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小时候每当背这首诗,不由得羡慕起宋代那位大文豪,虽历经三州,却是不仅诗兴大发,而且还是大吃货,走到哪吃到哪,吃东坡肉,吃鱼羹,吃东坡羹,吃荔枝,吃着吃着就不想走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但那些我们馋不到,只有馋橙子、橘子,我们才真正地感同身受,因为当时农村水果很不丰富,我们只能馋它们。

最是橙黄橘绿时意思(正是橙黄橘绿时)(1)

老家房子前后原来有两株高大的橙子树(并不是现在的橙子,外形像柚子,有点酸),房后的那株非常粗壮,枝繁叶茂,从大约两米的地方分成两枝,给我们常年提供阴凉;房前的那株是父亲后来种的,不是很粗壮,也仅有一枝,直直地伸向天空。房后的另一角有一株柑子树,柑子树旁边是两株矮矮的橘子树。

最是橙黄橘绿时意思(正是橙黄橘绿时)(2)

当时,小姑待字闺中,小叔未娶,我和大妹上小学,小妹正是萌萌哒的幼儿。那些橙子树、柑橘树就是我们几个人整个秋天的最爱,也是我们“斗智斗勇”的地方。

往往橙子、柑子刚刚结果,就已经被我们惦记上了。我们每个人不仅准确地记住了数量,连生长位置也记得一清二楚,并且各自在心里大概规划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计划出了该怎么样才能在成熟的第一时间,抢在其他人之前悄悄地下手。

最是橙黄橘绿时意思(正是橙黄橘绿时)(3)

其实与其说是悄悄地,实际上是心照不宣,比如下垂的橙子、柑子,一般是留给小姑和大妹,因为她们不会上树,中间的分给小叔和我,顶上的基本上属于小叔。当然如果她们惹我们不满了,我们也会暗暗地摘她们范围里的,并且待她们发现,会一脸无辜地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橙子快成熟时,你争我夺就已经悄然开始。毎天上学前,我和大妹故意站在橙(柑)子树下,大声地清点数量。放学回来时,肯定发现少了一些,不过不是最显眼的位置。最显眼的位置那是要在众人的监督下一起摘下,共同分享的。

最是橙黄橘绿时意思(正是橙黄橘绿时)(4)

小姑大多表现出莫名其妙,小叔也是不知所以然的样子,最终推托说可能是来来往往的人摘了吃,或者说可能自己掉了。我们正好趁机也去摘几个下来吃。

大量采摘后,保存更是各显神通,既不能被其他人找到,还不会被自己忘记,于是家里的每一处地方都有可能成为“藏宝”的地方。小姑一般藏在她二楼的柜子里、桌子里,甚至她的衣箱里、衣服里,大妹是放在家中装谷子和杂物的方柜子里,有一次还藏进了放糖果的瓮里。小叔和我只能找别的地方藏,有的时候做一点伪装,干脆放在显眼的地方,“最危险的地方常常最安全”。

最是橙黄橘绿时意思(正是橙黄橘绿时)(5)

每次吃橙(柑)子,那是好好计划着吃,能蹭其他人的尽量蹭,小姑和大妹的方法尽出,当然几次之后她们也会大方一次,把她们的拿出来分享,而且格外郑重其事,让父亲、爷爷奶奶都知道,所以常常是到春节的时候,她们还有留存,那时候实在馋得大家直流口水,只得承诺她们等橙子成熟了多分她们一些作为交换。

小妹那时尚小,不参与我们的“争夺”,大家每次采摘后都会分享一些给她。不过橘子树矮小,大家内定是她的“势力范围”,她每天都会开开心心地“巡视”几次。我们一表扬她,她就乐滋乐滋地去摘来给大家吃。

最是橙黄橘绿时意思(正是橙黄橘绿时)(6)

现在又是橙黄橘绿的丰收时刻,曾经那一帮孩子和少年都已经人到中年,只是在面对这相似的景物时,情不自禁回想起从前,多少快乐,多少温馨顿时跃上心头,甜甜的,暖暖的,美美的。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