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6年下半年,拜亚推出的又一款采用特斯拉2.0单元技术的耳机新品,它的名字叫AMIRON(阿米罗),是一款定位于民用市场的高端开放式头戴耳机。产品(市场)级别较旗舰T1稍低一级,预计售价是4.5K人民币左右。我手上这只AMIRON相当相当新,新到什么程度?新到耳机还没达到总代理那里,就在深圳被我劫走了......

在2015年,T1成功换代,迎来了T1二代,虽然名字上没有加上马克two,但线材改为了可插拔式,声音也作了适度调整。T5P也完成了进化,同样没有加上马克two的字样,但线材换成了和T1同级的导线,插头也改良了,之前一代出现的插头接触不良的问题基本解决了。终于,这两货能达到同一个级别了。在今年八月,继DT1770Pro之后,“DT”系列采用特斯拉技术的专业耳机再度迎来新成员,DT1990Pro终于来了。对于DT990Pro的用户而言,或许这是一个很好的延续,又或者这是另一个新的开始。那么之前一度力推的型号T90呢?难道也让它和T70P那样渐渐远去?显然,拜亚还没有放弃高端民用市场,大家继续往下看自有分晓了。

这里特别感谢拜亚动力(中国)提供试听样机。

PIC 01

说了那么多篇外话,终于得聊到了今天的新品AMIRON。虽说它有太多参数和T90相同,但外观上却是截然不同。以往外壳圆润的视觉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略微复古和敦厚的气息,AMIRON的外壳会相对显得方正,朴实。若干年前在耳壳中间横条LOGO再次回归。虽说是开放式耳机,但其实自T90后,外壳的封闭性比之前DT990系列更高,所以即使是开放式耳机,但实际使用时,你身边的人被噪声干扰的问题较以前有所降低,耳机的隔音性依旧属于开放式耳机的标准~基本没隔音。

【产品概述】

拜亚动力耳机惊艳全场(搭载特斯拉2.0技术的拜亚动力AMIRON耳机原来是这样的)(1)

PIC 02

AMIRON是一只开放式设计的头大耳机,深灰色的外壳银灰色编制面板,横条LOGO铭牌及内边框均采用金属材质。头梁护套及耳垫首次采用了Alcantara纤维包裹设计,触感柔软,佩戴舒适度较之前T90更佳。左右支臂和T90,T70P相似,均采用了铝合金氧化工艺。一如以往拜亚中高端耳机规格,每只耳机都有独立机身编号,便于产品记录与跟踪。AMIRON采用了新一代特斯拉2.0单元技术,耳机阻抗为250,灵敏度为102dB,采用可拆卸耳机线设计。耳机以灰色,黑色为主调,给人沉稳,内敛,低调,复古,朴实,简洁的感觉。

【产品规格】

拜亚动力耳机惊艳全场(搭载特斯拉2.0技术的拜亚动力AMIRON耳机原来是这样的)(2)

PIC 03

产品:头戴式耳机

类型:开放式动圈(特斯拉2.0技术)

频响:5Hz~40kHz

阻抗:250欧姆

灵敏度:102dB(1mW/500Hz)

最大音压:125dB(200mW/500Hz)

总谐波失真:小于0.05%

耳机线:3米(可拆卸式)

插头:3.5mm(附6.35mm转接头)

重量:340g

【佩戴感受】

拜亚动力耳机惊艳全场(搭载特斯拉2.0技术的拜亚动力AMIRON耳机原来是这样的)(3)

PIC 04

在实际使用的这段时间里,AMIRON给我带来良好的佩戴舒适性。头梁和耳罩使用了新材料Alcantara纤维,柔软贴合。虽然耳机有340克重,但长时间佩戴并不会产生疲劳。头梁的弹性良好,加上柔软舒适的耳垫,贴合脸部之余,也不会让你感到夹头的不适。但这里提醒一下,如果你是油性皮肤,脸部容易产生油脂,请注意在使用前清洁面油。

【听音感受】

新机刚拿到手的时候,已经能感受到不错的声音素质。线条感清晰,解析力良好,细节丰富,层次鲜明。一如拜亚耳机的风格,低染色,高素质,注重细节还原。在新机的状态下,声音的柔顺度还是稍微差些,颗粒感清晰,但平滑度稍逊。煲机 使用一个多月后(约400小时),声音的柔顺度有所改善。

在耳机到来的这段时间,曾用了一些大编制交响类,小编制室内乐,以及一些经典人声录音去煲机,经过一个多月之后,声音的轮廓总算清晰了,基本形态也出来了。但毕竟是特斯拉单元,估计要达到最隹状态,还需要使用一段时间。

