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叉对大部份人来说是相当耳熟的,能否眼熟则不得而知它不但是地狱中的狱卒,还是四海的巡逻兵-巡海夜叉,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鬼话连篇之鬼屋全集?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鬼话连篇之鬼屋全集(鬼话连篇之夜叉)

鬼话连篇之鬼屋全集

夜叉对大部份人来说是相当耳熟的,能否眼熟则不得而知。它不但是地狱中的狱卒,还是四海的巡逻兵-巡海夜叉。

夜叉形象凶恶而不详,因而有时被用于骂人语。《水浒传》中有母夜叉孙二娘;《红楼梦》里的贾琏,曾背地里骂老婆王熙凤为夜叉星,民间一些厉害的女人也被冠以“母夜叉”的“美”名。

夜叉虽恶,却是佛教护法神“天龙八部”之一,夜叉是音译自印度梵文,意思则是“能啖鬼”、“捷疾鬼”、“剪健”、“轻捷”之义,音译又称“阅叉”、“药叉”。因其传说常在夜间出现,所以“夜叉”之名流传最广。佛经说它是吃人的恶鬼,同时又是佛教护法神。看来佛家不注重修行而只注重夜叉的护法的超人能耐,大大有悖于普渡众生的初衷。

和牛头马面,黑白无常一样,夜叉也是阴间地狱的常见代表。佛道两家构造了门类齐全、设施完备的地狱,还得造一些吓人的恶鬼充斥其间,否则何以起到吓唬人的作用呢?同时一些沙门信徒在现实生活中装神弄鬼,另外人们又把一些奇特生物或错觉分门别类地归于牛头马面,或黑白无常,或夜叉罗刹之门下。出于种种目的,在一些人的脑海里,一些人不平凡的经历中,一些人的笔下,一些活灵活现的夜叉形象出现了。

夜叉的总体形象是有着狰狞面目和骇人的暴力,郑还古《博异记》描绘的夜叉形象是:“长丈余,赤发奋,金牙锋铄,臂曲瘿木,甲兽爪,衣豹皮裤,狞目电,吐火血,跳踯哮吼,铁石消铄。”因事逃避在破室中的马燧一看到夜叉的模样,几乎丧魄亡精。亏得有神人胡二妹的帮助,才未被夜叉吞食。不过捉拿马燧的数人大倒其霉,他们胡乱冲踏夜叉而被夜叉“裂人马,啖食肉殆尽”。

这一记载把人们一般情况下难以见到的夜叉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极尽其详,头发齿爪、衣裤等无一不露,读后使人不免发问,这位夜叉的形象是如何得来的。马燧一见夜叉模样便魂飞魄散,无暇顾及夜叉模样的丁丁卯卯,而捉马燧的数人被啖食而亡,神人胡二妹自不肯落籍人间,是谁把夜叉的模样告之郑还古呢?起郑还古于地下,不知如何作答。唐张读在《宣室志》中记载了两则夜叉的故事。

一个故事说的是开元年间,有位杨慎矜为御史中丞,一天,将要入朝,家里奴仆开他的外门,锁已打开,但却开不开。慎矜既惊奇又感到不可思议。等到天明以后,其他也要入朝的官吏发现慎矜家门上有一夜叉,长丈余,形状极其怪异,立于屋下,右手把门抓住不使里边人开门,口中吐火,目中闪出犀利的电光,旁若无人,见者莫不惊栗四散而去。很久以后,天色大明,街上人物甚多,夜叉则向南,缓缓而去,路上见者皆吓得倒地。慎矜闻知这事惊恐不已,后来过不多久,被奸相李林甫所诬谄而与兄皆被诛杀。

这个夜叉可能是一不常见动物,被过分地泻染以后,才显得格外可怕。至于与杨慎矜的死有何瓜葛则纯属牵强附会。

另一则夜叉之事颇为蹊跷。

有个吴姓小伙子,曾游浙江会稽,娶刘氏女为妾。后来吴生在鸿门郡作官,刘氏一同前往。开始刘氏以柔婉著称,过了几年,脾气逐渐暴烈,往往不顺其意则大打出手,经常打骂其婢仆,有时吃他们的肌血。

一天吴生部下打猎归来,捕得很多狐兔,放置于厨房,待吴生归来发现厨房猎物不在,讯问婢仆,皆曰刘氏所食,吴生始怀疑刘氏为一怪物。过了十几天,一部属赠送一鹿,放置家中。吴生佯言出门,实际出门以后即返回匿于厨下,伺视刘氏有什么行动。未久,即发现刘氏袒胸散发,目皆尽裂,立于庭中,左手执鹿,右手持其髀而食之。

吴生极为害怕,倒地后久久不能起来。后来召其属下十多人持兵器而入。刘氏见吴生进来,尽去襦袖,挺然立庭下,原来是一夜叉,目光如闪电,牙龄如戟刀,身体尽青色,属下俱战栗不前,夜叉则从容回顾,一会儿向外走去。

这是一则夜叉化装成人的故事,如果是实实在在的真事,那么诸位恐怕真如吴生一样,战栗不已,稍胆小者,恐怕难以保全性命。

夜叉作为佛寺的保护神,常常出现在佛寺的壁上,由此引出许多故事。

《夷坚甲志》卷第十九记郭大盛夏夜乖月夜行,中路马惊,鞭之也不肯走,大概是出现什么鬼类。郭大回顾,果然发现左面瓜田之中,一物高一丈多,形状如蝙蝠,头如驴,两翅如席,一爪踞地,一爪握瓜食之,目光灿烂,十分惊人。顿

