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为什么非暴力不合作(以良知对抗暴力)(1)

大难临城

1947年8月,恐怖的阴云笼罩在印度加尔各答城的上空。

此前,经过漫长的斗争和艰苦的谈判,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勋爵和国大党领袖尼赫鲁、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达成协议:印度以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的形式取得独立。这两个国家将于1947年8月14日午夜同时宣布他们的诞生。

各派政治领袖都沉浸在即将享受胜利果实的喜悦中。达成了协议,下一步只不过是对印度大地进行一场“外科手术”式的分割而已。为确保公平“分家”,各方同意任命一个对印度一无所知的英国律师拉德克立夫来操刀,对印度土地进行分割。

随着独立日的临近,种族、教派仇杀的阴影也日益逼近。教派冲突原本在各派领袖预料之中,印巴分治本身就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冲突的产物。他们乐观地认为,兄弟分家时难免会因为一些小事闹矛盾,时过境迁还会重归于好的。

但种族、教派的暴力骚乱以前所未有的血腥和残酷爆发了。首先发难的是旁遮普省。面临分离,世世代代还算和睦相处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没有半点留恋。他们不是友好地告别,反而拿起了屠刀向自己的无冤无仇的异教邻居毫不留情的砍去。男人在争斗中死去,妇女被奸杀,老人儿童被集体屠戮。成千上万的人失去生命,更多的人逃离家园。随着难民的扩散,骚乱和仇恨也不断在印度大地传播开来。

甘地为什么非暴力不合作(以良知对抗暴力)(2)

动乱和屠杀

这实在出乎各派领袖的意外。蒙巴顿总督为应付冲突在旁遮普准备的五万余名士兵在种族仇杀的激流中显得微不足道,几乎消于无形。

现在,这股仇杀的洪流挟带着血腥、暴力向加尔各答冲去。加尔各答形势更为复杂。这个城市秩序本来就很混乱,人群流动性大,种族对立的情绪更为严重。一旦大规模的骚乱开始,后果将更为惨酷。

如何制止这股血腥的洪流?蒙巴顿手头已无兵可派。即使派兵,根据旁遮普的经验,也是无济于事的。大难将至,蒙巴顿、尼赫鲁、真纳等人无计可施。

一夫当关

绝望中的蒙巴顿想起了甘地。这位传奇的老人,一生屡出奇招,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在他的领导下,印度人民以匪夷所思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手段将英国人赶出了印度。但对于他和尼赫鲁、真纳达成的印巴分治方案,甘地则全力反对。甘地坚持一个统一的印度。于是他们与甘地分道扬镳了。

只有甘地预料到分治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国家独立之日正是人民蒙难之时。甘地宣布决不参加任何印度独立的庆祝仪式,他要独自为印穆两派的人民祈祷。

蒙巴顿不敢肯定这位老人一定能解决加尔各答的问题,但他只有这一根救命稻草了。蒙巴顿向甘地求助:“现在只有你能挽救那里的人民。您只身一人将会起到千军万马的作用”

出乎他的意外,这个一向大慈大悲的老人一口回绝:“这正是您以及国大党对真纳做出妥协让步的结果。”

还有别的人来请求甘地出面,但甘地不为所动。他无意于前往加尔各答。

看来加尔各答的人民只有听天由命了。

即将到来的屠杀使最残酷的人都不寒而栗。加尔各答城穆斯林激进分子的头领赛义德·苏拉瓦尔帝,这个曾经策划过多起恐怖、屠杀事件的恐怖分子,双手沾满了印度教徒的鲜血,预感到印度教徒可能对穆斯林的屠杀,不得不来祈求甘地出面保护穆斯林。

朋友的请求,甘地拒绝了。但仇敌的哀求却使得甘地动心了。他决定再次出山,拿自己的生命进行一次抗争。

1947年8月13日,78岁的甘地到了加尔各答。他与苏拉瓦尔帝达成协议,苏拉瓦尔帝保证穆斯林不会杀死一个印度教徒,死一个印度教徒甘地就绝食。同样他保证印度教徒不杀穆斯林教徒,若有此事发生,也是他绝食。两个人一起留在加尔各答城,为这个城市的人民守护。

