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求来的独特是平庸的另一幅面孔此言出自何时、何人早已淡忘;然此言照于我心,每时、每刻,愈久愈甚,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无量寿经寺院?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无量寿经寺院(无量寿佛万顷仙道)

无量寿经寺院

刻意求来的独特是平庸的另一幅面孔。此言出自何时、何人早已淡忘;然此言照于我心,每时、每刻,愈久愈甚。

余习书、习篆尚其自然、朴茂。相由心生,笔端的流露应是内心的、真实的、本来的自我性情的原生面貌;任何夹杂的、造作的都不是自己的,也应该不是持久的和耐人寻味的。近似于执拗的追求自我,略显偏狭,可其出发点有其纯、过程有其真,有坦荡的真情就够了,而又何必苛求其结果。

传统?当下?分开而言,在追求自我的时候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传统、当下、自我之间寻求自己的归宿。此种过程,非抱以目的性而为之,任何的目的性太强的艺术行为都略显功力。艺术创作抑或一切的学习均应建立在敬畏传统、服务当下、表现自我的三位一体中。

隶书自篆而降,盛行于汉,其间又有鲁豫陕碑刻的整齐、庄重、饱满;川陕摩崖的金石气;荆楚简帛恣肆、烂漫、古雅、抒情;西北简牍奔放劲利、浑厚质朴。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隶书在庄重、庙堂、典雅的气象下生发而出。重质而轻文即舍末而逐本,把握了大气象也就有了大天地,方大有可为。

拙作《无量寿佛,万顷仙道》六尺对开红星宣、红星墨液加宣和宿墨、大白云,以隶书为根基,参以简帛书,创作前定内容,结合内容定表现风格、选字;夹杂着用墨、用纸、章法上的思索涌动,继而“欲言又止”、“提笔忘事”。创作与之前的各种经营似乎成了两码事。我本我、我非我、我本我亦是这么一个过程吧。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吾辈学历、笔力定不逮古人,故而不妄求“绍于古人”,能在传统、当代、自我中寻求一种自我语言,于有所发时“有话说”即可。

甲午闰九月十二日晚 炉工 文丰于闻赖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