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DC/DC电源设计,很多电源工程师工作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其实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下面给大家分享几篇不错的文章,供大家学习~

DC/DC BUCK电路原理详细分析(作者:工程师看海)

在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领域,降压型BUCK电路应用非常广泛,是电源工程师的入门课。

在电子电路中,电源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线性电源,一类是开关电源。线性电源具有噪声小的优点。开关电源虽然噪大,但是具有效率高、热损小的优点。

开关电源还可以细分为降压型、升压型和升降压三类。也可按照隔离、非隔离,或者同步非同步再进一步细分。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1)

下面就介绍BUCK降压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进行原理仿真

为了把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理解BUCK原理上,我们选择非同步BUCK进行分析,也就是电路中只有一个开关管,由二极管对电感续流放电。

基本的BUCK降压电路由开关、电感、二极管和电容组成,简约的东西经过组合往往会迸发出不可思议的结果,BUCK就是这样的电路。

BUCk基本框图如下: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2)

当开关S1闭合导通时,VA电压为高,Vin给电感L1充电,流过电感L1的电流逐渐增加,电流路径见上图绿色回路,电感充电波形见下图。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3)

当开关S1断开时,Va为低电平,电感L1通过负载和二极管放电,电感L1的电流逐渐减小,电流路径见下图蓝色部分,电感放电波形见上图。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4)

BUCK的基本工作过程就是对电感充放电的过程。

这里有个小说明,在同步BUCK中D1会被开关代替,以提高效率,在S1断开时,但是本章中使用的是续流二极管,则在S1断开时,VA其实是有一部分的负电压的(差不多刚好-0.7V)。

BUCK输入输出电压的计算关系:

我们不用管什么幅秒特性,只看最终、最基本、最本质的电感相关公式: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5)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6)

在BUCK建立稳态后,电感充放电的电流是相等的,△t=T*D是充电的时间,T*(1-D)是放电的时间,即稳态时: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7)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8)

T为开关周期,D为占空比,就是开关导通的时间占整个周期的百分比。

同样的道理: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9)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10)

整理得到: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11)

非常简单的计算过程,一点也不复杂……

DC/DC的基础知识(作者:Andrew Chu)

1. DC/DC基础

作为一个不是以电源设计为方向的硬件工程师。我的目标是掌握LDO,BUCK,BOOST,BUCK-BOOST,FLYBACK这几种拓扑。其他的拓扑如正激,半桥,全桥,PFC等我就不做了解。建议大家先看基本元件里的所有内容。R C L D的参数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用好BJT和MOSFET更是每一个EE的基本功。

名词解释

1.DC/DC:直流到直流变换器

2.AC/DC:交流到直流变换器

3.SMPS:switching mode power supply

4.LDO:low dropout 低压差线性稳压电源

5.BUCK:降压变换器

6.BOOST:升压变换器

7.BUCK-BOOST:升降压开关电源

8.FLYBACK:就是反激式隔离电源

9.CCM:continuous conduct mode

10.DCM:discrete conduct mode

11.VMC:voltage mode control

12.CMC: current mode control

13.SRF:self-resonant frequency

总结:

了解一个电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常用拓扑:
  2. 工作原理,
  3. 充电回路,放电回路。
  4. 每个节点的电压电流波形
  5. 评价指标:
  6. 纹波电压:Vripp
  7. 暂态响应:line regulation,load regulation
  8. 环路稳定性:1/2/3类补偿
  9. 关键器件选型:

L:类型,容量。Isat,Irms,DCR,寄生电容,谐振频率

C:类型,容量,耐压,Irms,ESR,ESL,谐振频率

D:类型,Vf,If,Trecover,耐压,漏电流

MOSFET:损耗和功耗分析,If,Vce,Rdson,Cgd:Mealy Effect

几个基本概念是贯穿整个分析过程的:

1.设计的要求: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都是稳定的值。在line regulation和load regulation时候除外

2.电容的电压不能突变。I=C*∂V/∂t电容上的电流表示了电容上电压的变化率

3.电感的电流不能突变。V=L*∂I/∂t电感的电压表示了电感上电流的变化率。法拉第定律

4.电流流入电容的时间积分,就是电容的电压抬升。如果想要稳态工作,电容上的电压不波动,一个周期内电容的电流的I_total_mean=0。Q=CV, Q=∫Idt。

