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娣来到上海滩,一切都是那么新奇,第一次见到高楼大厦,第一次见到汽车火车,也第一次夜晚的霓虹闪烁,不过这一切并不属于她这个乡下来的小姑娘,属于她的只是弄堂深处一个小小楼梯间里面一张小小的床铺,还有一屋子叽叽喳喳的和她一样年纪的小小缫丝包身工缫丝是个季节性的工作,蚕茧被收上来要尽快的抽丝剥茧变成生丝,时间久了,蚕茧里面的蚕蛹变成蛾子咬破茧子成堆的茧子就一钱不值了阿娣是新手,虽然在家里也和姆妈学过一些缫丝的手艺,那和现在这样的专门缫丝作坊放来说还是极大不同,干不了上机的工作只能打打下手,做些粗活,一开始阿娣主要就是天天烧水蚕茧泡在热水里面,手快的缫丝工飞快的取出丝头固定在缫丝机上,机器转动把蚕茧上的生丝抽出缠绕在机杼上,蚕蛹被捞出沥干也有人专门来收一卷卷的生丝再被送到专门的厂子里面加工,最后变成大多数乡下人消费不起的绫罗绸缎,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阿娣生活记过节?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阿娣生活记过节(阿娣第二章)

阿娣生活记过节

阿娣来到上海滩,一切都是那么新奇,第一次见到高楼大厦,第一次见到汽车火车,也第一次夜晚的霓虹闪烁,不过这一切并不属于她这个乡下来的小姑娘,属于她的只是弄堂深处一个小小楼梯间里面一张小小的床铺,还有一屋子叽叽喳喳的和她一样年纪的小小缫丝包身工。缫丝是个季节性的工作,蚕茧被收上来要尽快的抽丝剥茧变成生丝,时间久了,蚕茧里面的蚕蛹变成蛾子咬破茧子成堆的茧子就一钱不值了。阿娣是新手,虽然在家里也和姆妈学过一些缫丝的手艺,那和现在这样的专门缫丝作坊放来说还是极大不同,干不了上机的工作只能打打下手,做些粗活,一开始阿娣主要就是天天烧水。蚕茧泡在热水里面,手快的缫丝工飞快的取出丝头固定在缫丝机上,机器转动把蚕茧上的生丝抽出缠绕在机杼上,蚕蛹被捞出沥干也有人专门来收。一卷卷的生丝再被送到专门的厂子里面加工,最后变成大多数乡下人消费不起的绫罗绸缎。

阿娣要比别人起的更早,和另外一个新手一起升火添柴烧开水,等水差不多烧开了,睡眼惺忪的女工们才来到作坊里面准备开工。阿娣把热水用木桶装了倒进缫丝水槽里面,机器开始转动,一天的劳累工作开始了,热水必须保证供应,炉灶里面的柴火烧的旺旺的,一会作坊里面热气腾腾,虽是初夏世界,女工们都热的汗流浃背仿佛来到三伏天一般。阿娣的小脸被炉膛里的柴火烤的红红的,小小的身板拎着沉重的水桶,溅起的热水常常烫痛裸露的皮肤,再痛也要忍着,因为热水桶打翻了,那可不是一点点的伤害,前一个烧水的女孩就是因为水桶倒了烫伤了双脚,只好送回乡下了,家里还得把支付的工钱还给工头。中午吃饭的时候,大伙才能稍微休息一下,可是这么热的环境,除了喝菜叶汤,谁也没什么胃口吃饭,只是为了下午还要繁重的工作,都强忍着不适,勉强吃下米饭。阿娣每天基本都是这么渡过,快收工的时候,会有熟练的女工来教她们这些新手上机操作一下,心灵手巧的姑娘会很快上手,手脚笨拙的小姑娘则被开水烫的龇牙咧嘴,大多数包身工都会有这么一段学习经历。

缫丝的主要季节就这么结束了,叔叔还没有给这些小姑娘找到活计,于是给这些姑娘们一些小钱,让他们回乡下家里看看,乡下的农忙也开始了。做为工头的叔叔其实也有自己的小盘算,找不到活,一日三餐要管这些姑娘吃喝也是不小一笔开销,自己在城里只要找到活计,再把她们喊回来,没有哪个会不来的,毕竟都是本乡本土的,已经收了一年的工钱,乡下人的信用还是要讲的。

阿娣和小伙伴们回家了,特地在上海买了一点点心带回去给弟弟阿山,姆妈收到阿娣递上的叔叔发的工钱,欢喜的不得了,细细的收好,还抽了几角钞票给阿娣,让她自己留着花。乡下水田秧苗已经插上了,爸爸也呆在家里守着,姆妈忙着家务也没出去牌局,估计这一段时间家家都有些忙,女人们也没空闲时间。阿山去读书了,隔壁村里有个老秀才收了几个孩子读些四书五经的,爸爸也不指望阿山能读多少书,只是他常常去上海,见过一些市面,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识个字,比自己有所出息。后来国民政府开办了国民小学,老秀才的几个学生都纷纷去小学上学,阿山也跟着成为一个小学生了。

阿娣不识字也没有读过一天书,一个乡下女孩连个正式的名字也没有,阿娣只不过从小爸爸姆妈这么叫着,她一直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大名,阿娣这个名字一直陪伴她到成年以后。叔叔捎信来了,他在上海找到大活,让爸爸把村里的包身工送去上海,还又找了几个小姑娘一起。清晨,爸爸包了一条小船,十几个小姑娘一起再一次踏上去上海的路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