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诗句大全武陵春(023每日诗词李清照)(1)

每日一诗|腹有诗书气自华

16岁的你,听到昨夜下了一宿的雨,吹了一夜的风,你作何感想呢?

你知道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她16岁的时候,是怎样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吧!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少年时代,李清照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和京都的繁华,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灵感和热情,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的诗句大全武陵春(023每日诗词李清照)(2)

李清照画像

根据陈祖美编的《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后,李清照生于1084年3月13日,也就是说,李清照16岁时便写下了这首轰动整个京师的词作。“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千古第一才女”果然名不虚传。

16岁的李清照难免也有一些充满文艺气息的多愁善感。但这点小悲情在她的笔下,如细水长流般自然安闲,丝毫不显造作、矫情。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的诗句大全武陵春(023每日诗词李清照)(3)

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昨夜的雨点虽稀疏,风却吹得很紧。这狂风落雨的夜晚,词人的心情随之而变,看到窗外的海棠花被风吹雨打,心生怜爱之情,却只能喝酒消解烦闷。经过了一夜的酣睡,醉意尚未完全消散,从侧面烘托了词人心中的惜花之深情。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点明了词人的惜花之情。一夜酣睡,余醉未消,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担心雨夜中娇嫩的海棠花。但词人却又怕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蹂躏,不忍亲见窗外的残枝落花,于是试着向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窗外的海棠花怎么样了?”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海棠却又害怕听到落花的消息、不忍亲见花落却又想知道如何的矛盾心理,表现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李清照的诗句大全武陵春(023每日诗词李清照)(4)

海棠花

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的疑惑不解。“雨疏风骤”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自然带出了下文。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雨疏风骤”后,“海棠”怎会“依旧”呢?你可知道,你可知道,那骤风疏雨会让娇嫩的海棠花凋零,而海棠花的枝叶看起来更加繁茂才是。

李清照的诗句大全武陵春(023每日诗词李清照)(5)

李清照作词

“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因为她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但风雨无情,窗外必然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理解的,词人只能自己慢慢地品尝。

“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

李清照的诗句大全武陵春(023每日诗词李清照)(6)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全文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委曲精工,轻灵新巧。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心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极尽传神之妙,显示出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