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邮票发行量(高云以凿空)(1)

张骞邮票发行量(高云以凿空)(2)

高 云

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一级美术师、编审。现任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江苏省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美术馆名誉馆长。曾获全国最佳邮票设计奖、优秀邮票设计奖,获聘为全国三位特邀邮票设计家之一。

张骞邮票发行量(高云以凿空)(3)

今天发行的《张骞》邮票1套2枚、小型张1枚,由著名画家高云设计,小小方寸如何能把这位传奇人物的风采展现出来?我们来听一听高云讲述这套邮票设计背后的故事——

张骞邮票发行量(高云以凿空)(4)

张骞(公元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是我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被誉为“东方的哥伦布”。

张骞奉命两度出使西域,为汉朝拓展了通往西域的道路,被司马迁赞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该大道即是史称的丝绸之路。

张骞邮票发行量(高云以凿空)(5)

“凿空西域”邮票原图

《张骞》特种邮票由两枚票与一枚小型张组成。第一枚“凿空西域”,表现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被匈奴扣押的情景。画面中张骞侧身而立,以凌乱的头发、陈旧的衣衫刻画了他当时的窘境。但他虽然落魄异国,仍手执节杖,心系大汉,遥望故土,集孤独、惆怅、忠诚和悲怆于一身;背景辅以荒凉的大漠、远去的大雁、落日的余晖,既点明了张骞所处之地,又烘托了张骞此时此刻的心绪。

张骞邮票发行量(高云以凿空)(6)

“开辟丝路”邮票原图

第二枚“开辟丝路”,表现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受到高规格礼遇的场面。穿着考究的张骞,正在以汉朝使节的身份递交国书;彼此和颜悦色,体现了友好往来的氛围。华丽的拱门与柱子,非凡的服饰与形象,加上持节的卫兵,都在彰显着异域的环境、隆重的场面和张骞二度出使的成功,进而昭示了开拓丝路的始成。

张骞邮票发行量(高云以凿空)(7)

小型张“张骞像”邮票原图

小型张则以张骞为中心,采取仰视的构图,表现张骞宣读诏书代表汉王朝行使权利的瞬间,背景画上了典型的汉代建筑群,寓意着张骞之所以成功西使,开辟丝路,是强盛的汉王朝的有力支撑。

创作过程

《张骞》邮票图稿采用了工笔重彩勾线平涂手法进行创作。邮票创作的难点在于命题而作,特别是历史人物题材的邮票,约束和限制很多,远不如个人搞创作那样可以天马行空地自由发挥,所以整个创作过程是理性的、严谨的和“痛快不起来的”。

尽管如此,《张骞》邮票图稿在造型上尽力像“张骞”——符合人物性格、身份和阅历;在构图上尽量突出人物——符合人物票的视觉传统;在环境上尽力以少胜多——以极有限的背景点缀来烘托场景氛围、人物情绪;在色彩上尽量鲜明表达——让色彩产生美感的同时直率地表达出人物的境遇,等等。如果依据以上的创作原则留意地再看《张骞》邮票和小型张,您就会发现,无论在画面构成、人物塑造、服饰道具选择上,还是在环境描绘、景观取舍和色彩运用上,都是很用心、很讲究的。一抑一扬,一寡一众,一冷一热,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既体现了时间跨度,又反映出事情因果,第一次的失意、失败,第二次的得志、成功,直至成为大汉王朝的权力代行者,把张骞一生最重要的人生境遇和结局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了,如果你了解这段历史,看上去会是一清二楚的。

张骞邮票发行量(高云以凿空)(8)

2007-5《京剧生角》邮票(高云设计)

张骞邮票发行量(高云以凿空)(9)

邮票设计草图

摘编自集邮博览总第359期《以“凿空”的理念创作<张骞>特种邮票》

作者:高云

往期精彩回顾

张骞邮票发行量(高云以凿空)(10)

张骞邮票发行量(高云以凿空)(11)

张骞邮票发行量(高云以凿空)(12)

张骞邮票发行量(高云以凿空)(13)

《集邮博览》投稿邮箱

期刊:jiyoubolan@263.net

48804250@qq.com

张骞邮票发行量(高云以凿空)(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