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黑龙江养蜂女子刘玉平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准备洗漱做饭,却突然听到“悉悉索索”的声音,她顺着声音一看,屋里竟盘着一条大蛇,她顿时吓得三魂掉了七魄,转身就抄起一根木棍……

说起蛇这个东西,十个人有九个都怕。

但作为地球霸主的人类,为什么会怕区区一根“辣条”呢?

科学家给出的答案令人哭笑不得。

原来在人类漫长进化过程中,不怕蛇的人种都灭绝了,怕蛇就刻在了活下来的人种基因中,一代代传承下来。

话说开头,拿起木棍准备对付蛇的刘玉平,最后不但收留了那条蛇,还与20多条蛇同住一屋,相安无事15年,甚至还从中得到好处!

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黑龙江张某玉(黑龙江女子刘玉平)(1)

01

说起刘玉平,也是个苦命的人。

她从小就没了父母,幼年的生活非常清苦,

12岁那年,村里来了一位养蜂人,

刘玉平看到蜜蜂就非常喜欢,

那些蜜蜂似乎感受到刘玉平的善意,围着她转,从来不伤害她。

时间久了,养蜂人得知刘玉平的身世,教了她不少养蜂知识,

养蜂是个非常辛苦的行当,得到指导的刘玉平不怕苦不怕累,经常给养蜂人干活。

几年后,年纪轻轻的刘玉平就熟练掌握了养蜂技能,

而此时的养蜂人年纪也大了,准备回老家养老,

临走前留他给刘玉平几箱蜂巢和蜜蜂,

就这样,刘玉平开始了自己的养蜂生涯。

黑龙江张某玉(黑龙江女子刘玉平)(2)

养蜂需要远离人群,

刘玉平在八五四农场和尖山林场交汇处,

用黄泥盖起一座土屋,搭上几块木板做屋顶,就成了一个简易的居所,

平时刘玉平在这块土地上,白天在外养蜂,晚上回屋睡觉。

每年春暖花开之时是最忙碌的季节,

每天刘玉平把蜂箱带到野外,打开蜂箱门,让蜜蜂遨游在山间密林中,

到了晚上,蜜蜂返回蜂巢,刘玉平再关好蜂箱回家。

这天,刘玉平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一进屋就觉得不太对劲,

角落里还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她顺着声音看过去,吓得差点叫出声来。

原来,一条手腕粗的松花蛇,正直勾勾地盯着她呢!

刘玉平长年在野外劳作,对蛇并不陌生,

可是这么大一条蛇出现在室内,还是生平第一次。

看到这条蛇似乎并无恶意,刘玉平心里稍稍安定了些,

民间自古有“不打进门蛇”的传统,刘玉平明白这个道理,

她找了根木棍,将蛇轻轻挑出了门外。

屋外就是郁郁葱葱的山林,那条松花蛇扭动着身躯,不一会儿就消失了。

刘玉平松了一口气,渐渐就忘了这件事。

黑龙江张某玉(黑龙江女子刘玉平)(3)

02

刘玉平以为把蛇挑出去,蛇就会回归山野,不会再来打扰自己,

没想到过了几天,意外出现了,她的屋里竟然再次出现了蛇,还是两条!

这两条黑黄相间的蛇大大大咧咧的在刘玉平炕上游动,

时不时还交织在一起,颇似一对情侣,

刘玉平仔细一看,

其中一条蛇不正是自己前几天挑出门外的那条吗,

原来闹了半天,这条蛇根本没走,而是出去找对象了。

这一幕令刘玉平哭笑不得,

她居住的林场附近只有几户人家,相隔较远,平时没机会交流,

加上认识的人不多,所以几十年来刘玉平一直单身。

看着两条蛇你蹭蹭我,我蹭蹭你,

时不时还静止在原地,享受着爱情的温存,

孤独的刘玉平心里顿时升起一丝怜爱和好感,

她决定让两条蛇住下来,当做宠物养在身边,

平时她睡在坑头,两条蛇睡在炕尾。

黑龙江张某玉(黑龙江女子刘玉平)(4)

哪知两条蛇住下后,给刘玉平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天早上,刘玉平掀开被窝,发现一条蛇依偎在大腿边,