写这篇听感之前,抽了两个晚上,换了好几首音乐,搭配了三个耳放,两台解码去试听。给我的感觉AMIRON的三频声音平衡感比过去的T90好。因为试听的这些音乐,这些器材,当初也尝试过搭配T90。低频的提升还是能感觉到,这个提升,并不是单单只有量感的改善,而是低音的质感与下潜都有了进步。过去T90低音偏少,下潜一般,收放较快,整体声音偏薄等问题,在AMIRON上有了明显进步。低频的力度,下潜良好,量感并不夸张,但能感受到低频带来的氛围及冲击力。人声方面,虽然并不是走厚实饱满的路线,但齿音的控制比之前有所进步,在保留足够清晰度的同时,毛刺感减少了。高音依旧通透,亮丽,但不声音的刺激性得到一定的抑制,300小时过后,声音变得相对精致,细腻。

AMIRON的声场同样值得一赞。开放式耳机带出的自然,宽松,平坦的声场,场感开扬,背景清晰,边界感不明显,以往声场宽度足够的耳机往往会出现纵深感不足,但AMIRON的纵深感较T90有所提升,乐器层次鲜明,空间感良好。总体而言,这只采用了新一代特斯拉单元技术的次旗舰,定位民用高端产品的新作,在细节,解析,声场等多方面都有不俗的素质,在目前拜亚开放式耳机里面的一面旗帜。

在驱动性方面,条件允许,建议还是搭配台式系统。官方的推荐是拜亚A20耳放。我家里使用的是超级鼠放(激光鼠版主作品)和TAURUS耳放(AURALIC)。台式设备下,声场打开更完整,动态和瞬态响应会更好。一些声音底蕴温厚,大推力的随身听,直推AMIRON,声音风格上可以勉强凑合,但素质未达到此耳机该有水准,尤其是声场,动态等方面。

【器材搭配】

这个环节和大家分享一下手上几套系统驱动AMIRON的一些简单听感。当中不一定是最佳搭配。这里只是通过一些实际试听,反映这些器材搭配AMIRON的个人实际听音感受而已。文中的听感评价,带有个人主观听音倾向,仅作参考。

音源:HM901 DOCK_1(头领科技)

QA661(乾龙盛)

QP1R(旷世音响)

解码:DAC_III(小不点)

解码/耳放:HUGO(CHORD)

耳放:Xtreme AMP02(Orava)

TAURUS(AURALIC)

耳机:AMIRON(拜亚动力)

音乐:<约定> 王菲《玩具》 新艺宝唱片HK 1996

<分手总要在雨天> 张学友《真情流露》 宝丽金唱片HK 1992

<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 《唐多西电子巴赫 Bachbusters》 TELARC 1985

<Light Cavalry> 帕雷/底特律交响《Suppé and Auber Overtures》 Mercury 1992

--------------

以下是使用到的搭配器材图片

拜亚动力耳机惊艳全场(搭载特斯拉2.0技术的拜亚动力AMIRON耳机原来是这样的)(4)

PIC 05

图一:QA661

拜亚动力耳机惊艳全场(搭载特斯拉2.0技术的拜亚动力AMIRON耳机原来是这样的)(5)

PIC 06

图二:HM901 DOCK_1 Xtreme AMP02

拜亚动力耳机惊艳全场(搭载特斯拉2.0技术的拜亚动力AMIRON耳机原来是这样的)(6)

PIC 07

图三:DAC_III

拜亚动力耳机惊艳全场(搭载特斯拉2.0技术的拜亚动力AMIRON耳机原来是这样的)(7)

PIC 08

图四:TAURUS(金牛座)

拜亚动力耳机惊艳全场(搭载特斯拉2.0技术的拜亚动力AMIRON耳机原来是这样的)(8)

PIC 09

图五:Xtreme AMP02(超级鼠放II)

--------------

拜亚动力耳机惊艳全场(搭载特斯拉2.0技术的拜亚动力AMIRON耳机原来是这样的)(9)

PIC 10

<约定> 王菲《玩具》

前端组合:QA661 DAC_III Xtreme AMP02(Orava)

用这套组合搭配AMIRON,听流行类的女声作品比较适合。我这台Xtreme AMP02在今年九月份重新寄回上海调整过的。中低频部分有所增强。然而,用它推拜亚的耳机,一向都感觉良好。所以今天两首属于流行类的作品,还是选择了它作为耳放输出。

