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20年最热的单品是什么?口罩绝对值得拥有姓名!

口罩有着怎样的历史呢?它是怎么影响人类呼吸防护进化的?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口罩进化史

口罩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元朝。

那时的元朝人认为,伺候皇上饮食的宫人们呼出的气体可能会污染食物,导致皇上生病,应该用绢布遮挡一下口鼻。

发明可重复使用口罩(100年前我们发明了防疫口罩)(1)

这种蒙住口鼻的绢布,也就是最原始的口罩。

当时马可波罗也在《马可·波罗》中记载到:在元朝的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

但由于医学水平的限制,元朝后的几百年间,“绢布“式的口罩仅仅作为自己气息的一种遮挡而存在。

口罩真正被用于医学,则是近代的事情了。

1861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空气中存在着病原菌,能引起各种疾病。

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它为口罩的存在提供了一个充足的理由,那便是隔离空气中存在的病菌。

发明可重复使用口罩(100年前我们发明了防疫口罩)(2)

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发现空气中的细菌和人呼吸之间的关系。

但有个问题困扰了医学界随后几十年的时间:有些病人明明治好了,可是最后却还是因为感染死亡了。

这个问题直到1895年才有所转机。

发明可重复使用口罩(100年前我们发明了防疫口罩)(3)

1895年,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猜测,是医务人员讲话时的带菌唾液导致了患者伤口感染,他建议医务人员在进行外科手术时,带上一种用纱布制作的,能掩住口鼻的简易工具。

这种口罩虽然明显降低了患者术后的感染率,但由于结构简单,影响呼吸,并且很容易就被自己的口气弄湿,所以体验并不好。

发明可重复使用口罩(100年前我们发明了防疫口罩)(4)

1897年,英国的一位外科大夫想到了在纱布中添加一根铁丝,使纱布和口鼻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从而解决了之前的口罩影响呼吸,容易潮湿的问题。

两年之后,法国医生保罗伯蒂发明了一种6层纱布的口罩,并在两侧添加吊带,这样一来口罩可以更容易地戴在头上。

至此,现代医学史上口罩便初步形成了,并沿用至今。

他制作出防疫口罩的雏形,成为第一位提名诺贝尔奖的华人

到了近代,口罩真正使用在防疫工作中,有一位华人医生功不可没。

他叫伍连德,一个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熟悉的名字,20世纪初的防疫事业他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发明可重复使用口罩(100年前我们发明了防疫口罩)(5)

1910年,清王朝最后一年,哈尔滨爆发了一场极其严重的烈性传染病,当时的伍连德临危受命,担任了“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

这个头衔看起来很大,但实际上跟随他从天津去的只有陆军军医学堂一位教员和学生。

他到东北后用严谨的医学方法展开调研。

首先是解剖尸体,这在彼时的中国还是禁忌,他不得不秘密进行。经过解剖和调研,他判断这次烈性传染病为“肺鼠疫“,是比普通鼠疫更为严重的一种烈性传染病。

当时的人们对于防疫措施不甚了解,包括防疫站的医护人员在内也对此知之甚微。

伍先生教医护人员用纱布和棉绒遮挡口鼻,作为基本的预防措施。当时的口罩由多层纱布组成,会导致使用者呼吸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伍连德先生在这个基础上对口罩进行了改良,最终发明了由两层纱布组成的“伍氏口罩“。

发明可重复使用口罩(100年前我们发明了防疫口罩)(6)

在1911年4月的“万国鼠疫研究会”上,“伍氏口罩”被各国专家称赞——

“伍连德发明之面具,式样简单,制造费轻,但服之效力,亦颇佳善。”

至此,口罩结构有了巨大进化。

口罩的大规模普及则是在1918年,当年爆发了20世纪规模最大的传染病事件-西班牙流感。

西班牙流感爆发期间,人们被强制要求带口罩,当时甚至有乘客因为没有带口罩而被电车售票员拒绝上车的新闻报道。

发明可重复使用口罩(100年前我们发明了防疫口罩)(7)

