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和“三剑客”

前两天,“Papi酱孩子随父姓被骂驴”,再一次将“网络暴力”这个社会现象呈现在公众面前。

网络键盘侠有多强大(你了解他们吗网络暴力)(1)

恩H的微博

网络键盘侠有多强大(你了解他们吗网络暴力)(2)

网友评论

网络键盘侠有多强大(你了解他们吗网络暴力)(3)

网友评论

其实,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深入发展,“网络暴力”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词。从“2008年中国网络暴力第一案”到近年来的袁姗姗被网络暴力、韩国偶像崔雪莉自杀、乔任梁事件,各种大大小小的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影视作品也就这个话题进行了多次探讨和演绎,如电影《搜索》《社交恐惧症》《白雪公主杀人事件》和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逃出无人岛》等等,说明这个社会现象已屡见不鲜。

网络键盘侠有多强大(你了解他们吗网络暴力)(4)

电影《搜索》海报

那么,什么是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一种暴力形式,它是指一类由网民发表在网络上的并且具有“诽谤性、诬蔑性、侵犯名誉、损害权益和煽动性”这五个特点的言论、文字、图片、视频。网络暴力能对当事人的名誉、权益与精神造成损害,而且它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

简单来说,网络暴力是一种以网络为媒介的非理性的群体攻击,对于始作俑者来说,事实的真相不再重要,唯一的衡量标准,是“自我正义感”。在这个群体中,不乏一些被利用而不自知的网民。

网络暴力通常离不开三类人的推波助澜,即键盘侠、杠精和喷子,我们可以称之为“三剑客”。当然,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好为人师、抬杠和发脾气的时候,只要没有越界,都是正常的。这里所说的键盘侠、杠精和喷子都是特指越界了且容易或故意对别人造成伤害的一类人。

什么是键盘侠、杠精、喷子——“三剑客”的特点

我们常用“键盘侠”概括在网络上大放厥词、谩骂的一类人,但实际上,键盘侠、杠精、喷子,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键盘侠:

键盘侠就是“现实中你唯唯诺诺,网络上你重拳出击”的一类人。在现实生活中,键盘侠胆小怕事,能力有限。但是在网络上喜欢占据道德制高点,用“键盘”作为武器,以“道德绑架”作为“秘笈”进行自以为的“行侠仗义”,指导别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键盘侠容易盲目跟风,成为被他人利用的对象。键盘侠有这样的一些经典语录:

“XXX这么有钱,为什么才捐几百万?要是我有这么多钱,我至少捐一半!”

“这些流浪狗/猫太可怜了,拍视频的人为什么不收养它们?”

“用苹果都是不爱国的。爱国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像我就只用华为小米。”

“XXX你朋友生日,你为啥不发微博?别的明星好友都发了,亏你还是他娱乐圈的最好朋友”。

......

键盘侠们在内心认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有着自我认知的一套准则。通常是“宽于律己,严于律人”的典范,比如真的需要他们行动去捐一半的钱或者收养猫狗的时候,他们就不出声了。

杠精:

“杠”即“抬杠”的意思,顾名思义,杠精就是专门抬杠的人,专门找一些奇怪的点用自己的逻辑去扭曲、质疑别人的言论和行为。他们不关心事实的真相,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反对而反对,通过反对别人彰显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杠精的行为模式如下:

网友:“我觉得这橘猫好可爱啊,好想撸一把。”

杠精:“那黑猫就不可爱了吗?黑猫能辟邪呢!你为什么不想撸?”

......

网友:“这电影太好看了,特效真酷炫。”

杠精:“就我一个觉得不好看吗?你的意思是特效酷炫就好看了吗?电影不是剧情最重要嘛,你好肤浅。”

......