这套组合出来的声音并不冷,中性且有一点润泽。拜亚的耳机普遍都是人声略微偏薄。这只AMIRON的上代产品T90就是一个例子。当年的T90相当挑耳放。刚好当时我手上的耳放是SPL Phonitor mini。搭配之后那个齿音啊,简直受不了,即使用当时的Xtreme AMP02推,也是隐约感受到高频那种过强的穿透性导致产生的尖刺感。今天的AMIRON已基本改善了上述问题。虽然拜亚的风格依旧保持,但中低频的厚度稍作提升。齿音在这套系统下并不严重,人声在听感上并不冷,有点甜,厚度适中。口水声,歌手换气的细节,都能清楚交代。背景音乐的线条清晰柔和,刺激感不明显。第二段增强低频之后,氛围感出来了,伴奏与人声的分离度良好。声场方面,纵深感能清晰感觉到。这一点比之前的T90有了进步。这套组合驱动AMIRON,要的就是这种中频稍有点味道,但厚度适中,乐感清爽的感觉。当然,如果喜欢味道浓郁,氛围饱满,声音厚润的听感。只能换一只耳机,因为AMIRON不是这种调子。

-------------

拜亚动力耳机惊艳全场(搭载特斯拉2.0技术的拜亚动力AMIRON耳机原来是这样的)(10)

PIC 11

<分手总要在雨天> 张学友《真情流露》

前端组合:HM901s DOCK-1 Xtreme AMP02(Orava)

这套组合声音属于中性稍微偏暖的风格,乐感良好。HM901s作为音源通过底座输出接Xtreme AMP02驱动AMIRON,声音会较上面QA661的组合稍温雅一点。这套搭配同样适度补足了拜亚AMIRON人声略偏薄,偏淡等问题,但人声厚度却没增加多少。

《真情流露》这张专辑是当年好评度相当不错的粤语唱片。制作上,算是当年流行录音的一个经典了。据说是张学友LP唱片里的最后一张专辑,当然,“最后”是指那个年代。这套系统下AMIRON回放学友的声音并不厚,略显年轻,咬字,颤音均清晰,齿音不刺激。第二段落贝斯和鼓的加入,音乐氛围感变得更明快强烈,低音稳扎,量并不多,有质感,有弹性。乐器和人声的分离度良好,空间感出色,声场宽广开扬,流行音乐能有这样的场感效果,已经很不错了。整体上,这首歌用这套系统播放,谈不上毒,但也没有出现明显短板。拜亚耳机播流行能获得如此听感,我也基本满意了。

两首流行音乐试听完毕,给我感觉:AMIRON在两套系统下听流行音乐比起上一代产品,有进步,至少声音的底蕴方面提升了,虽然仍是脱不了拜亚的风格,但人声及低频的素质提升,还是能感受到的。毕竟拜亚的耳机的声音路线,中频都不是暖厚风格。但这次AMIRON听感上已经不会像前代T90那么冷,干,薄,刺了。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用AMIRON试听两首古典音乐的感觉。

------------

拜亚动力耳机惊艳全场(搭载特斯拉2.0技术的拜亚动力AMIRON耳机原来是这样的)(11)

PIC 12

<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 《唐多西电子巴赫 Bachbusters》

前端组合:QA661 DAC_III TAURUS

第三首分享的音乐,是一首电子琴作品,出自泰拉克唱片于1985年的录音。是一张算得上示范级别的录音作品。这里分享的是1985年日本钢字首版。

试听的音乐是收录在这张专辑里面第17首~<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使用QA661 DAC_III TAURUS这套系统驱动AMIRON,输出的声音:中性,通透,清澈,干净。低音部分,量感并不厚重,堂音清晰,泛音适中。声场呈通透,宽松的感觉。乐器的结像清晰,形体感适中。乐曲的初段,营造出宁静安详的氛围,第一节过后,节奏变得明快,带点小跳跃感。紧接着的第三段的节奏进一步加快,涌现着跃动活泼的气氛。末端电子琴与管风琴齐奏,乐曲格调庄严之中略带点现代感,结尾一节,回复电子琴独奏,从新回到轻松欢快的氛围感之中。乐曲在几个段落反映的不同氛围感,AMIRON都能相对准确地反映出来。动静,明暗的起承转合恰到好处。演绎器乐类的作品,AMIRON的确比流行乐拿手。

------------------------------------------------------------------------------------------------------------------------

拜亚动力耳机惊艳全场(搭载特斯拉2.0技术的拜亚动力AMIRON耳机原来是这样的)(12)