时就吓得郭大丧魂落魄,回马疾驰。过了几天,他见神祠壁上画有飞天夜叉,才知前几天在瓜田所遇即是这种怪物,遂庆幸自己那天见着夜叉时,它正在忙于吃瓜,否则也许便会像瓜一样被夜叉吞食掉了。

另外,民间流传和古书记载中的夜叉相比之下就更凶狠了。

住行寺的寺僧蕴都师一次戏对佛像前的一个妖艳妇人说:“世间女人,有似此者,我以为妇。”就在这天晚上,他回到寺内,半夜里就有一个如白天所见美艳女子前来见他,称自己是白天那女子,愿与僧人相好合欢。那僧人见女人果然美貌如白日一般,就与之交欢。

谁想过了一会儿,寺里的寺童就听到了蕴都师痛苦的叫声,急忙拿了火烛照看,但门关得很严,根本打不开,只听到似野兽嚼骨头的声音,又听得大声的叫骂道:“贼秃驴,要你出这剃发,何生此邪念?假如我是真女人,能与你作妇人吗?”童子急忙环墙而视,想看个究竟,发现是两个夜叉,锯牙直发,长比巨人,哮叫攫夺,腾空而出。后来僧寺发现佛座壁上画有两个夜叉,正与迷惑蕴都师者相似,唇吻间似尚有血迹。

这则故事是要告诫那些出家人不要心生妄念,要安心行佛事,否则佛家的守护神便要发怒施以惩罚了。

蒲松在《聊斋志异》中描述了一个夜叉国的故事,颇有些新奇。被称作是出奇不意的鬼故事精典:

故事主人公是交州徐生,出海经商,被大风吹入一个从未到过的地方,实际上进入了满是夜叉的夜叉国。他一开始吓得不敢出声,不能行动,到后来稍稍懂得一些夜叉的言行,又被迫与一雌夜叉结为夫妻。

与雌夜叉结婚后,徐生不得不与之生活,也试着教雌夜,叉烹煮,转而教众夜叉人间的种种本领,遂大受欢迎。四年后,母夜叉一胎生有两雄五雌,所幸的是小孩皆像人形,而不肖其母。

徐生的生活刚有好转,有一回却发生了突变。一天从别的洞来了一母夜叉,定要与徐交媾,徐不肯,竟被那母夜叉扑倒在地。后发妻夜叉来了,两个母夜叉暴怒相搏,咬断了来者耳朵。从此这位夜叉一刻不停地守在丈夫身边,唯恐心爱的丈夫被别的母夜叉抢去。

三年后徐生乘母夜叉不备携一子一女外出之机,携另一子登舟回到原来的地方。不久其子十八岁为副将,其母又携一子一女来中国,学华语,穿衣服,厌吃生肉,逐渐改变了性情。后因儿子战功显赫而封为夫人,子女分别各为彪、豹、夜儿,均有功名。

这则故事记载的夜叉,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原始部落。徐生为交州人,即今越南境内,其泛海出航,可能飘泊至南洋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一带。此地处于热带,居民皮肤勤黑,极似传说中的夜叉肤色,以为夜叉国了。

佛道中的夜叉是鬼中最恶的一种,但是如果碰到豪气壮伟的人,依然要惧之三分。

段成式的《诺臬记》里写一个夜叉被哥舒翰击败。那哥舒翰年轻时,爱妾裴六娘死了,未葬入土,先殡于堂奥。哥舒翰独宿帐中伤心落泪。岂料到了半夜,连续来了一个夜又和三个鬼,进入堂里,把棺材抬至月光下,糜割尸体,环坐而食,使得那血一直流到了庭中。

哥舒翰先是吓得不敢出声,然而悲愤难禁,不顾死活,取了帐外的竹竿向那些夜叉鬼掷去,口里大叫打鬼打鬼。这一个夜叉和三个鬼吓得赶紧逃走了。翰乘机追赶,那鬼只得越墙而去,其中一个鬼跑得慢了一点,就被打出了血来。

与夜叉常常并提的是罗刹。罗刹是梵文音译,本义是指印度神话中的恶魔。据传原来罗刹本是印度土著已族名称,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后,诬蔑罗刹人可怕,于是罗刹成为可恶的代名词。《一切经音义》中言罗刹的形象是:“恶鬼也。食人血肉,或飞空、或地行,捷疾可畏也。”

男罗刹为黑身、朱发,绿服;如果中国人视之,与黑发、黑眼的中国人两般模样。女罗刹,却是绿色美女,《西游记》中牛魔王的老婆铁扇公主,就是个罗刹女。

尽管夜叉罗刹常常相提并论,但是它们的地位是大不一样的。夜叉作为佛教的守护神常常雕刻于佛家圣地,而罗刹则没有这个福份了。因此民间对夜叉形象比较熟悉,因而也就易于见到夜叉了。此时我们知道鬼神创造的一点机缘了,因为,如果真有夜叉和罗刹的话,它们也会像黑白无常、牛头马面一样经常同时出现,罗刹不会允许夜叉一个鬼单独行动而出尽风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