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如何获得成功,在我看来,简单来说也就三个步骤。先有想法,而后去做,绝不放弃。

前不久在网上一个事,觉得挺有趣的。说是张朝阳自曝每天只睡4个小时,其他时间都用在了工作。然后就看到下方有人评论说,张朝阳是把所有零零碎碎,甚至包括在车上打盹的时间,都算进了工作时间里的。也有人评论说,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没能成为他那个级别的BOSS,还不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把时间忙在了如何生存上。对于后者,我觉得这确实是有道理的。

很多打工人,包括自己,可能都深有体会,上班是很辛苦的。回想起自己2016年在深圳时,住的是城中村里面400块钱一个月破旧又阴暗的单间。每天早上7点就要起床,匆匆忙忙吃早餐,赶公交,下班回去洗澡洗衣服收拾完自己,都已经是八九点了,时间都花在了如何存活上,看起来好像确实没有什么时间去提升自己。但是,创业的想法,是一直存在的。因为有强烈的想法,所以当时其实也没有觉得自己多么的惨,毕竟周围的人好像也都差不多。不外乎就是别人租住的房子可能好一点,每天吃饭时更舍得花钱。因为有创业想法,所以职场的经历,异乡的生活,其实都是为了创业在做铺垫的。所以,先有想法,这是一个基础。心中那强烈的欲望,就好像是前行路上的一盏明灯,而那明灯不远处就是终点站。每当感觉自己偏离了明灯的方向,我就会对工作和生活做出调整,使之重新回到正确的方向上。

所以,创业成功的基础,就是有创业的想法,有强烈的欲望。

第二,而后去做。有创业想法的人我相信其实是不少的,但是真正去做的人呢,可能就少了许多。有想法而没有去创业的人,其实就是没有去做。大家的理由可能很多,有的人说自己没资金,有的人说自己没技术,有的人觉得现在创业环境不行,甚至还有的人觉得自己没经验。在我看来,这些其实都不是理由。最大的问题就出自于第一点,没有强烈的想法。有想法的话,自然会去想办法找到原始资金,是打工赚钱,或者是找家里帮忙。有想法的人,也会去学技术,去别的公司先上班,把模式先了解清楚。有想法的人更不会觉得环境不行,毕竟任何环境都有创业者。至于没经验,那就更可笑了,谁生下来就有创业的经验呢。没有去做,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自己的问题,我认为不应该从外界任何事情上找原因。但是真正踏出这一步,确实也是需要突破自我的。因为创业往往意味着不确定性,意味着改变,意味着没有固定的每月薪资了,意味着走出了舒适圈,从此必须一个人(或跟几个合伙人一起),勇往直前。

第三,绝不放弃。在润总的《底层逻辑2》上看到一个例子,用来说明第三点真的太完美了。假设创业这件事成功的概率是10%,失败的概率是90%,那么只创业一次的话,大概率是失败的。如果第二次继续创业,作为独立事件,这次创业成功的概率依然是10%。那么连续两次不成功的概率就是90% x 90%,也就是81%。于是两次创业活动,至少有一次成功的整体成功率是1-81%,也就是19%。如果连续创业5次呢,那么至少有一次成功的整体成功率,就是1-90%x90%x90%x90%x90%=41%。以此类推,连续创业8次,整体成功率就已经到了57%了。这就已经是不错的概率了。不都说创业是九死一生吗,就算真的是如此残酷的九死一生,坚持八九次,成功的概率就很大了。况且,每一次创业学到的东西,其实都可以用在下一次创业上。所以放在现实中,真正创业八九次的人,只要认真反思和总结,我认为大概率是能成功的。当然,现实中可能要叠加各种因素,比如思维方式,热情,自身能力,运气,等等。总不能敷衍了事,不带脑子地为了累计创业次数而去重复创业八九次,那就相当于自欺欺人了。

总结来说,其实就简单的一句话,有强烈的想法,而后脚踏实地去执行想法,并且不屈不挠。

成功创业的技巧(创业成功的秘诀)(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