5.电感上的磁通,就是瞬时电流的值。如果想让电感进入稳态,那么ΔΦ=0,那么ΔI=0。所以一个周期内电感上:ΔI_on=ΔI_off。Φ=LI V=∂Φ/∂t

几个经验技巧:

  1. ΔIripp一般是Io的0.3-0.5
    1. 考虑到电感的体积和纹波电压的tradeoff
  2. 开关频率和电感值
    1. 一般我们不喜欢电感变大,因为容量变大到2倍,体积变为4倍。
    2. 增大f,可以用小的L
    3. f大了,EMC特性就差了。
  3. 输出电容:
    1. 纹波电压决定了电容的值。
    2. ESR决定了纹波电压
  4. 输入电容:
    1. 容值?
    2. 一般使用的电解电容,他有个参数是Irms,一定要考虑

2. 电源的功能和参数

  1. 电源的基本功能: 3. 软启动 4. 过流检测 5. 欠压检测 6. 过压检测 4. 自举电路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12)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13)

3. BUCK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14)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15)

3.1. LDO和BUCK的区别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16)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17)

3.2. 参数选择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18)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19)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20)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21)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22)

……

五个步骤教你如何layout出优秀的DC/DC(作者:electronICLee)

良好的 PCB 布局对于DC/DC转换器至关重要。 原因是DC/DC转换器由于高频开关模式而对寄生电容和电感敏感。 不良的 PCB 布局会引入大的寄生电容和电感,从而导致输出纹波高、输出电压调节和限流精度差、电磁干扰 (EMI) 问题,甚至因高压尖峰而导致故障。 如果在构建第一个 PCB 之前考虑周全,则正确的 PCB 布局将有助于避免DC/DC转换器的大多数这些问题,而无需额外成本。

话不多说,先来一个典型栗子,基于 TPS61236 大电流升压变换器来展示这五大步骤。如图1所示。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23)

图1 原理图

一、输出电容的布置和走线

输出电容器的位置对于任何升压转换器都是最重要的,因此它应该靠近 IC 放置。 用短而宽的走线将电容器连接到 IC,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寄生电感。 原因是流经输出电容的电流为脉冲型。考虑到V = L × dI / dt,IC与输出电容之间的寄生电感会导致SW引脚出现电压尖峰和振铃。 过高的电压尖峰会损坏 IC 并且振铃会导致 EMI 问题。

图 2 显示了如何放置和布线 TPS61236 的输出电容器。 在左侧,三个0805封装电容器并联放置。 这种方式很简单,并且具有非常小的寄生电感。 但有时,由于系统板的限制,将大封装电容靠近IC放置并不容易。 然后可以在 IC 附近放置一个小型封装电容器,而将大容量电容器放置在更远的地方。

大容量电容可以通过相对较长的走线和过孔与IC连接,如图2右侧所示。如果需要过孔,建议每安培使用一个过孔。

如果空间允许,更多的通孔有助于降低寄生电阻。 在这两种情况下,请确保 IC 和输出电容器之间的走线足够宽以支持大电流。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24)

图2 输出电容布置

二、缓冲电路和电感布置和布线

要放置的第二个组件是电感器。 为减少辐射 EMI,电感应靠近 IC 放置。 应优化 SW 节点的铜线,以最小面积处理大电流。 SW 节点是升压转换器的噪声源,因此敏感节点(例如 FB)的任何痕迹都应远离 SW 节点。 图 3 显示了两种情况下电感的布局和布线。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25)

图3 电感布局

SW 节点中的缓冲电路对于升压转换器的正常运行是不必要的。 但有时需要通过抑制振铃和减慢 SW 节点的电压上升沿和下降沿来降低 EMI。 为有效起见,缓冲电路的环路面积(Rs 和 Cs)应尽可能小,以使寄生电感最小,如图 4 所示。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26)

图4 吸收(缓冲)电路布局

三、输入电容和Vin引脚布局

输入电容器是要放置的最终功率元件。 输入电容器还用于为内部控制电路和欠压锁定 (UVLO) 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供电。 因此输入电容的接地节点应靠近 IC 电源接地引脚。 输入电容接地节点、输出电容接地节点和 IC 接地引脚构成升压转换器的电源接地。 输入电容器的 VIN 节点和电感器之间的距离并不重要,因为通过输入电容器的电流是连续的。

