦来了数百人投奔他,心甘情愿地跟着大哥混。“带头大哥”愣是把孤单的游牧生活过得风生水起,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牛羊那是遍地都是,俨然成了部落首领。马援的一生演绎了什么叫富贵荣华那都是过眼云烟,面对着成堆的财物,他丝毫没有当富豪的暴发户的自觉,反而觉得挺没意思的:我这年纪轻轻的,要这么多钱干啥用呢,没劲!于是,百无聊奈的马援散尽家财,一身轻松地华丽转身,离开了边境,告别了游牧生活,投入到更加轰轰烈烈地为人民服务,哦,不,做英雄的伟大事业中去了。

东汉三大元帅马援(东汉开国名将马援)(3)

在做过王莽不靠谱的新朝的官员之后,马援又投奔了隗嚣,然后又成为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名优秀的部将,并且运用他的聪明才智和盖世武功,帮助新东家刘秀把老东家隗嚣给灭了,进而帮助新东家刘秀登上了皇帝宝座。这个,应该说是马援性格当中的一大优势:他看人比较准,刘秀的确比王莽和隗嚣伟大光荣正确得多。所以东汉建立政权后,立下了赫赫战功的马援跟着CEO刘秀做了一名管理者,受封新息侯,且能与九卿共立,应该算是高管队伍里的一员。善于带队伍、善于识人、善于找准自己的位置、善于治理地方……拥有众多优点的马援在东汉初期过得很好,下属爱戴,百姓拥护。按说这样的情形之下,马援以及他的整个家族都可以在东汉一朝舒舒服服地过下去了。但是,是人就有弱点,或者说缺点,貌似十全十美的伏波将军最大的缺点就是嘴快。所以他既能飙出:“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这样的金句;也能上聊国家大事,下聊民间逸趣,而且讲得绘声绘色,让听者乐而忘疲;同样也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嘴经常说错话得罪人。

东汉三大元帅马援(东汉开国名将马援)(4)

在朝为官,说不站队那是假的,想几边都不得罪,最后恰恰是不愿意站队和拉帮结派的人把几边都给得罪了,马援就是这样。马援得罪的人里,既有刘秀的女婿梁松和窦固,也有满朝文武。1.梁松是舞阳长公主刘义王的丈夫,也是新晋的侯爵陵乡侯。这么一个当红炸子鸡,就连公侯九卿见了他,都不敢有丝毫怠慢。可是当马援生病,梁松前来探望并且一直走到他的床头,向他问候行礼。马援一不说“不敢当”,二不给梁松还礼,只是“嗯”了一声。因为马援觉得自己跟梁松他爸爸平辈论交的,梁松身份再尊贵,那也是个晚辈,咱得讲究长幼辈份。可是人梁松不这么想啊,他觉得自己丢了天大的面子,恨死马援了。2.窦固倒是没被马援当成晚辈对待,但是马援白纸黑字把他给评头论足了一番。原本马援是写信教训侄儿,告诫他们不能议人长短,凡事入于耳而止于口,否则必须要惹大麻烦。可是你说你训子侄就训子侄吧,你也知道不能说别人坏话会招祸,那你把朝中大臣捎上干嘛呢?偏偏这封信还落到别有用心的人手里了,递给了刘秀。刘秀和马援一样,教子心切,把梁松、窦固一起叫过来,劈头盖面就是一顿痛骂,骂得两个女婿练练磕头认错,把头都磕破了,鲜血直流才算过关。所以,窦固也恨死多嘴的马援了。3.至于马援得罪了满朝文武这事,其实他蛮冤的。马援奉命南征交趾,打仗嘛,尤其是征服之战,都是发财的。但是人马援早就视钱财如浮云了,所以他压根就不屑那些金银财宝,只带回了一车薏苡种子。薏苡,大家都知道,不值钱但是看着像珍珠,比珍珠还大、还亮、还看着像宝物。所以大家都误以为马援带回来了一车宝物,而且一个都不送人,都据为己有,那叫一个羡慕妒忌恨啊,都恨得牙痒痒!

