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重庆市万盛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的大娄山余脉中。建区前,是四川省南川县、綦江县和贵州省桐梓县交界地带。境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田范围南起藻渡河,北至木渡河,沿煤层露头走向约长66.5公里。建区前,主要煤炭企业有隶属于西南煤炭管理局的南桐煤矿(开办于1938年)和东林煤矿(开办于1939年)。

重庆涪陵李渡镇最新规划(析南桐綦3县27乡镇建立的重庆南桐矿区)(1)

由于三县都分别在矿区设有驻矿机构,以便管理与服务煤矿。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行政管理,便出现了政出多门,三县都管都不管的现象。在物资保障、公用事业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都出现了许多难以协调的问题,给煤矿的建设发展和矿工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影响了对重庆工业用煤和生活用煤的供应。

重庆涪陵李渡镇最新规划(析南桐綦3县27乡镇建立的重庆南桐矿区)(2)

1954年,时任南桐煤矿基建队长的马焱山代表,在参加全国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时,针对矿区的问题,提出了“调整三县结合部的行政区划,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并划归重庆市管理,以推动矿区发展并保证供应重庆市用煤”的议案。会后,民政部责成四川省会同贵州省办理此案。

1954年12月6日,四川省将《建立南桐矿区政权的报告》报请国务院批准。南桐,系取南川、桐梓二县首字为名。1955年1月21日,国务院批准了四川省提出的报告,同意在四川、贵州二省交界处的万盛场建立“重庆市南桐矿区”。

重庆涪陵李渡镇最新规划(析南桐綦3县27乡镇建立的重庆南桐矿区)(3)

重庆涪陵李渡镇最新规划(析南桐綦3县27乡镇建立的重庆南桐矿区)(4)

截止到1955年7月17日,“南桐矿区交接委员会”共接收到三县划来的1镇、26乡和2个煤矿,人口23,166户、113,932人。8月16日,重庆市成立了“重庆市南桐矿区办事处”,开始行使南桐矿区的临时管理职能,任命徐光开为办事处主任。同时撤销了原南川县第十区和桐梓县第十区的建制。1956年1月25日—27日,南桐矿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徐光开为区长。

刚成立的南桐矿区管辖范围包括:

1、南川县第十区(除石莲乡外)的1镇(万盛)7乡(簸箕、邓家、腰子、大垭、丛林、松林)。

2、綦江县的3乡:石角区建设乡、扶欢区青年乡、隆盛区金灵乡。

3、桐梓县第十区的坪坝、箐林、兴文、中朝、上坝、天桥、板辽、茶园、大坝、农林、庙坝、民权、桃子、营寨、王家坝、景星、青山等16乡。

重庆涪陵李渡镇最新规划(析南桐綦3县27乡镇建立的重庆南桐矿区)(5)

1956年4月,南桐矿区建立了万盛街道办事处。5月建立了东林煤矿街道办事处(后改为东林街道办事处)和南桐煤矿街道办事处(后改名南桐街道办事处)。 1956年8月,鉴于各乡镇管辖范围过小,南桐矿区将1镇26乡合并为:万盛、桃子、民权、青山、建设、板辽 、两河 、丛林 、大垭 、茶园 、青年 、金灵 、上坝 、中朝 、兴隆等15个乡。1958年8月,又进一步合并为万盛、兴隆、青山、青年、两河等5个乡。1993年4月,南桐矿区更名为重庆市万盛区,以区政府驻地为名。

重庆涪陵李渡镇最新规划(析南桐綦3县27乡镇建立的重庆南桐矿区)(6)

2011年10月,重庆市撤销万盛区和綦江县,合并设立重庆市綦江区。万盛区改制为万盛经济开发区。全区面积566平方公里,辖8镇(万东、南桐、青年、关坝、丛林、金桥、石林、黑山)2个街道办事处(万盛、东林),总人口27万。

重庆涪陵李渡镇最新规划(析南桐綦3县27乡镇建立的重庆南桐矿区)(7)

重庆涪陵李渡镇最新规划(析南桐綦3县27乡镇建立的重庆南桐矿区)(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