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郑州很想你朋友圈(我在郑州挺好的)(1)

◎没想到全智贤可以火这么久(此处毫无贬义),在《王国:北方的阿信》中,尽管作为主角,出场时间又短,但是依然让我感到惊艳。你还记得《我的野蛮女友》吗?

◎做品牌这件事最漫长的过程,可能一年的努力,会因为一个失误而功亏一篑。而且很多人对于品牌的认知非常狭隘,缺乏参与感,所以需要反复强调,认真执行。做好系统内的每件事。

◎都2021年了,还有人认为营销就是做个打折活动?

◎看到水灾后我的家乡很多乱象,我想写出来,又觉得不妥。最后还是决定再翻翻《乌合之众》。

◎《向往的生活》第五季翻来覆去居然只记得刘晓邑老师。很神奇,上一季我只记得周迅。知晓刘老师是因为《戏剧新生活》这档节目,他们这几个戏剧人可太有意思,又太真实了。热爱戏剧让人热泪盈眶。回到生活又常常是很多方面的小白。反差很大。刘老师之前谈合作不太擅长,但是做道具,写剧本,论舞蹈都是个中好手。

◎其实格局是怎么练出来的,从不在乎开始。

◎之前有写,最近在听单田芳的《白眉大侠》,也就是零碎时间,比如跳绳的时候,做饭的时候,洗碗的时候。临睡前听的还是郭德纲的相声。觉得评书很有趣的地方在于,往往一场打斗的关键时刻,会突然出现一个侠客,此人的身世就可以讲个两三集,如果中间间隔久了,我甚至会记不起之前那场打斗。就觉得挺有趣的。

◎吃饭的时候,最近还在看郭德纲早期的情景喜剧《小房东》,片子拍得很一般,笑点不多,甚至还有很多笑场和穿帮。主要是我多年前就看过,这次是回顾。每次看的时候,都以为自己还活在过去。就像开车的时候听老歌一样。

◎等到《小房东》刷完,准备用《武林外传》下饭。或许,我也可以再找找《炊事班的故事》。

◎卓越的营销不是给人们他们想要的东西,而是让人们感觉你想让他们感觉的东西。

——出自可口可乐营销副总裁

◎对事不对人的执行也挺难的。

◎看到一个说法,觉得不错,品牌要的不只是消费者的「偏好」,更是要消费者的「偏心」。

◎别说还有感觉,你我都知道拥抱不代表亲切。

——《单人房 双人床》郑华娟作曲,李焯雄作词,莫文蔚演唱

◎据说王菲在KTV最喜欢点楼上这首歌。

◎《花束般的恋爱》让人叹息的是,其实很多人并不懂爱。男女主角都喜欢穿匡威开口笑,喜欢一样的歌,一样的书,但只是找到了一个「知音」而已,并不是「爱人」。他们从一开始就误会了。他们用做爱来反复证明爱着的证据,又用三个月不做爱来证明爱变淡了,其实都是孩子气的任性。这部片常常让我想起之前看的《剧场》,但是那部片的收尾要强过这部。

◎《怒火·重案》用实力证明了港!片!不!死!

◎8月初郑州全市做核酸检测,医护人员24小时不休息,排队的过程中,看到各种人,有一个人给一家5口排队的,有一边排队一边骂骂咧咧嫌排队慢的,有抱怨政府抱怨疫情把控不严的。正是万千不同人,组成了这个社会。

◎《我在他乡挺好的》第一集就很催泪,陌生的警察对晶晶送上了生日祝福,那一幕实在是太有感染力,也太符合人在他乡的孤独与温暖。

◎我想重启2020,我想重启2021。

◎想想也是,自己对家人常说的就是,我在郑州挺好的。

◎梁左在写《闲人马大姐》时是这样创作的,每天要写剧本前,随便翻开成语词典的一页,挑一个成语,读完这个成语的释义,以此为主题出发,开始写作。

◎品牌在消费者的大脑里,只有消费者能拥有品牌。

◎郑州疫情扩散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协调了办公室同事改成居家办公。第二天,公司附近就公布发现了一例。一边悲伤,一边又想给自己一个肯定。

◎两天后,郑州市政府建议各单位居家办公,安排值班。

◎其实这次我本可以呆在家里,不来郑州的,我也预见了这次会非常严重,只是觉得公司应该有个人守着,处理工作,互通信息,保证日常运营。哪怕不被人理解,我觉得我应该这样去做。