刘玉平吓了一跳,后来意识到蛇是怕冷,钻进被窝取暖了,

她拿起蛇放在一边,对蛇说,以后不要睡在我身边,不然压到你,就没命了。

刘玉平不知道蛇到底听懂没听懂,

只是从此以后,她每天回屋,不管多忙多累,会先把炕烧暖,蛇再也没有睡在她身边。

于是每天晚上,在这间屋里就出现了这样画风清奇的一幕,

一人、两蛇躺在炕上安然入眠,成为和谐共处的好室友。

03

不久后,两条蛇产下了十几枚蛋。

刘玉平不仅没有担忧,反而对蛇的孵化过程产生了兴趣,耐心照顾起这些蛇蛋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小蛇破壳而出,

它们伸出可爱的小脑袋,探来探去,对这个世界很是好奇,

刘玉平用手抚摸它们,指尖传来冰冰凉凉的感觉,小蛇也乖乖的任由她抚摸。

黑龙江张某玉(黑龙江女子刘玉平)(5)

刘玉平看着小蛇,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她渐渐喜欢上了这些小家伙。

随着一代一代繁衍,刘玉平屋里的蛇越来越多,

土屋简直变成一个蛇窟,光大蛇就20多条,小蛇更是数不胜数,

它们有的在炕上,有的喜欢爬房顶,自由出入土屋。

与这么多蛇生活在一起,在外人看来很恐怖,

一次邻居来刘玉平家串门,发现屋里有蛇,作势要打,

不料刘玉平制止了邻居,说蛇是她的好朋友,

这让刘玉平的邻居目瞪口呆,内心久久不能平息。

自此,刘玉平“蛇女”的名声就传开了,

十里八乡都知道,附近有一个与几十条蛇生活在一起的女人。

亲戚听说这件事后,纷纷来到刘玉平家中,准备清理这些蛇,

因为在一般人看来,这些蛇太危险了。

刘玉平见劝说无效,直接把一条蛇放在手心,

只见这些蛇十分乖巧地盘踞在手掌中,丝毫没有攻击的意图,让围观的人大开眼界。

从此刘玉平的风评逐渐妖魔化,

在东北一代,民间把蛇列为五大仙班之一,谓之“柳仙”,传说能带来财运,

村民都认为刘玉平身上一定有特殊的魔力,

才会让这么多蛇才会围绕在她身边,而且不咬她。

黑龙江张某玉(黑龙江女子刘玉平)(6)

04

在刘玉平看来,她与蛇之所以相处融洽,相安无事15年,

只是因为她真心相待,把蛇养熟了,蛇才不攻击她,把她当做家人看待。

刘玉平一般不主动触摸大蛇,

大蛇休息时,也与刘玉平保持一定的距离,

而且这些蛇每年4月份,在刘玉平的土屋中聚集,生活一段时间,产下卵后,7月份就会上山,

第二年同样如此,每年循环往复。

蛇一般产下卵就会离开,靠自然温度孵化小蛇,

每次下班回家,刘玉平自觉担任起照顾小蛇的职责,

有时小蛇跑出门外,她担心小蛇受到伤害,还会把小蛇抓进屋里。

黑龙江张某玉(黑龙江女子刘玉平)(7)

小蛇长大后,与它们的先辈一样,性格喜好各不相同,

有的喜欢生活在坑上,有的喜欢爬上房顶,

但它们生长速度很快,几个月就变成一条大蛇,离开土屋,去外面讨生活,

刘玉平经常清理它们褪下的皮,

有些蛇念旧,每年春暖花开时,依旧会回到土屋,把这里当成老家“探亲”。

刘玉平说,这些蛇一点也不恐怖,

时间久了,甚至觉得它们非常可爱,而且益处多多。

比如在没有成为人尽皆知的“蛇女”之前,

村里有个老光棍经常来屋外骚扰刘玉平,挑蛇的那根木棍,本来是用来驱赶老光棍的。

如今,老光棍再也不敢来了,

周围的其他男人,一听说刘玉平有这种爱好,别说来,对她连一点想法都没有了。

黑龙江张某玉(黑龙江女子刘玉平)(8)