西班牙流感的爆发促进了口罩技术的发展,其中最出名的公司则属3M公司。

3M公司为了防止旗下的采矿工人因为采矿过程中的粉尘造成疾病,刻苦研发。

最终利用新型材料研发了一种口罩,并在1961年投入市场,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N95口罩。

而中国在口罩的标准上则要比西方国家晚的多。

2003年以前,中国的医用口罩普遍使用纱布构成,国家标准口罩最低的纱布层数不少于12层。

在当时的中国,纱布的层数则代表着口罩过滤效果的高低。

这一切的改变直到2003年,注定要成为一代人记忆的-非典的爆发。

而当时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检测,24层纱布口罩的过滤效果仅仅为36.8%,这显然无法阻止冠状病毒的传播。

发明可重复使用口罩(100年前我们发明了防疫口罩)(8)

同年,中国制定了全新的针对医用防护口罩的国家标准。

至此,随着中国近代医务人员走过了几十年的纱布材质口罩,最终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转而由过滤效能不低于95%的新型材料口罩替代。

在这之后,中国的医学口罩才终于与国际接轨,为中国的医务工作者们提供更可靠的防护。

2020年,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N95、KN90等口罩型号成为当下的热门。

新冠疫情,让全球口罩供应紧缺

在很长一段时间,口罩都将成为我们的生活必须品。虽然现在国内口罩供应比春节期间好很多,但毕竟无法很奢侈或浪费的使用,一个口罩带十天也是常事。

为了延长口罩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缓解一罩难求的状态,中国企业能工巧匠的发明了一件神器——口罩垫。

发明可重复使用口罩(100年前我们发明了防疫口罩)(9)

口罩垫是垫在口罩内层,帮助吸潮和吸味,可更勤快的更换,保持口罩内的卫生以及佩戴舒适感。

因为方便实惠,很多人都在购买。

发明可重复使用口罩(100年前我们发明了防疫口罩)(10)

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防护口罩,以及怎么将防护做到最优,成为当下人们热门讨论的话题。

口罩垫的筛选原则

口罩垫是这次疫情下的新物种,市场上口罩垫种类虽多,但良莠难辨。下面总结几点口罩垫选择时的原则,供大家参考:

1. 是否有熔喷布工艺的无纺布

市面上的口罩垫通常有3层,有些三层都是无纺布,有些中层会使用熔喷布。

三层中最重要的就是熔喷布过滤层,在生产过程中,熔喷层会使用静电驻极工艺,让纤维更容易起静电,把小直径的物质吸附住,虽然不是专门的防护口罩,但也能够帮我们把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挡在外面。

而只由3层无纺布组成的口罩垫最主要的作用是吸湿。

发明可重复使用口罩(100年前我们发明了防疫口罩)(11)

对于需要长时间佩戴口罩,且皮肤敏感型的人群而言,此类口罩垫可以吸收口罩内的湿气,帮助口罩保持干爽,从而避免皮肤问题,以及提升口罩本身的防护指数。

2. 关注口罩垫的透气性、面部贴合度、大小和防渗透性

有的网友会用防溢乳垫代替口罩垫,虽然防溢乳垫具有一定的吸水作用,但因为厚度及材料的缘故,导致透气性极差。

而厚度也会影响到口罩的密合性,造成外部口气的流入,降低口罩防护作用。

口罩垫则使用特殊处理的无纺布,保证透气性,并根据人脸进行3D设计,能够更有效地带来防护效果。

发明可重复使用口罩(100年前我们发明了防疫口罩)(12)

3. 与口罩的贴合程度

要挑选与口罩适配的口罩垫,如果口罩垫和其他口罩组合「不匹配」,就会导致细菌病毒从不密闭的空隙钻进来,降低防护效果,不如别用。

发明可重复使用口罩(100年前我们发明了防疫口罩)(13)

我使用的品牌是“护理佳”口罩垫,也是现在卖的最好的一个品牌。使用下来确实不错,推荐给需要的朋友。

现在仍不是掉以轻心的时候。而在未来一年甚至更长时间里,我们一定要注意个人和家人的卫生防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