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标题下“华商网”订阅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或收藏

前些天,西安下发《西安市大数据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7-2021年)》(以下简称《大数据方案》),根据方案,到2018年6月底,将建设西安无线高速网络,逐步实现城区公共场所Wi-Fi全覆盖。

如果有人记忆力好的话,会发现早在4年前就说过这事儿了。据西部网报道,2013年秋天,西安市政府常务会通过《西安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其中提到2015年西安将基本建成无线城市,Wi-Fi接入点达到8.1万个。

西安无线citywifi是个什么网络(西安的那些免费公共Wi-Fi还活着吗)(1)

西安无线citywifi是个什么网络(西安的那些免费公共Wi-Fi还活着吗)(2)

西安无线citywifi是个什么网络(西安的那些免费公共Wi-Fi还活着吗)(3)

四年前说两年前要做成的事儿,四年后又说还得一年。咱们今儿不去探究这里面谁的效率低,谁又不作为了,咱说一说,《大数据方案》中提到的城区公共场所Wi-Fi全覆盖,到底能不能做到?能做到什么程度?

痛 点

有人说当然能了,就是花钱堆基站的事儿么,钱到位就行。问题如果真这么简单,那还有必要问么?恰好我有个朋友算是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就叫他老M吧,我前些天向他请教了下。

目前在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的公共Wi-Fi网络,都是通过AC(接入控制器) AP(无线接入点)的模式建设的。在公共区域,每个一段距离设立一个网络设备,这样连起来实现对该区域的信号覆盖。

西安无线citywifi是个什么网络(西安的那些免费公共Wi-Fi还活着吗)(4)

| 室外无线接入点

从功率上讲,这种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是没什么问题的,但“痛点”是它的承载力,即容量。

老M告诉我,按照他的经验,一般的项目建设标准大概是50米左右设置一个设备。理论上单个设备的承载力在20~30个接入设备,但实际测算的结果显示,如果接入设备超过10个的话,上网体验就会大打折扣了。

老M说,可以考虑增加区域内的设备数量来提升网络承载力,但不能安装得太密集,设备的处理能力有限,而且人是走动的,相互之间也会形成干扰。

上网的速度到底有多快,设备安装到位了,还要看公共Wi-Fi的管理者从网络运营商那里租用的带宽是多少,带宽越大,上网越快,当然运营成本就越高。

西安无线citywifi是个什么网络(西安的那些免费公共Wi-Fi还活着吗)(5)

| 手机改变生活,上网则是刚需

除此之外,由于网络环境是公共区域,存在很大的干扰,会造成一些网速的下降。

也就是说,像西大街这种公共区域(近2公里),理论上能提供1200台设备联网,但实际上接入设备超过400台,上网体验就得不到保证,考虑到实际环境干扰等因素,这个数字可能还要更少一些。

据老M介绍,目前全国范围内由政府主导的公共无线网络项目,几乎所有都采用旧的建设模式(AC AP),但这里面存在一些问题。

| 2015年5月,西大街北大街出现免费Wi-Fi(西安晚报 李念)

单个网络设备的价钱并不贵,但搭建公共网络涉及的选址、规划、用电、光缆、以及设备的更新升级等等这些成本不是小数目。这里面门道比较多,大家也都是明白人,我就不展开讲了。

另外还有一种4G覆盖的公共网络建设模式,不论从通信制式还是技术层面上讲,上网网速都会比AC AP的旧模式更高。

这种模式的原理简单来讲,就是用设备把4G网络信号转成Wi-Fi信号来进行区域覆盖,跟咱们平时用手机流量当做热点是一个道理,这样上网效率和接入容量都会有大的提升。

但这个模式也有非常明显的“痛点”,流量贵啊……成本太高,这也是它在全国并没有很好推广开的原因。

西安无线citywifi是个什么网络(西安的那些免费公共Wi-Fi还活着吗)(6)

实际上西安曾经在K609路公交车上曾经做过这种模式的尝试,当时车上的网络名称为“CMCC-4G-K609”,可以看出使用的是中国移动的4G信号,转化成Wi-Fi网络供大家使用。但如今也因为成本、安全性等等原因没有再提供网络服务了。。

矛 盾

乍一看“公共Wi-Fi”就像是个伪命题,想要提升网络体验,就得多花钱,商业化不行,花的钱赚不回来,长此以往根本无法维持。

老M说,据他了解到的情况,对人流密集场所的公共Wi-Fi网络,全国暂时没有好的解决方案。目前普遍的做法,只能在设备的安装数量和上网体验上尽量找平衡,但实际上肯定无法在大量设备同时联网的情况下保证上网体验。

真成伪命题了?