而且自从与蛇为伴,刘玉平发现房子周围的老鼠也几乎绝迹了。

以往每当到春暖花开放蜂之际,

老鼠就闻着蜂蜜香甜的气味,咬开密封的蜂箱,吃掉蜂巢,

或是偷吃仓库中割好的蜂蜜,还会钻进屋里寻找食物。

有一次刘玉平打开米桶,竟发现桶里盘踞着一只硕大的老鼠,正在大快朵颐,

发现人类,它呲溜一下就跑没影了,

留下刘玉平愣在原地,气的说不出话来。

如今随着蛇成为这一带的霸主,老鼠彻底从她的生活中消失。

老话说蛇能带来财运,果真不假。

黑龙江张某玉(黑龙江女子刘玉平)(9)

05

那么,家中盘踞着几十条蛇,而且这些蛇从来不咬刘玉平,

果真如同刘玉平所说,把蛇养熟的缘故吗?

我们都听过“农夫与蛇”的故事,

农夫把冻僵的蛇放在胸口,蛇苏醒后咬伤了农夫,

这个故事也是很多人恐惧蛇、觉得蛇是养不熟的源泉,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蛇是一种低级爬行动物,它的脑容量非常小,

有限大脑导致它的智商不高,只能处理简单的避险、捕食等信息,

根本不具备处理复杂感情信息的能力。

蛇在进化过程中,视力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反而进一步退化,成为名副其实的睁眼瞎,

眼前20公分外,几乎是雾蒙蒙一片,什么也看不清。

黑龙江张某玉(黑龙江女子刘玉平)(10)

有得必有失,蛇虽然失去视力,却进化出极为敏锐的感觉器官,

这些感觉器官可以帮助蛇感知外界事物。

蛇头两侧的鼻孔和眼睛之间,各有一个颊窝,

里面布满神经末梢,这些神经对红外线十分敏感,

导致蛇能够感知出附近极其微弱的温度变化,通过感知能力,蛇可以确定目标生物的大小和形状,确定捕食还是躲避。

蛇看人,就如同人类在夜间戴上热成像仪,

所以蛇不具备辨别人类身体特征的能力,只能感知出人类的大概轮廓。

蛇不攻击刘玉平,主要是在蛇的认知中,人类就是庞然大物,

盘踞在刘玉平家中的是松花蛇,也是无毒蛇中的一种,根本不具备击败人类的能力。

刘玉平从一开始就释放善意,并没有伤害蛇,这也是蛇不攻击刘玉平的重要原因。

蛇的嗅觉同样敏锐,其灵敏程度远远超过狗,

黑龙江张某玉(黑龙江女子刘玉平)(11)

在朝夕相处过程中,刚出生的小蛇熟悉刘玉平身上的味道,

把刘玉平当做生活环境中的一部分,自然不会发动攻击。

所以蛇不咬人,并非养熟了,

无论是主观意识还是客观现实,都不具备这个条件。

刘玉平与蛇共处一室,相安无事15年,

只是因为她掌握了一套与蛇有效的相处模式,两者维持着一个微妙的平衡。

那么松花蛇为什么出现在刘玉平的家中,而且赖在屋里不走呢,

是不是刘玉平有什么特殊的魔力呢?

其实答案也很简单。

在东北地区,经常有东北虎闯入人类生活区域,

为了搞明白原因,在捉到东北虎后,

动物专家会在它的身上打上标记和追踪器,

放归山林慢慢研究东北虎的习性和它的生活轨迹。

黑龙江张某玉(黑龙江女子刘玉平)(12)

专家们经过研究后,发现并不是东北虎闯入人类的领地,

而是随着老虎种群不断扩大,它们把人类生活区划分为自己的领地,

人类与东北虎生活区出现重合。

刘玉平的经历与东北虎闯入人类领地类似,

并不是蛇闯入刘玉平的家中,而是刘玉平的家与蛇的领地重合。

这样说起来有点搞笑,听起来也非常震惊,但是事实的确如此,

几十年前,人类为了发展大肆破坏环境,

几十年后,人类经济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到了退耕还林,经济反哺自然环境的时刻了。

黑龙江张某玉(黑龙江女子刘玉平)(13)

动物不断繁衍生息,扩大领地,说明人类保护环境政策已见成效,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刘玉平与蛇的故事,只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缩影,

她的出现让人类看到人与自然相处的另一种模式,

尽管她的行为不会被绝大部分人接受,但是依然让人感受到人类与动物相处的神奇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