◎我有时候也想,人生可能就是这么一个口袋,只能装这么多东西。有时候一个人走来走去,身边的人一定会更迭。这种更迭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事情,要不然人生就太臃肿了。拖着好几火车皮的东西,你是没有办法走远路的。但是另一方面我其实也觉得,有一些东西是不应该失去的,人心里应该坚持一些东西。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句话:首先人应该善良,其次应该诚实,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要相互遗忘。

——双雪涛 作家

◎少了洪金宝的《福星闯江湖》,依旧搞笑,几人追女仔各种出丑,各种乌龙和港式无厘头搞笑,甚至片中台词直接吐槽,按照警匪片的路数,接下来是什么剧情。有时候很恍惚,就看到这些明星现在都已经老了。

◎《运财五福星》的导演陈勋奇真的是个奇人,《天下无双》等很多影片的配乐就出自他,但是必须吐槽这部是真的难看,迎合赌片潮流,却没有亮点。洪金宝出现在片头和片尾,不知道当时他们几个到底发生了什么,还是洪金宝选本子比较挑。

◎就离谱,我吐槽陈勋奇导演的微博,被陈勋奇点赞了。得罪得罪。

◎《速度与激情9》不是一般的难看,文戏又多又无聊。开车上太空可还行。我最喜欢的是片尾彩蛋的杰森斯坦森。

◎在呼啸的地铁看过蝴蝶,在拥挤的楼宇遇见鲸跃。

——《我在他乡挺好的》

◎一日如同三秋,逝去永不再来。看完老乡刘震云的《一日三秋》,只感慨,很多时候,我们太渺小了,也太在意了。应该再放大些,再看远些。奈何奈何。

◎又开始翻新买的《平原上的摩西》,其实两三年前看过一遍了,这算是回顾。双雪涛老师的文字深得我心。如果说东北文艺复兴是个伪命题的话,不妨一直这样热闹着挺好。舍不得很快看完这部小说集,于是就在每天起床后,喝口水,拉个枕头斜躺着,一字一句地看完一篇。不多看,因为留给明天,有个念想。郑州的初秋早上会有凉意,我就幻想,这是东北与华中的空间平移。

◎最近研究绩效管理,各路请教,买书研究,感觉落地执行不容易。

◎其实人是很难改变的,包括学习这件事也是。所以招聘只是简单筛选,入职一段时间才是最关键的时期。很多时候上升不到价值观的问题,单就一项工作的完成度和细节执行上,就应该把一些不合适的人果断开除,奖励那些做的更好的人。这样才能提升效率,团队做事积极性才能更高。

◎从管理的角度看工作,格局会高一些。这和你本身是不是一个管理者关系不大。

◎我不认可说教这种管理方式,如果拿不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或者是一味依靠时长来给同事开会,往往是浪费彼此时间。年轻人也得不到应有的成长。以及,我不认可「头脑风暴」这件事,因为它意味着所有人都试图偷懒,而依赖几个小时聚在一起产生的靠谱或者不靠谱的所谓「灵感」。

◎本土品牌更有人情味,你陪它从无到有,与它共患难后,它会永远记得你。

——谢孟 奥美北京客户总监

◎讲真,如果五年前没有创业,我可能会到北京奥美去试一试。

◎有些人对「隐私」是双标的,自己保护得好,却不在乎别人。

◎做了五次核酸检测,郑州解封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毫无波澜。

◎看书的时候,有时候会想,其实这个想法我也有过,可是为什么自己就是写不出来。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看似是字面意思,其实是一本职场指南,你可以看到一个撰稿人怎么一步步成为了老板,背后经历了什么。挺好的。

◎书中谈到疫情期间,有人还能坚持创作,那是自律,很难不优秀。想想也是,我带着我们的人每周坚持会议,主要任务追踪,愣是扛过了最难熬的8月,部门接手与衔接的工作全都超额完成。

◎不要用耳朵去看人。

——某职场剧

◎绩效制度做好了,也和部门同事和财务部门沟通过了,真的是世上无难事,只要你想做。于是又想起李诞书里的观点,无论如何,先行动起来,写起来,写不好你还写不坏吗?有了坏的,才能有好的。

◎我们公司也一直有类似的价值观,先执行,再完美。

◎朋友告诉我换个手机壳,重新贴膜,会有惊喜。于是我照做了,发现就跟白捡个新手机一样。原来几十块钱就能带来这样的快乐。

◎或许,生活中很多事也是这个道理。

◎李福渐渐适应了这个人人都没有交集的世界,他也开始洒脱起来。他不知道几千年后的互联网时代,人与人面对面,依然只顾着自己眼前那块小小的屏幕。李福现在只想知道,自己究竟还能不能回到李家庄,他不知道自己是突然开始想家,还是想念家乡。也许,他只是有些疲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