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家店镇坚持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强化片区观念和统筹思维,以“书记抓、党建促”落实推进,以“组织联、公司营”创新突破,通过跨村联建、区域共建,推动实现抱团取暖、抱团发展、抱团创优,做强汶水片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趟出了“党建引领、区域共建、全域振兴、先行共富”的发展新路子。

书记抓

农村富不富,关键靠支部。通过抓班子、清“三资”、上项目,将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贯穿乡村振兴全周期。抓思路谋划。支部有思路,发展有门路。片区内12个村党支部以项目抓发展、用清单抓落实,每年制定“1 1 1 N”项目清单,定点攻坚、挂图作战,区域化党建、乡村红色物业、网格治理等9个党建项目实现突破,光伏发电、组培育苗、果蔬采摘等8个产业项目累计增收500余万,“四好”农村路、幸福食堂、污水管网、垃圾分类等30余个民生项目赢得点赞。抓“三资”清理。持续开展“三资”深度清理,清出资产资源,清出发展空间。支部书记挂帅、“两委”班子操刀,分类施策“定计”、动真碰硬“拔刺”,敢清真清、清准清实。累计规范合同350余份,收回厂房25间,整合土地近千亩。王林坡村盘活收回的厂房,建成全区首家村级产业园,借势全市“百企联百村”行动,“筑巢引凤”引入12家工业企业,集体年增收实现翻番。抓产业发展。说一千道一万,集体增收是关键。探索政策资金撬动、集体资产入股、社会资本注入、传统产业深耕等多种产业发展路径,新建新能源发电、有机果蔬菜种植、桑叶茶研制等产业项目12个,扩规针织印染、花卉苗木等传统优势产业,片区内现有集体收入50万元以上村4个,1个村突破200万元,3个村2年内实现收入翻番。

村企联建新模式(跨村联建新机制)(1)

村企联建新模式(跨村联建新机制)(2)

村企联建新模式(跨村联建新机制)(3)

村企联建新模式(跨村联建新机制)(4)

党建促

自己的村自己建,大家的事大家办。通过建队伍、优机制、搭平台,将党员先锋作用发挥和人才智力支持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促党员聚力。做实党员“三晒一评一公开”,细化量化积分,引导有职党员比业绩、无职党员比奉献,65名农村党员干部在产业项目发展、和美乡村建设等重活难活上做表率,12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在民生服务、防洪抗疫等大事要事中当先锋,真正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促平台创新。以刘家疃、中郭庄为试点探索“四定四清”网格治理模式,将网格定细、人员定准、岗位定实、制度定严,把信息托清、承诺亮清、职责厘清、流程列清,基层治理有了“压舱石”。探索成立3家乡村红色物业公司,一手抓环卫保洁、一手抓园区服务,小村庄有了“红管家”。在王林坡、埠阳庄、中郭庄,探索设立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等功能网格,建成埠阳小驿、中郭驿站2处乡村网格驿站,400余名党员担任专兼职网格员,乡村治理服务有了“正规军”。促人才赋能。注重用群众的智慧和首创精神推动建设发展,用好刘殿长将军等在外人才优势,引进崇文尚武国防教育基地等特色产业项目;回引王福春等一批技术管理人才,助力现代农业、研学教育发展;公开选聘25名大学生村务工作者,服务乡村建设发展;发动回乡大学生、新乡贤等各类本土人才40余人,参与共建王林坡汶水画廊景观带、埠阳庄民俗生态公园、中郭庄耕读文化园区等美丽乡村景观。

村企联建新模式(跨村联建新机制)(5)

村企联建新模式(跨村联建新机制)(6)

村企联建新模式(跨村联建新机制)(7)

村企联建新模式(跨村联建新机制)(8)

组织联

坚持“一盘棋”统筹思维和“集团化作战”的片区理念,通过单个点创特色、村与村赛业绩、连成片树品牌,规避“晕轮效应”,避免“同质竞争”,真正实现“抱团取暖”。联筑堡垒。按照地缘相近、产业相连、人口适中、资源共享成立联建党组织3个,由联建村中心村党支部书记担任联建党组织书记。建立联席会议等制度,整合联建村内各类要素和资源力量,抓好村庄规划、产业发展、品牌创建等任务落实,实现大带小、强带弱、富带穷、好带差。联片规划。坚持“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深入挖掘汶河、民俗、民族、农耕等文化资源,放大比较优势、选对发展路径、校准攻坚靶向,先后打造出泰山泉乡王林坡、守望相助刘家疃、乡村记忆北王庄、老家味道中郭庄、民俗风情埠阳庄等5个各具特色的示范村。2023年春节前夕,片区建设成果荣登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国家级媒体。联台比拼。不断擦亮岱下“邱”点兵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比武打擂品牌,将“考场”搬到项目现场,在实战一线检验工作“标线”,引导各村围着目标转、奔着发展干,2022年开展各类集中观摩活动3次,观摩项目84个,比学赶超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村企联建新模式(跨村联建新机制)(9)

公司营

坚持专业人干专业事,以经营市场的理念运营现有成熟的产业资源。扩大影响面。主动承接外地交流、观摩调研、儿童研学、职业培训、教学实践,提升片区品牌认知度、知名度、美誉度,检验景区服务接待能力和水平,完善基础功能设施建设。2023年第一季度已累计接待各类观摩、研学等300余次、15000余人。寻找合伙人。通过自荐、引荐、外招等多种形式,与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山东人才发展集团、山东众禾教育集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18家教育研学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振了发展信心,获得了智力支持,打开了研学游市场。组建强公司。镇级统筹,聘请职业经理人,组建共富公司。村级依托股份经济合作社,持股加入。共富公司以市场为主体,精选合作伙伴,明确持股比例、分红模式等,组建乡村游研学公司,统一规范运营。既能让村党组织从跑市场、引客户的市场经营中脱离出来,同时也保证集体可持续增收。目前,已有5个村有加入意向,镇级共富公司正在筹建中。

村企联建新模式(跨村联建新机制)(10)

村企联建新模式(跨村联建新机制)(11)

村企联建新模式(跨村联建新机制)(12)

村企联建新模式(跨村联建新机制)(13)

村企联建新模式(跨村联建新机制)(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