PIC 14

<Light Cavalry> 帕雷/底特律交响《Suppé and Auber Overtures》

前端组合:QA661 DAC_III TAURUS

最后试听的这首音乐,是之前写听感分享经常会用到的一首曲子。属于水星唱片的录音,帕雷指挥底特律交响乐团演奏苏佩的序曲作品:<轻骑兵序曲>。这个版本曾经被评为三星带花。是上世纪50年代末的录音。

水星唱片的作品,基本都是上世纪一些录音水平出色的经典。然而,品相好的首版,二手价格都不便宜。

这套系统给我的感觉,声音稍偏重于素质的反映,解析力好,线条感通透,声音轮廓清晰。乐感上稍微欠缺些感情投入。也就是大家说的偏于素质,乐感稍淡。

AMIRON虽定位在民用系列,但声音的修饰,渲染并不多,声底比较干净。乐曲由小号独奏拉开序幕。这套系统对乐器的还原算是比较准确,有些系统,音色不准,控制力稍差的,小号声音听感上会略带攻击性,刺耳。但这套系统搭配AMIRON尚好,听感亮而不刺。进入乐曲第一段落的中段,管弦乐交错,节奏沉稳有序,轻骑兵队伍精神抖擞地向前迈进。及后跃动的小提琴,带出第一段落的高潮。这也是整首乐曲里面最精彩灿烂的其中一幕。管弦乐 打击乐的齐奏,一支英姿飒爽的轻骑兵队伍,昂首挺进的画面栩栩如生。第二段落的节奏变得深沉低缓,以大提琴组 倍大提琴 定音鼓为主调的乐器组合,营造出略带忧郁,哀伤的氛围,描绘出轻骑兵队长思绪起伏,停止了前进脚步的情景。第三段,重拾信心的轻骑兵队长,带领着队伍,再次精神抖擞,整齐有序地踏步向前。

整首音乐听下来,AMIRON用良好的结像力和声音分离度,稳定地掌控着管弦乐群奏的几个场面。尤其是第一段落和第三段落的高潮部分。而在第二段落,属于氛围反差较大的一段,大提琴组塑造出那低缓,深沉的气氛同样捕抓得恰到好处,这一段,低频量感适中,声音有韧性,有下潜。整首音乐所呈现出来的声场规整,空间感虽不算宏大,但背景清晰,通透,干净。这首音乐,我觉得是四首音乐听下来,最有感觉的一首。

------------

小结:

简单地通过切换两套前端以及四首音乐的试听,大致对AMIRON这只开放式特斯拉耳机新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前代作品T90,AMIRON在中频的厚度,低频的下潜及弹性等方面作了一些改进。除了使素质有所提升之余,听感上也获得相应的改善。当然,更值得高兴的是,产品能保持相对一致的风格。这就是拜亚的风格,声音精致,通透,干净,有力;线条,轮廓,细节等都十分清晰;量感适中,不会让你感到声音里有多余的脂肪;声场宽,空间感明显。AMIRON作为拜亚的一员,自当然也遵从了这个法则。

另一方面,对音源的搭配而言,对比前代也有了改善。记得之前借回来的T90,对前端比较挑剔,很多系统都搭配不好。相对而言,AMIRON对前端音源的挑剔降低了,更容易搭配。而且对流行音乐的演绎,较T90也有进步,声音不再是又薄又干,齿音严重的情况了。

==============

写到最后

拜亚动力耳机惊艳全场(搭载特斯拉2.0技术的拜亚动力AMIRON耳机原来是这样的)(13)

PIC 15

产品定位:民用高端开放式动圈耳机。

单元技术:拜亚特斯拉2.0单元技术

声音风格:通透,纤细,精致,均衡的风格,有着开放式耳机自然,宽松,立体的声场表现。

外形风格:有点复古味道,耳壳上的横标LOGO有着老拜亚耳机的影子。

佩戴感受:采用全新设计的耳罩,头梁,减低长时间佩戴的疲劳感,佩戴舒适性良好。

使用环境:AMIRON是开放式耳机,基本没有隔音,较适合在室内使用。

前端要求:毕竟阻抗有250欧,尽量使用台式系统进行搭配,这样能获得更佳效果。

系统搭配:中性均衡,高解析的风格,适合搭配底蕴厚实,中频饱满,控制力较佳的前端系统。

适应音乐:适合小编制室内乐,大编制乐曲,器材搭配得当也会有惊喜,流行类需要看耳放配搭。

在此,再次感谢拜亚动力(中国)提供的试听样机,感谢参阅此文的朋友,希望我的一些分享能为大家带来一点帮助。也欢迎有把玩的朋友过AMIRON的朋友上来交流讨论,谢谢大家!

by刘嘉明@三耳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