其实“杠”是人类的本质,是追求知识进步的一种方式,古时我们称之为“辩者”,正所谓“理不辩不明”。庄子和惠子也曾互相“杠”过,即著名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但是杠精的路是走偏了的,他们杠的目的不是求知,而是通过反对别人彰显自己,其逻辑也是站不住脚的。

喷子:

喷子是带有情绪的,为了骂而骂的一类人。他们不仅不关心事实和真相,言辞还非常情绪化,经常“口吐芬芳”,语言的恶意在喷子身上得到最大的诠释。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骂不爽,仿佛自己是正义的审判者。喷子在喷的时候,大多还带着制造谣言、歪曲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比如:

“你大爷的,你就是个XX!”

“喜欢XXX(明星)的,都是NC,智障!”

“XXX(明星)就是一个XXX,表面上老好人,实际上背地里不知道干了多少缺德事!”

当有人辩驳的时候,喷子会说:“你干嘛帮他说话,一看你就是她的NC粉。跟个智障似的。”

......

键盘侠、杠精和喷子的共同点是都是以自我标准加诸普世,以自我标准驱动其后续一系列的行为。喷子和前两者的区别在于,喷子是毫无逻辑,基本只有情绪宣泄的一类人。至于键盘侠和杠精的区别,大家很容易看出来,这里就不多说了。

不过话说回来,在网络暴力中,“施暴人”常常兼具三者的特色。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键盘侠、杠精、喷子是三位一体的。比如,键盘侠的“侠义”比不过别人时,杠精身份就出场了,杠不过别人时,就开始变成喷子了。

XX明星演了一部电影,市场反应热烈。

键盘侠:“里面的某角色为啥不用AA演啊,AA虽然贵一点,但是演技好啊。我要是导演,肯定用她,在乎那点钱干啥。”

网友:“XX演的很好啊。可以说成就了这部电影,表现力很好,非常契合这部电影电影的风格。"

键盘侠进化,杠精出现:“XX演的好?那AA来就演不好了吗?AA可是影后,她哪里演技不好了?”

继续杠:“XX演的也不好,那个哭戏,为什么要哭出来,不能表现得想哭却哭不出来的样子更有张力吗?还是功力不够啊。”

......

杠精进化,喷子出现:“XX看起来就是一个带资进组的人,私生活混乱。演这部戏简直侮辱了这个作品!趁早退休吧!”

网友:“你怎么知道XX私生活混乱的?她风评一直很好啊。”

喷子:“我一看就知道,你看她那副打扮。而且你为啥替她说话,你是水军吧?收了多少钱?你良心不会不安吗?!”

......

“三剑客”的存在原因和心理动机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也多少见过喜欢指点他人、喜欢抬杠和谩骂的人,但都不常见,程度也比较轻微。但是到了网络上,这些群体似乎多了很多,随处可见,而且大放厥词,毫不掩饰。为什么呢?“三剑客”的心理动机又是什么呢?

首先是互联网的匿名性、物理隔离性放大了人们内心的幽暗心理、“无知”的热情。互联网大多是匿名的,人与人之间的实际距离是遥远的。这种特性是网民们的保护色,网民可以更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此同时,也有人越界,成为了“三剑客”。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罗翔对此也发表过看法。

网络键盘侠有多强大(你了解他们吗网络暴力)(5)

罗翔

其次是在现代,人们的生活压力过大,需要一个宣泄的渠道,这个渠道,就是互联网。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也有这样的经历:对最亲最爱的人容易发脾气、不耐烦,尤其是父母。这是因为在我们心里中,父母是在安全区域的,他们不会伤害我们不会离开我们。同样地,互联网的匿名性成为了安全的保护色,这对人们来说,通过互联网宣泄压力再自然不过。在互联网中我们的评论、发言都不需要考虑太多,只要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就完了。但是一旦没有把握好度,就成为了“三剑客”了。

网络键盘侠有多强大(你了解他们吗网络暴力)(6)

