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期的求学路(改嫁求学路20)(1)

文/雕哥•王学信

1983年秋 抚远二中开学的头一天我就专程提前来到了抚远 是为了感谢我生命中的又一个贵人 在抚远运输公司开长途大客车的叶友叶师傅。

叶友原来是富锦花马的 小时候跟12公里赵荣佩二舅家的二舅妈是屯亲儿 他叫她大姨。他比二舅一家先来的抚远。

少年时期的求学路(改嫁求学路20)(2)

在东方红学校中考之前 季老师不是提前告诉我需要落户口嘛! 所以我专程回家迁来了户口 可是当时也不懂得咋个落法呀。就笨寻思得应该找一家同姓的落在他家户口本上。于是就带着四盒礼 找到了12公里二舅家房后的王姓家 (正好他们两口子是无儿无女)放下礼物 说明了来意 并强调说我考上学就必须迁走的 绝不会留下任何麻烦 如果二老愿意 我也可以正式认干亲 。当时为了能落下户口 顺利报考 我也真是绞尽脑汁 挖空心思 拼了——给人当三孙子都不带眨巴一下眼睛滴!

可是 第二天 没想到 四盒礼白送了 到现在我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这对绝户夫妻会跟我说不同意 ……

真是一夜愁白头啊!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 叶友叶师傅来二舅家串门 这是我俩第一次见面 说起这件事时 叶友笑了笑说:“兄弟 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明天我帮你去落。”

当年东方红派出所所长叫陈明凯 办手续的那天所长还留我俩吃了顿饭呢 我才感觉他俩关系不一般。吃饭时所长告诉我说:“你的同班同学陈金华是我亲妹妹。”

“哦 我惊喜地恍然大悟 就是那个皮肤白白的胖乎乎的圆脸小川妹子呀!”(记得当年她的外号叫“蛋壳”初中毕业分别20年后 陈金华从老家巴中特地回抚远一次看望了我和当年的同学 )

尽管我自己一个人的户口顺利地落下了 但是那个混蛋的文件县长令 又规定了:考生父母户口不在本县域的 不准报考中师中专类学校。

因此 我就又跟抚远二中结缘两年 进而跟抚远结缘了后半生……

少年时期的求学路(改嫁求学路20)(3)

现在的抚远一中 在1983年的时候叫抚远第二中学 是个初高中混合中学。所谓的一中叫抚远职业中学。入学报到的时候 抚远二中没有教学楼 东侧长长的一栋平房是初中教室和实验室 后面的平房是高一两个班的教室。学校没有宿舍和食堂 我们暂时吃住在职业中学的校园里 也是大通铺 高一到高三所有的学生都挤在那一块儿 吃饭就在一个破旧的大食堂里。

职业中学在城北的江边 二中在城南新区的反修屯边上 相距二三里地那么远 上课放学我们来回跑了一段时间。

少年时期的求学路(改嫁求学路20)(4)

后来(忘记有多长时间了)教学楼竣工后 我们搬进了楼里上课 原来的教室改成了宿舍和食堂 日子才好过一些。

这高中高中嘛 当然就是高啊!操场和马路是一平的 校舍要比操场高三四米;高中的食宿条件也要比之前我所有学校的生活水平都要高;班级同学们的个子也都高 。而我依然是“排头兵” 要是立“牌坊”的话 就是那个“头牌” 第一排座位的“钉子户”。这高中嘛 就是高啊!

刚开学时 我那个“同桌的你”叫廖x军 (同学们都戏称他“老廖) 一个非常非常老实的小伙子 憨声憨气 胆小且谦卑 。平日里衣着比我强点不多 感觉家庭生活也不是太富裕 所以对待自己特别认真而仔细 是个板板整整的人 。每天上衣的领扣领勾都系得严严实实的 单帽里面用硬纸撑着 帽顶一圈的边儿捏的齐边儿齐沿儿地 像军官的帽子 。廖同学的书包特别旧 但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我们俩相处很好 课桌中间从来不划“三八线”。如果要能评比班级“五好同桌”的话 那我俩保准“入围”。

少年时期的求学路(改嫁求学路20)(5)

可是 一天物理课下课后 出事儿了——

孟庆贵老师讲完课后 廖同学就问了老师一道题 老师很耐心地将完就下课走了 。结果这时候廖同学突然哭了起来 看上去还特别伤心 。我问他好几遍 他也不说为啥哭 全班同学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 仿佛都在说:“ 你这班干部 咋还欺负老实人呢?”这下可把我给造毛了。

“我说老廖啊 你一定得说出来为啥哭啊 不然大家都以为是我把你咋地了呢?”

这时他才一边抽涕一边说:“靠~靠 你看他给人家这书划拉滴……”。

我恍然大悟 差点笑喷喽 赶忙站起身面向大家:“没事没事 没事儿了 是孟老师给他讲题时 在他的书边上写了几个物理公式 他是怨老师把他书弄脏了 没我啥事儿”。

于是大家都笑着长出了一口气儿。

后来呀 听说他高考落榜了 复习了一年也没考上。于是他就选了一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 穿戴整齐 喝了药 走向了一片松林 静静地躺在了一棵倒下的松树旁……

老廖 ——可惜了 我“同桌的你 ”;

老廖—— 可惜了 正当年少的你;

孟老师说了 :“下次再给你讲题 保证不在你书上乱画了。”……

少年时期的求学路(改嫁求学路20)(6)

【待续】

(2022.11.13日晚 于家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