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网特稿 2015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开展网上境外影视剧相关信息申报登记工作的通知》文件正式公布。文件中指出,各网站2015年新引进的境外剧,必须到"网上境外影视剧引进信息统一登记平台"登记引进计划、内容信息等,截止日期分别为2015年2月10日以及2015年3月31日。2014年12月31日前已经签约引进且已上线播出的境外影视剧,2014年未播完的部分,2015年如果继续播出,播出的部分也将纳入各网站2015年的引进计划并占用指标。

受该“限外令”影响,近几年曾为各大视频网站带来大量用户流量的英、美、日、韩、泰剧等境外剧的同步更新播出模式受到直接冲击。如果说,动辄停播或季休的美剧迷们还更耐得起等待的话,每周更新量可观且极少停播的韩剧在这轮播放模式的调整中,受到的影响无疑最大。

韩剧是韩流文化输出的最重要载体之一,此番“限外令”的实行,除了引发韩剧迷观剧习惯的变化之外,对于整个韩流在中国国内的商业模式也将产生"连锁式"的影响。

韩剧版权价格暴跌

低质韩剧难再漫天要价

海外出口向来是韩剧一个很大的获益渠道,由于这两年韩流在国内的势头再起,再加上各大视频网站的激烈竞争,导致韩剧向中国出口的版权费用居高不下,且屡屡刷新纪录。根据韩国媒体的报道,在三四年前,韩剧在中国的网络转播权,每集仅1000-3000美元,到了2013年却迅速突破了单集1万美元。在中国成为现象级作品的《来自星星的你》版权已达每集4万美元,随后韩剧的版权价格可谓进一步水涨船高,到了2014年5月播放的《Doctor异乡人》已经突破了8万美元一集。有数据显示,2014年销售往中国的韩剧版权价格最高的甚至突破了20万美元直逼30万美元一集。

伴随着版权价格升高的不堪现实是,2014年并未再出现像《来自星星的你》这样带来巨大收视及经济效应的作品。由于国内很多视频网站的采购人员对韩剧及韩流文化了解有限,仅从主演的知名度来判断价格,导致多次出现"花大价钱买烂剧"的尴尬情况出现。以2014年夏天的韩剧《对我而言可爱的她》为例,因为男主角是Rain,当时全剧的引进价格达到了破纪录的320万美元,可该剧不但剧情老套乏味,演员表演也备受批评,连在韩国国内的收视率也遭惨败。

境外剧新规的实行很可能将减少甚至消除这一不合理现象。从广电总局1月开始对各大网站进行境外剧的审核工作后,韩剧的版权价格已经直接下降了1/3。以SBS的水木剧版权价格为例,去年底播放的由李钟硕主演的《匹诺曹》的每集价格为28万美元,原本接档的由玄彬主演的《海德、哲基尔与我》有望突破30万美元一集出口的,但制作公司H E&M表示由于受到中国政策影响,该剧实际的出口价格下跌到了10万美元一集。事实上,目前正在韩国国内播放的《海德、哲基尔与我》的收视表现很差,观众口碑也不佳。

业内人士一般认为韩剧版权价格在中国的虚高,主要是由于各大视频网站争购版权之下被人为炒高,而境外剧新规的到来让韩剧由同步更新带来大量流量的效用基本消失,只要各大视频网站不再急于"攒"版权,完全可以通过调研2015年新韩剧的韩国收视率和网络评论来评估不同韩剧的质量再进行采购。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条新规的出现对于挤压韩剧版权价格的水分起到了良性作用。

韩剧是否没落了(韩剧难再漫天要价)(1)

GOT7全员参演的《玩偶骑士dream knight》率先试水中韩合拍自制剧

从版权引进转向合作自制

中韩合作自制内容或成主流

尽管境外剧新规让数量可观的韩剧的同步更新受限,但观众对于韩剧内容的需求却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对比很多颇受诟病的国产偶像剧,这种需求可以说是旺盛的,于是对于越来越强调自制剧等自制内容重要性的视频网站们来说,与韩国公司合作,推出带有韩剧性质的自制内容很可能成为2015年的热门模式。

年初,优酷已经率先试水,与韩国JYP公司联合推出了新一档自制剧《玩偶骑士dream knight》。该剧虽然是中韩联合制作,但编导和主演全部采用了韩国班底,特别是JYP旗下的韩国男团GOT7更是全员参演,以校园为主题的青春爱情故事,以及以歌舞为主的内容表现形式也是韩国团队的强项。

去年年中,搜狐就已经向旗下拥有裴勇俊、金秀贤、金贤重、林秀晶等演员的韩国keyeast娱乐传媒公司注资150亿韩元,成为了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这也被认为是搜狐视频下一步将与更多韩国公司合作进行内容制作和发行的明确信号。甚至连腾讯的QQ音乐也在14年底宣布与拥有BIGBANG、2NE1等超人气团体的韩国YG娱乐展开音乐方面的战略合作。

对于韩国的电视台、经济公司和内容制作公司而言,原本就想寻找到版权销售之外更多进入中国市场的商业机会,境外剧新规的到来给韩剧版权销售带来的直接影响,无疑会加速双方在其他商业形式上的合作探索。相较于内容制作实力强劲的传统电视台们,行业内的韩国公司们与中国视频网站们双方的合作意向会更强烈,因为双方不但能够优势互补,而且80后、90后等开始逐渐远离电视机的中国主流消费人群也更契合双方围绕着内容品质、视觉感官和移动化战略进行的一系列内容开发。

“偶像牌”韩影引进速度加快

尽管韩剧在中国的势头一直非常猛烈,但在口碑上远胜于韩剧的韩国电影在中国影市的票房一直不佳,即便是去年在韩国横扫票房榜创下影史记录的《鸣梁》,在引进国内后依旧遭遇票房惨败,长期的类似现象导致了韩国电影在中国市场一直不愠不火。

同样受到境外剧新规的影响,这种情况也许在2015年也会出现新的改变。由于受到韩剧不在国内视频网站同步更新的影响,很多韩剧韩星粉丝的内容需求就需要新的形式来填补,在这样的情况下,由韩流明星主演的韩国电影引进的速度和规模就会加快。由李敏镐、金来沅主演的《江南1970》1月才在韩国本土上映,目前已经确定3月即会在中国上映,速度堪称空前,而且因为李敏镐在中国的人气,届时影片的剪辑、宣传都将突出李敏镐。同样的,在韩剧《继承者们》中与李敏镐是竞争对手的金宇彬主演的《技术者们》也已经确定引进,该片也是14年底刚刚在韩国公映不久。

另外一种形式或许比直接引进韩片更容易获得成功,就是利用韩片的剧本进行"套拍",刚刚在国内获得了票房大捷的《重返20岁》正是韩国电影《奇怪的她》的套拍版,影片在利用韩国成功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的处理,在制作过程中又采用了中韩合作的模式,既提升了影片的质量,又确保影片能够接地气。

《重返20岁》的成功让中韩两国的制作公司都看到了这种形式的可能性,加上2014年中的《中韩电影合拍协议》的签署后中韩合拍片将在中国享有国产片待遇,不再受进口电影条件限制。于是2015年初,《建筑学概论》、《恋爱操作团》、《舞女的纯情》、《盲症》等一批韩国电影都先后宣布将推出"中国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