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古书书面语和口语接近吗(先秦两汉文献中存在大量的讹字)(1)

会议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本网特约记者 陈民镇)7月14至15日,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办的先秦两汉讹字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近春园宾馆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的4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由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孟庆国主持。在领导致辞中,清华大学文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彭刚介绍了清华大学人文学科的发展情况及校方的支持力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处长孙璐表达了国家社科规划办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先秦两汉讹字综合整理与研究”的期望;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的致辞由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副处长段江飞代为宣读,李先生对讹字研究的历程作了简单回顾,并对讹字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出几点设想;中国文字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德宽强调了本次会议的特殊意义。

随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先秦两汉讹字综合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赵平安汇报了课题进展。据悉,近三年来,课题组以先秦两汉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材料为依托,以文字学、训诂学、文献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为支点,通过文字考证、文献校雠、考古类型学等方法,全面整理先秦两汉文献中存在的大量讹字,编纂讹字字典和数据库。目前经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协作,各子课题已经初步完成研究计划,全面反映先秦两汉讹字面貌的《先秦秦汉讹字全编》将在近期推出。

杨宝忠、刘乐贤、李宗焜三位学者分别就大型字书、汉代简牍和甲骨卜辞中的讹字做主题报告,正式拉开会议帷幕。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专家围绕先秦两汉的讹字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提交的论文涉及甲骨文、金文、简帛文献、陶文、玺印、石刻等材料,全方面呈现了先秦两汉的讹字现象。研究讹字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校读古书,不少学者也围绕该问题进行探讨。一些学者还对重点字词予以辨析,并对讹字的理论总结提出新的思考。作为首次以讹字为主题展开的重要研讨会,本次会议反映了目前先秦两汉讹字研究的现状和水平,这将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准确解读,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先秦两汉古书书面语和口语接近吗(先秦两汉文献中存在大量的讹字)(2)

与会学者合影

原标题:先秦两汉讹字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陈民镇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东方IC”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