VIN 电压通常是稳定电压,所以大的 VIN 节点覆铜面积不会造成麻烦,大的覆铜面积有助于提高热性能。 图 5 显示了带缓冲电路和带缓冲电路的输入电容器的放置。 缓冲电路比输入电容更重要,因此需要时应先放置。 由于缓冲电路在大多数应用条件下是不必要的,因此在后面的章节中将不包括。

IC 的 VIN 引脚可以通过另一层的过孔和直接走线与输入电容器的 VIN 节点相连,因为通过该走线的电流很小。 如果这条走线太长,可以在 IC 的 VIN 引脚附近放置一个小的去耦电容。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27)

图5 输入电容和Vin引脚布局

……

DC/DC 电感下方到底要不要铺铜?(作者:南山扫地僧)

一、问题描述

对DC/DC 电源的电感底部是否应该铺铜这个问题,工程师们常常意见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在电感下方铺铜会在接地面上产生涡流;涡流会影响功率电感的电感量并增加系统损耗,而接地面噪声会影响其他高速信号。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完整的铜平面可以降低 EMI 并改善散热。

本文将首先介绍电感的分类,然后进行一个电感下方铺铜的实验。最后,我们将解释铺设铜层的益处,然后再对 DC/DC 电源下方铺铜是否有益这个问题做出结论。

二、电感的分类

在解决铺铜争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电感通常是如何分类的。简而言之,电感可分为三类:

非屏蔽电感的磁路由核心由空气组成,这意味着它的磁力线完全暴露在空气中,没有任何磁屏蔽。

半屏蔽电感是在非屏蔽电感的基础之上,将磁屏蔽材料结合在电感外围。由于导磁材料的磁阻小,磁力线基本上被锁定在材料中。只有一小部分磁场会从气隙中溢出。因此,这种电感的外部漏磁极小。

一体成型电感将绕组和磁性材料一次浇筑而成,只在内部留下一个很小的气隙以防止电感饱和。因此,这类电感在很大程度上没有磁力线溢出。

如下图 1 总结了这三种类型的电感。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28)

图1 电感的分类

……

交错升压型DC/DC变换器(作者:电源技能成长记)

目前,太阳能的利用依然十分火爆,太阳能的利用将是长期实行的能源战略,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太阳能转换成的电能不能直接利用,首先需要经过变换。生活中所使用的电能多数为交流电,而且输电线路大多都是交流输电,所以,通常太阳能光伏板输出的电能为低压直流,这个电压既不能直接利用,也不能输送。实际中通过两级式逆变器,将低压直流电升压后在逆变成所需的电压进行利用和传输。现在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变换器的体积越来越小、频率越来越高,效率也要求尽量高。

结合诸多要求,LLC有这么多优点,它是不是也可以应用在逆变器的前级升压环节,LLC输入电压范围窄可能是关键限制目标,个人觉得应该有优化方法。可以尽量增加工作范围,先不谈及该问题,就只考虑升压的方法,按照设计方法计算谐振参数试一试,是否能实现升压。为了降低器件应力和输入电流的纹波(就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差值),提出了一个变压器一次侧交错并联二次侧串联的全桥型DC/DC变换器。下面给出初步仿真的参数和波形。

工作频率200kHz,输入60VDC,输出800VDC,输出功率800W,主电路如图1所示。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29)

图1 所提出的主电路

下面给出额定情况下的仿真波形,如图2所示。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30)

图2 额定输出仿真波形

图2中的各变量与图1中的标号是相同的,这里就不再过多介绍。

下面是谐振频率大于开关频率(170kHz)时波形,如图3所示。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31)

图3 开关频率小于谐振频率

下面给出开关频率大于谐振频率波形,如图4所示。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32)

图4 开关频率大于谐振频率

上述图中可以看出前级开关管均实现了ZVS,副边实现了ZCS(图4中情况除外),半桥相位关系如图5所示。

dc电源电路的设计(DC电源设计没思路)(33)

图5 半桥仿真结果

……

意犹未尽,查看更多精彩文章→→https://www.dianyuan.com/eest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