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才识卓越,居官清廉,平生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他虽身居高位,却不恃此而骄,常常把自己的家财拿出来救济穷人,所以做了很多年的令尹,一直深得民心。

楚庄王对孙叔敖更是倚重信赖,凡军国大计,无不向他请教。楚国也因为有这样一位贤能的令尹而日益富强。

鬼谷子智慧以小换大(孙叔敖不要沃土要贫地)(1)

孙叔敖塑像

周定王十二年春,孙叔敖年高体衰,一病不起。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叮嘱儿子孙安说:“楚王为嘉奖我多年的功劳,曾多次要给我封地,都被我拒绝了。我死后,如果他封你官爵,你千万不能接受。以你的才能,难以担当治国安邦大任。楚王若封给你一处好地做封邑,你要坚决推辞。如果推辞不掉,你就请求把‘寝丘’封给你。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意味‘死者停处’,这种地名显得不吉利,是不会有人来和你争夺的,可以长保子孙后代平安。”

孙叔敖死后,楚庄王亲临送葬,扶棺痛哭,从行者无不垂泪。

鬼谷子智慧以小换大(孙叔敖不要沃土要贫地)(2)

孙叔敖举于海

葬礼安顿后,楚庄王立即要封孙安做大官。孙安遵父命,力辞不受,回到乡下种田为生,日子过得比较艰苦。时间一久,楚庄王便把这件事忘了。

有一天,宫中优伶作戏唱道:“廉吏高且洁,子孙衣单而食缺。君不见,楚之令尹孙叔敖,生前私产无分毫,子孙丐食栖蓬蒿......”

楚庄王立即问:“孙安真的穷困到这种地步了吗?”

优伶回答道:“不穷困,不见前令尹之贤。”

鬼谷子智慧以小换大(孙叔敖不要沃土要贫地)(3)

孙叔敖杀双头蛇

楚庄王急忙派人召孙安进宫,要封他万户之邑。孙安说:“大王如果惦念先父尺寸之劳,要赏赐我衣食,愿得封寝丘。这是先父的遗命,非此地不敢接受。”

楚庄王没有办法,只好把寝丘封给了他。寝丘这个地方,位置偏僻,名字又不吉利,王公权贵都不屑一顾。所以楚国几代政治动乱,好的封地频频易主,只有寝丘无人理会。所以孙叔敖的先见之明,使后代子孙安然无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