在他的感召下,人民平静下来。几十万双方教徒一起参加他主持的祈祷会。在遍及印度的仇杀中,加尔各答如一个奇迹般保持着和平。

仿佛为了考验甘地的毅力、信心以及人民的良知,奇迹保持了半个月后,终于有印度教的激进分子开启事端,攻击穆斯林。走投无路的穆斯林投奔甘地。

甘地怀着极大的愤怒和绝望开始了绝食。全印度和全世界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身上。人们开始奔走呼吁,号召双方放下仇恨,挽救甘地的生命。

甘地为什么非暴力不合作(以良知对抗暴力)(3)

真正的奇迹发生了。人们的良知被唤醒了。印穆双方的领袖都出面保证不再发生仇杀,肇事分子来到甘地面前放下武器,连最极端的激进分子也赶来向甘地忏悔。

甘地再次取得了胜利。加尔各答再没有教派仇杀发生。

一夫当关,仇恨的洪流在甘地面前止步。

无欲则刚

甘地的一生就是一个奇迹。

这个被丘吉尔讥笑为“那个东方的苦行僧”的矮小干瘦的老人,总是赤裸着上半身,只用一块土布遮身,总是随身带着一辆纺车,每天都像祈祷一样织布。但就是他领导印度人民,把日不落帝国从印度赶走。在甘地面前,英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完全失去了作用。当他以绝食这种自戕的手段斗争时,他的力量不亚于百万大军。

甘地凭什么?

让我们先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莫汉达斯

·

卡拉姆昌德

·

甘地

甘地,1869年10月2日出生于印度波尔班达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家族世奉印度教。甘地的母亲是个虔诚的教徒,经常绝食修行。受其影响,甘地一生都奉行素食、节食的信条(年轻时曾短暂时期破过戒,一生为此多次忏悔)。甘地在后来的斗争中常常使用绝食作为武器,这与他的生活方式不无关系。

甘地为什么非暴力不合作(以良知对抗暴力)(4)

他一生公开绝食16次,累计达151天,但实际上甘地绝食的日子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因为绝食本身也是他宗教生活的一个内容,私下里他也经常绝食修行。到了晚年,构成甘地食谱的仅仅是橘子和山羊奶,以及掺有苏打的水。可以说,甘地的一生都没有多少食欲。

他也放弃了性生活,虽然他的宗教并不要求节制性欲。甘地在37岁那年做出决定,过没有性的生活。他认为性生活导致孩子增多,会影响一个人为公众服务(他的宗教观念使他拒绝使用避孕套)。一个人不可能既为公众服务又为自己的家庭服务,所以他必须戒绝性欲。或许另一个因素对于甘地戒绝性欲也起到作用:他父亲临死的一刻他离开了父亲去和妻子温存,这导致了他终身为此内疚。为考验和坚定自己的定力,晚年的甘地一直和他的一个侄孙女同床共枕,赤裸相对。仅有一次甘地产生了欲望,为此他绝食忏悔了几天。这事虽然也引起人们的一些非议,但甘地对自己的“坐怀不乱”有充分的自信和坦然,他不在乎世人的不了解。

他对于财产也没有多少欲望。甘地崇尚简朴的生活。早年他在南非为印度侨民服务,当他离开南非时,各界人士出于感激送给他一批财物。甘地认为为人民服务的生活本身就是奖赏,贪图财物会影响他为公众服务的信念。他说服妻子将这批财产捐的“侨民团”。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他更是身无余财,也无意于谋财。或许他那副苦行僧式的扮相就说明了,这是一个对于物质没有多少欲望的人。

甘地为什么非暴力不合作(以良知对抗暴力)(5)

甘地最为伟大之处在于他戒绝了对于权力的欲望。对于职业政治家来说,身无余产不足为奇,但对于权力的爱好却是几乎所有政治家难以摆脱的。在甘地的身上,我们很难找到他对于权力欲望。他从来不会为了权力牺牲他的原则,如果他的原则得不到其他人的支持,他就选择退出而不是为了权力而改变自己的原则。他是国大党的灵魂,但他仅有短暂的时间担任国大党领袖之职,一旦找到合适的人选(尼赫鲁),他便毫不犹豫地退出。为了避免印度分裂,他甚至提出了让国大党放弃权力这个不可思议的建议。对于政治家来说,握有权力对于实现自己的抱负是必要的,但甘地似乎从没有想到运用权力来迫使别人服从自己。他相信他的真理的力量,他总是诉诸人类的良知。

甘地为什么非暴力不合作(以良知对抗暴力)(6)