发泄愤怒

然后,是心理动因。如果说互联网的匿名性是渠道、生活压力大是诱因,那么心理动因则是动力。

自我认知偏差:心理学上称之为“达克效应”,键盘侠和杠精常常催生于此。能力欠缺的人在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人沉浸在自己营造的虚幻世界之中,在自我世界中运行自我法则,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一个知识越贫乏的人,越是拥有一种莫名奇怪的勇气和自豪感,因为知识越贫乏,他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他的世界里就没有别的东西,外界也根本无法打破其自我壁垒。这种心理本身没有恶意,但是和持这类心理的人交流我们会很累。

受害者心理:有这种心理思想的人通常是比较自卑的,常常感觉别人都对他不好,内心有一种潜在的、害怕被侵犯,或感觉正在被侵犯的思想。他们对于网上言论非常敏感,对于可能涉及到“自我”的元素存在时,内心就会有一股火,感觉说的就是自己。这时候他们会自我代入,开始杠、开始喷。比如:

“......据报道,嫌疑犯是来自XX省,目前在某某公司上班。”

杠精:“特意说XX省啥意思?是说我们XX省的人犯罪率比较高吗?其他省就没有这样的事情了吗?”

喷子:“报道NM!有本事一辈子不要来XX省,XX省吃你家大米了?”

报复心理、反社会人格:报复心理和反社会人格是不一样的。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因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没有达到自我预期的结果的对待,从而产生的不想让别人过得好的心理。此类心理是催生喷子的主因。在网络辱骂、造谣,使得他们的报复心理得到满足,就是想膈应你,恶心你。你不舒服了,他们就舒服了。

网络键盘侠有多强大(你了解他们吗网络暴力)(7)

施暴者的心理

最后一个原因,是资本的舆论操控。人类天生好奇,都是“吃瓜群众”。“吃瓜”本身没有恶意,但是人性是有弱点的。网民们的心理和行为,有可能不知不觉就会被利用,成为网络暴力的帮凶而不自知。

群众没有真正渴求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充耳不闻…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乌合之众》

回到开头的“Papi酱事件”,网络上其实还有另一种声音,说这是“Papi酱为了产后复出自导自演的炒作行为”。首先发表一个生娃的微博,然后通过第三方“恩HXX”微博引出话题:“Papi的孩子还是随父姓”(见开头图片)。然后一堆“营销水军”就扮演了喷子KOL的角色,以女权的角度发表喷子的引战言论,随后越来越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加入讨论,话题迅速炒热。

持这类观点的人,主要证据是在B站有一个讨论此事的视频被发现其原命名为“PAPI酱推广”,网曝之后,视频的原命名被修改了,被认为是“做贼心虚”的表现。

网络键盘侠有多强大(你了解他们吗网络暴力)(8)

某博主直言Papi自导自演

网络键盘侠有多强大(你了解他们吗网络暴力)(9)

B站某视频原文件命名

网络键盘侠有多强大(你了解他们吗网络暴力)(10)

B站某视频更改文件命名后

关于Papi酱事件的真相,我等吃瓜群众也确实不好妄下定论。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两方观点中,一定有某方资本介入(Papi酱阵营和反Papi酱阵营),引导了舆论,因为“真相只有一个”。仔细想想,近年来网络上有多少争论和骂战,如果其中都有资本操纵,这不是很可怕的事情吗?

远离键盘侠、杠精和喷子,警惕成为网络暴力的帮凶

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网络的地方,就会有“三剑客”。

面对“三剑客”,我们只需要做两件事情。

第一,“常与同好争高下,莫和傻瓜论长短”。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要试图感化、说服“三剑客”,最好的办法是远离他们。眼不见为净。尤其是“喷子”,离得越远越好,他们是一群不可理喻的人。当然,你如果实在想说句话平复自己心情的话,你可以参考这位知乎网友的回答。

网络键盘侠有多强大(你了解他们吗网络暴力)(11)

知乎网友的回答

第二,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理智吃瓜”。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被情感裹挟了理智、成为三剑客的帮凶。

最后,请“三剑客”们闭嘴吧,请走出来,多看看这个真实的世界。

网络键盘侠有多强大(你了解他们吗网络暴力)(12)

理智吃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