西安无线citywifi是个什么网络(西安的那些免费公共Wi-Fi还活着吗)(7)

| 走哪先问Wi-Fi密码

话别说太早。需要搞清楚“好的上网体验”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老M之前在广东做过项目,当时网络峰值下载网速达到200KB/s就算达标了。这个网速是什么概念?比3G的速度稍微差一点,但用手机可以看非高清短视频。同样,这是在“保证体验“人数下的结果,联网的人多了,就达不到这个网速了。

我曾在身边同事中做过一个小调查,几乎所有人心中公共无线网络应该有的“标准”,是至少看标清的视频不卡顿。这和老M说的200KB/s不谋而合。

站在网络管理者的角度讲,在一定的成本下,网络覆盖的区域越广、可承载接入的用户越多,说明该区域的网络更好。他们可以通过在后台设置单个移动设备的网速上限,从而达到满足更多人接入网络的要求。

西安无线citywifi是个什么网络(西安的那些免费公共Wi-Fi还活着吗)(8)

网速虽低,但QQ、微信的使用是OK的。而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讲,网页打开速度快、图片加载不迟滞、视频观看流畅不卡,这就是好网络。

使用者和管理者的标准显然是相矛盾的。

“免费的午餐”并不好吃,这种矛盾从城市公共免费Wi-Fi提出的那一天就有,而且具有普遍性。

现 状

北京2011年开始就在公共场所设置免费Wi-Fi,近几年又在西单等重点区域打造“智慧商圈”进一步加强无线网络的覆盖。

可就在8月初央广网记者做实际调查时,却仍然是“要么连不上,要么连上了网页打不开”的局面,而且在号称五环内免费Wi-Fi覆盖率95%的北京公交上,记者做了几趟车都没找到无线网络。

西安无线citywifi是个什么网络(西安的那些免费公共Wi-Fi还活着吗)(9)

| 北京公交车上的免费Wi-Fi(北京晚报)

北京市民受访时称,有过几次很差的体验之后,他们就不再相信这种免费网络了。

2013年,长沙提出建设“智慧长沙”,力争两年内实现主城区免费Wi-Fi全覆盖。同样是8月初,当地媒体实际体验时,市民却表示“感觉被开了张空头支票,经常去的几个主要商区,虽然能连上但就是用不了,根本没有网。”

西安无线citywifi是个什么网络(西安的那些免费公共Wi-Fi还活着吗)(10)

| 2014年,长沙地铁进入免费Wi-Fi时代

中国最具互联网基因的城市杭州,2012年开始建设室外公共Wi-Fi网络,并且近几年一直在增加网络的铺设点,对外宣传的口号是“不限时间不限流量,只要你在公交站、景区或交通信号灯附近,就可以轻松上网”。

浙江在线的记者实际体验的结果是,除了在西湖等著名景区上网体验不错之外,在人流密集的市区、商圈等地,均出现了“无法连接”、“没有信号”的情况,甚至专门为西湖景区开设的“i-xihu”网络,在景区个别区域的覆盖效果也不理想。

西安无线citywifi是个什么网络(西安的那些免费公共Wi-Fi还活着吗)(11)

| 2013年8月,杭州一公交站点。

其实在这次《大数据方案》之前,西安早已经开始了部分区域搭建免费Wi-Fi网络的尝试。

从2013年的西一路开始,西安陆续在火车站、长安路(南门到南二环)、小寨商圈、曲江景点等区域开设免费Wi-Fi网络,前段时间我们去实测了下,结果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惨不忍睹。

西安无线citywifi是个什么网络(西安的那些免费公共Wi-Fi还活着吗)(12)

| 在西大街连免费Wi-Fi(图/陕光灯)

西安无线citywifi是个什么网络(西安的那些免费公共Wi-Fi还活着吗)(13)

| 在火车站也连不上(图/陕光灯)

西安无线citywifi是个什么网络(西安的那些免费公共Wi-Fi还活着吗)(14)

| 西安十个免费Wi-Fi区域实测(图/陕光灯)