甘地与国大党

这样一个没有食欲,没有性欲,没有物欲,没有权力欲的人生,或许有人会问:“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

甘地唯一的追求就是真理。如果我们承认人类需要真理的话,那么甘地的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此。雕塑家乔·戴维森曾经为甘地和列宁塑过像,他评价说:“甘地和列宁是诚挚和真理的象征,两个人都丝毫不背离他们的理想。列宁和甘地都毫不妥协,坦率直言。对他们自己所产生的影响都毫不感兴趣,真理才是真正的一切。”

对于这样一个没有半点个人欲望,一心只求真理的人来说,人民还有什么理由不信任他呢?又有什么人敢于冒着失去全部道义的危险对他动用武力呢?

有容乃大

对于甘地,加尔各答是一次冒险,但还有更大的冒险在等着他。

正如甘地所预言,印巴分治后患无穷。印巴两国刚刚独立,就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发生了武力冲突。印度领导人宣布,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印度政府将拒绝付给巴基斯坦五亿五千万卢布的事先约定的款项。此举导致刚刚成立的巴基斯坦政府在经济上陷入绝境。

甘地为自己的政府和国家痛心疾首。他认为一个人或一个政府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不应该违背自己的承诺。甘地希望印度能在全世界树立道德高尚的形象,如果刚成立就做出一件背信弃义的事,以后印度如何立足于世?

1948年1月13日,甘地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绝食抗议。

这次绝食引起了印度人的质疑。这是为一个敌对国家,一个随时拿起枪向自己射击的敌国讨债的行动。人民不理解,朋友不理解,舆论哗然,政府领导人也不知如何是好。

常人如何理解先知的胸怀?风烛残年的甘地决心不惜以自己生命唤醒印度人的良知。

一个天良未泯的人做坏事时会痛苦的,同样,一个尚未失去正义感的民族行非正义的事时,也会感到痛苦的。甘地的痛苦就是印度人的痛苦,甘地的自戕几乎就是印度人良知的自戕。甘地的绝食犹如拿着一个道德良知的皮鞭来拷问印度人的良心。

甘地为什么非暴力不合作(以良知对抗暴力)(7)

终于,印度人受不了了。尼赫鲁说:“丧失了圣雄的生命,也就是丧失了印度的灵魂。”印度政府宣布:“为了结束印度灵魂忍受的痛苦”,决定立即偿还巴勒斯坦五亿五千万卢布的欠款。

甘地以自己的生命为赌注,为巴基斯坦讨回欠款。巴基斯坦人会为此感激他么?那个倔强的真纳会改变对甘地以及印度的看法么?似乎并没有改变,真纳仍然把甘地看作是敌人。那又如何?这些事当然不在甘地的考虑之中。

甘地具有无限宽广和悲天悯人的胸怀。他一生鼓吹非暴力,实在出于其纯真的天性。他不相信任何人会坏到必须用暴力去对待,也不相信会有人狠心到对于苦难无动于衷。所以他见不平而鸣,但对于自己所反对者,也从不赶尽杀绝。

无论在南非还是在印度,甘地总是公开地赞誉对手的美德,他真诚地相信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良知、美好品格会有共鸣。

他一生在同英国人做斗争,但他从来不吝对英国人的赞美之词。真纳彻底破坏了他维护一个完整的印度的梦想,但在真纳的政府遭到不公平对待时,他以性命相博,为其讨回公道。苏拉瓦尔帝,这个无恶不作的恶棍,一旦走投无路向其求援,他即以性命相托。抛弃前嫌、与对手合作的事例,在甘地的政治生涯里非止一端。

甘地为什么非暴力不合作(以良知对抗暴力)(8)

1948年1月30日

一颗罪恶的子弹结束了甘地劳苦的一生

同耶稣一样,他是被自己人杀死的

甘地几乎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地在这个世界上走了一遭

他以一生的实践生动地阐释了无欲则刚的道理

展现了道德可以使一个人具有多么强大的力量

而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会对一个民族发生多么大的影响!

甘地为什么非暴力不合作(以良知对抗暴力)(9)

参考书目

甘地.我体验真理的故事(又译为:《甘地自传》)[M].吴耀如、杜危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罗曼·罗兰:甘地小传[M].谢颂羔、米星如译.上海:美以美会全国书报部,1925.

尚劝余.圣雄甘地宗教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