东汉三大元帅马援(东汉开国名将马援)(5)

就这样,马援把人都得罪光了,所以在最后一次出征的时候,马援病重加上战事不利,大家墙倒众人推,一起联名上书,把马援给诬告了,而马援病逝了诬告也没有停止。诬告的最大罪状就是“趁着打仗抢掠百姓,给自己弄了一车宝物”,这可是犯了刘秀的大忌。伟大的光武大帝勃然大怒,立即追缴马援的新息侯印绶,且不许马援葬入祖坟。这下子惨了,光宗耀祖、百姓拥戴的马家一下子成了过街老鼠一样的罪臣之家。怎么办呢,趁着皇帝刘秀还没有诛连马家妻小,赶紧负荆请罪吧,马援的妻儿们将自己用草绳捆成一串,到宫里去向光武帝请罪。要不怎么说刘秀是个好皇帝呢,他为了让马援的妻儿们心服口服,为了说明白自己为什么惩罚已经死去的马援,就把众人诬告马援的状纸拿给马家人看。就这么着,马援夫人才知道自己的丈夫受了天大的冤屈,于是她一连向皇帝六次上书,为亡夫申辩。终于说动刘秀想起了马援生前的沙场搏杀与治理百姓有方等种种好来,但是众口铄金,做皇帝的也需要搞平衡,所以他只能让步到同意将马援葬回祖坟地里,入土为安。至于其他的,就别想了。伏波将军马援有眼光,娶了一个好老婆,不止如此,他还养了一个好女儿——光武帝刘秀的儿媳、汉明帝刘庄的皇后马明德。有这样的皇帝女婿,马援洗清冤狱,马家重振盛威自然不在话下。

东汉三大元帅马援(东汉开国名将马援)(6)

当然,这个皇后也不是一天就得来的。马皇后博览群书,好读《春秋》、《楚辞》、《周礼》等书。前面已说,公元四十八年,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在出征途中染病,回家后不久即身亡,遗下孤儿寡妇。不久,一些素与马援不和的大臣上书光武帝,指马援搜刮民财,贪赃珍宝。光武帝听信谗言,褫夺了马援新息侯封号。结果堂堂将军府变得门可罗雀。马援夫人蔺氏起初还能持家,为夫伸冤,但平反之事,一直未能解决,蔺氏也就病倒了,家事皆由年仅十多岁的马三小姐操持。马援侄儿马严等人见叔父家的破败,就建议送知书达理的三小姐进宫以求重振家声,也好伺机为父平冤。在蔺夫人默许下,三小姐被送进宫,并因姿色秀丽且知书达理,获光武帝诏令进太子宫。太子刘庄对马妃很是喜爱,皇后阴丽华也对这名孝顺有礼的儿媳十分满意。中元二年﹝公元五十七年﹞,光武帝病逝,刘庄继立,是为明帝。马妃获封贵人,虽然马贵人并无所出,但明帝让她养育贾贵人所出的刘炟,马贵人对这个孩子可说是爱护有加。所以,三年后当百官请明帝立后时,已为皇太后的阴丽华便下旨要以马贵人为后。马小姐成了马皇后,却并不考虑小家的利益,一直为国事为重,也算刘秀没看错人。史载,马皇后自小博览群书,好读《春秋》、《楚辞》、《周礼》等书。对于衣饰装扮却不留意,平时只穿粗糙的缯衣,又不好园游玩乐,当明帝在朝政上有任何缺失时,马皇后总是好言相劝。明帝与众妃嫔对这位平和的皇后很是敬重。明帝在位十八年而崩,太子刘炟即位,是为章帝,尊马皇后为太后。章帝本欲封马太后的三位兄长马廖、马防、马光为侯,可是马太后却以三人无功不受禄而推辞了——事实上马太后深知西汉因重用外戚而亡国,而不欲加封自己的兄长以免重蹈覆辙。又有次,太后出宫,马氏外戚纷纷出迎。马太后见外戚们穿着奢华,深以为不妥,回宫后便停止每年赏赐马家的钱财。马太后之母蔺氏病逝后,墓穴的堆土稍高了一点,太后即表示不可,于是马廖等人便立刻改回合适高度。后来章帝执意封三位舅舅为侯,马廖等人便在太后示意下,接受爵位的同时,辞去所任官职,以避嫌疑。马援有此一女,九泉下也得瞑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