还记得2015年小寨赛格商圈开通免费无线网络的时候,西安某家媒体记者曾去实测过,并得出结论:“我们适时测得网速平均可达到7MB/s,可以同时满足4000个人同时在线上网。”

西安无线citywifi是个什么网络(西安的那些免费公共Wi-Fi还活着吗)(15)

7MB/s是什么概念?这快赶上4G(理论上12.5MB/s)的上网速度了。他可能跟我上的不是一个网,反正我在赛格用免费网络从来没这么快过。

老M解释了我的疑虑,他说这肯定是开专线网络后测得的数据,也就是说没有其他人跟他抢带宽。

在现在的公共无线网络条件下,如果能满足4000人同时在线上网,并且,平均网速还能达到7MB/s,可以说是神迹了。有些媒体啊,总想搞个大新闻。

西安无线citywifi是个什么网络(西安的那些免费公共Wi-Fi还活着吗)(16)

| 大唐芙蓉园的测试网速是247.2k/s(图/陕光灯)

咱们就拿小寨赛格商圈做例子,这里的公共无线网络理论上能同时满足多少人联网,并且达到能看视频的网速呢(200KB/s的速率)?

网上查到赛格的商用面积20万平方米,老M告诉我,这么大的面积,一般至少要安装500个左右的网络设备,不考虑体验的话,最多可以同时满足15000人同时联网。

同时联网人数不超过5000的话,就能拥有好的上网体验。脑补一下,赛格那栋楼里这么多人上网,这个成绩并不差。

西安无线citywifi是个什么网络(西安的那些免费公共Wi-Fi还活着吗)(17)

| 小寨赛格

当然这些都是理论值,具体还要看管理者是否安装了这么多网络设备、租用了多大的网络带宽,这些都会影响实际的上网体验。

北京就有个很好的例子,去年分批推出的“-MyBeijing-”公共网络,实际体验效果很差,记者调查发现这个项目招标时设定的带宽仅有2MB,并且明确定位为“不支持上网看电影、打网络游戏”。

为什么带宽这么小?原来带宽的费用是由北京市经信委承担的,到头来还是成本问题。

困 境

这时候我们再来回答文章开头的题目,政府能不能做到城区公共场所Wi-Fi全覆盖?当然是可以的,也基本能够达到人人联网的水平,但是能达到什么样的上网体验,就不能强作要求了。

毕竟即使连上之后非常慢,甚至网页打不开,也还是达到了“Wi-Fi全覆盖”的要求。

随着运营商网络的完善升级、大流量、甚至无限流量的套餐陆续推出,资费也越来越低,消费者不再需要登录Wi-Fi网络来避免昂贵的流量费了,在公共场所用运营商的网络更安全、更方便。我们到底还需要免费Wi-Fi吗?

我认为还是有必要的。它可以作为一种低端的网络服务满足相应人群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在未来的“智慧城市”中,免费Wi-Fi跟路灯、道路、城市公园一样,将作为一种标配设施,满足城市管理者在公共事业等方面需求。

西安无线citywifi是个什么网络(西安的那些免费公共Wi-Fi还活着吗)(18)

| 江苏徐州试点智能灯杆,集成沿街Wi-Fi、手机充电、汽车充电桩等功能

在《大数据方案》中说: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电信运营商及第三方企业提供免费公共接入服务。”

看来担子最终还得落在传统运营商和第三方企业头上。城市免费Wi-Fi不仅仅是装设备、租带宽这么简单,想要实现城区公共场所全覆盖,无论是前期建设还是后期维护,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依靠单独的某一方是很难实现的。

于此同时,缺少有效地盈利模式、遭传统运营商打压,国内免费Wi-Fi项目的商业化目前仍然处于困境当中,回报率非常低。

西安无线citywifi是个什么网络(西安的那些免费公共Wi-Fi还活着吗)(19)

这种情况下,有多少企业愿意投钱、又有哪家传统运营商愿意免费支持这个冲击自己原有业务的项目,就很难说了。

说着说着又成了伪命题了。

剩下10个月了,西安这次“城区公共场所Wi-Fi全覆盖”能搞成啥样,等等看吧。

作者:瓶子 | 编辑:华宝 | 审核:乔麦萌

(添加华宝个人huashangwang666)

本文转自陕光灯(shaanlight)如若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添加华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