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随州文艺》读到汪艾萍写的《曾记否,厉山那些渐行渐远的老行当》,文中提到的“柴行”,让我记忆犹新,也勾起了我的回忆,想起了那时跟着父亲到厉山柴行卖柴的一幕幕情景。

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是排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第一位的必需品,过去做饭、烧水、取暖全靠柴,直到八十年代初,寻常百姓家都用上了电,后来又有了煤气、燃气,就很少烧柴了,慢慢的柴行关闭了,山里人也很少卖柴了。

改革40年小城故事多(跟着父亲去卖柴)(1)

父亲那时在生产队的搬运队拉板车,农忙时干农活,农闲时给供销社拉货、给棉花站送棉花、给食品公司送鸡蛋,一年到头总是忙个不停。偶尔闲的时候,就会拉一车柴到厉山卖,一趟可以赚三五块钱,既可以供我们兄妹读书买笔买本,还能够贴补一下家用。那时我们家里喂有一头驴,专门帮忙拉车,这可是家里的宝贝,就指望它赚点钱改善一家人的生活,所以牲口在我们家的位置显得很重要,父母每天精心伺候,我们放学后作业还没做,就得到地里割草,为的是晚上给牲口准备“晚餐”,母亲有时候还要泡些黄豆、豌豆给牲口“加餐”。

改革40年小城故事多(跟着父亲去卖柴)(2)

我家住在太山乡小集镇上,离厉山足足有四十里路,隔三差五父亲就会到厉山去卖柴,遇上星期天我就跟着父亲一起。父亲总是在头天晚上把柴装上板车,一车可以装一千五百斤左右。第二天早上鸡叫一遍的时候,母亲就起床做饭,我和父亲随后起床洗漱,简单吃点饭,鸡叫二遍的时候,我把牲口牵到板车前面,父亲就套上牲口,握好车把,肩上挎上背带,长鞭“啪”的一甩,牲口拉紧套绳就出发了,我跟在车子后面,上坡的时候帮忙推。

改革40年小城故事多(跟着父亲去卖柴)(3)

我们沿着厉万公路一路向南,向厉山进发,那时的公路还是沙石路面,从家里出发连续要爬两个陡坡,很多时候人吃不上多大的力,因为路面滑不好使劲,所以我们总是在离坡还有百米左右就开始加速,为的是通过一定的惯性爬坡省力。驴在前面拉,父亲在中间握车把,我在后面推车,其实那时还小才十多岁,半夜三更在后面推车,公路边的柏树就像一个个哨兵排列两旁,不时地从眼睛的余光中穿过,心里还是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和恐惧。两个坡上去以后,父亲就要我坐在车上了,我倒在柴垛上一路不一会就睡着了,直到天蒙蒙亮才到厉山南门口天坑边的柴行,柴行里已经聚集了很多卖柴和买柴的人,柴行的柴经纪不慌不忙地东看看西瞅瞅。我下车把牲口牵到一根电线杆旁拴好,把带的饲草喂给牲口吃。父亲就去跟柴行的柴经纪打招呼,并随手奉上香烟。

改革40年小城故事多(跟着父亲去卖柴)(4)

我记得柴行的两个女经纪,都有四五十岁,年纪稍大的姓刘,喜欢抽烟,年纪稍轻点的姓王。父亲把她们带到自己的板车前,让她们看看自己的柴禾,好让她们帮忙早点出手。父亲经常来卖柴跟她们已经很熟了,有时为了跟她们关系走得更近,时不时的给她们送点像皮柴、活林丫这样的好柴,她们也心知肚明,从不让父亲吃亏,多数时候会让父亲的柴早点出手,有时还帮忙卖个好点的价钱,有时甚至帮忙赚点秤。对那些像砖瓦厂、酱园厂这样的公家单位,她们在称秤时就要父亲用粗绳子捆,称罢了也不去秤,这样一车柴有时可以多赚几十斤,多卖个块把钱,这在当时可是很管用的。父亲卖柴时喜欢把柴卖给“公家”,因为他们可以将一车柴全部买下,很快就完事了,要是分到零卖,一些买主挑三拣四,磨价磨秤,不仅要一家一家地送,还要帮忙堆好。柴卖完了,钱一到手,父亲就会给两三角钱,要我买一个水煎包子吃,再买两根甘蔗,带回家给弟弟妹妹尝尝鲜。

改革40年小城故事多(跟着父亲去卖柴)(5)

父亲卖的柴有时是一担一担从乡邻手里收的,按照一斤一分半的价收回,再送到厉山二分左右一斤出手,从中赚点差价,有时是自己上山寻的。那时候我跟父亲多次到青苔、倒峡寻过柴,总是半夜三更起床简单吃点饭就出发,天亮时就到了寻柴的山上。我那时年纪小,只能帮忙捡些树枝丫,帮父亲把寻的柴往一起拢堆,父亲再一捆捆起来装上板车,直到天色渐晚才开始往回走,回到家已是昏天黑地,母亲早已做好饭菜等着我们回家。第二天父亲就把柴拉到厉山柴行卖掉,又可以为我们家换回一些油盐钱。

如今这样艰苦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只是留在了岁月的长河里,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时不时勾起一些回忆。父母的艰辛,生活的艰难,条件的艰苦,只是那个时代的写照。改革开放四十年,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在享受现代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过去生活的艰辛,不能忘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文字:陈福斌

编辑:晓枝

审核:林彬

改革40年小城故事多(跟着父亲去卖柴)(6)

曾都发布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