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6月,上海某台专门派出摄制组,全程跟拍余纯顺徒步穿越“罗布泊”,一场声势浩大的穿越却“翻了船”,探险家余纯顺命丧罗布泊。他的一位友人却说他:一个为名所累,不够清醒的英雄。

余纯顺墓前遇到鬼魂(余纯顺命丧罗布泊)(1)

青年余纯顺

罗布泊原为湖泊,因为地形和气候变化的原因,干枯成荒漠。因为形状像耳朵,所以被称为“地球之耳”,也叫“死亡之海”,千百年来吞噬了楼兰文明和无数探险者。上海著名科考专家彭加木于1980年的6月在罗布泊失踪,尸体至今未找到。

余纯顺墓前遇到鬼魂(余纯顺命丧罗布泊)(2)

荒凉又神秘的罗布泊

罗布泊气候异常干燥、炎热,夏季平均温度超过40℃,在6月的极端温度逼近60℃。6-8月为大风季节,8级大风日在60天以上,常常引起沙尘暴。

当地人有个忠告:6月不要去罗布泊,尤其是一个人。可余纯顺偏偏想打破6月不能进罗布泊的神话。

欢送仪式

6月6日,在新疆库尔勒的楼兰宾馆大楼前,锣鼓鲜花举行一场欢送仪式,喝完“上马酒”,余纯顺和一个10人的队伍出发了。

这场欢送会对余纯顺这次穿越产生巨大影响。

余纯顺墓前遇到鬼魂(余纯顺命丧罗布泊)(3)

欢送会上激情发言

余纯顺,1951年12月出生于上海,只有初中底子,经过自己努力拿到了本科学历,立志想成为“当代徐霞客”。他身体健壮,从小就希望自己文武兼备,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1988年7月1日,开始孤身徒步全中国的探险之举。

从1988年到1996年,8年时间,余纯顺11次过长江,7次渡黄河,徒步走完全国24个省份,访问了全国33个少数民族。他徒步走过川藏、青藏、新藏和滇藏这四条“天险”公路,成为第一个徒步彻底走完青藏高原的人。

在8年的时间里,他的行程超过4万公里,穿破了57双鞋,撰写了50多万字的游记,拍摄了8000多张照片,沿途还做了150场主题为“壮心献给父母之邦”的演讲。

余纯顺墓前遇到鬼魂(余纯顺命丧罗布泊)(4)

8年徒步之旅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中国都开始知道有一个徒步走遍全国的人,名字叫余纯顺。

各种采访也纷至沓来。

余纯顺在接受采访时说:“今年,我要一鼓作气把六个沙漠走完,包括‘死亡之海’罗布泊,所以今年是我的沙漠年。”

上海某台专门派出摄制组,组织专业团队,全程跟拍余纯顺徒步穿越“罗布泊”。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只记得他有8年的探险经验,却忘记了罗布泊当地人的忠告:6月不可去!

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奔驰”沙漠车二台,车上配有电台,水、食物充足,发电机一部,摄制组自备卫星导航仪GPS三台。

号称“沙漠王”的退休地质工程师、年过花甲的赵子允,被请来担任向导。探险勇士彭戈侠陪同余纯顺一行,亲自为他制定穿越线路,亲自为他埋下矿泉水和食物并全程服务。

余纯顺墓前遇到鬼魂(余纯顺命丧罗布泊)(5)

陷车

经过几天蜗牛般的爬行,一行人来到了楼兰古城,在接近50℃的高温环境下,人只能待在汽车的阴影里喘气,不敢移动,有人又开始劝退,“老余,换个季节再来吧?”还专门提到了“彭加木”。

当时余纯顺端起一杯酒,仰脖喝下,说了一句话:“这次创造的条件这么好,如果这次穿越不成功,那是天亡我也!”

余纯顺墓前遇到鬼魂(余纯顺命丧罗布泊)(6)

穿越路线

余纯顺制定的穿越线路是一条“U”形线路:从土垠出发,徒步穿越罗布泊,再到前进桥与大部队会合,全程大约107公里。

对这条路线,余纯顺的评价是:“完全没有问题!我走了8年了,从土垠过来到前进桥这段路,我两天半就可以干掉!”

惊魂8天

1996年6月11日,上午9点,土垠。

余纯顺一行,每7公里埋6瓶矿泉水,隔35公里埋全天干粮和饮用水,并做上记号。在湖盆T字路口,一行人停下车,埋粮、埋水、照相。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唯一的T字路口,会成为余纯顺的索命路口。

余纯顺要告别大家孤身前行了,在和队里的向导、人称“沙漠王”的赵子允道别时,余纯顺再次强调了一句:“我一定会成功穿越罗布泊!”

余纯顺墓前遇到鬼魂(余纯顺命丧罗布泊)(7)

告别众人

为了穿越的真实性,大家劝不住他,只好顺从余纯顺,改变了车跟人的计划。摄制组在送走余纯顺之后,前往位于前进桥的大本营接应点,等待余纯顺走出罗布泊。

但是,随行的编导宋继昌不放心,临时改变了决定:“去前进桥时间推后,下午3点以后追余纯顺,只要他感到身体不适,就把他拽上车,拖回来!”

中午过后,气温直线上升,逼近摄氏50℃。据记载,在中午时分,罗布泊湖心的地表温度最高甚至逼近过75℃。

下午4点25分,摄制组的汽车终于在湖盆中追上了余纯顺。离早上余纯顺出发已经过去了7个半小时,而汽车的里程表显示开了33公里,余纯顺用7个半小时在高温下孤身徒步了33公里,相当快了。这里距他计划中的第一个宿营补给点还有不到3公里。

大家跳下车,争先恐后,围着他问这问那。

余纯顺状态很好,“我没事的!身体这么结实,绝对没有问题。从出发后,我一次没休息,一口气走到这里的。我这不是走过来了吗?再走两三公里就到第一个营地了,到了以后我就扎帐篷休息。今天早点睡觉,明天赶早走,你们赶快回吧!”

临上车时,余纯顺对彭戈侠说了一句:“老彭,剩下的路我一天半就可以干掉”,挥着草帽大喊:“咱们前进桥见!

余纯顺墓前遇到鬼魂(余纯顺命丧罗布泊)(8)

绿线是余纯顺路线,红线是摄制组路线

当时所有人都长出一口气,不安的心也放下来了。

谁会想到,那是余纯顺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几个小时后,悲剧发生了。

1996年6月12日,傍晚。

沙尘暴来了。

刹那间天昏地暗,日月无光,8级狂风呼啸,飞沙走石,汽车很快被沙尘雾吞没,帐篷全被狂风吹倒并埋进沙中。

所有人的心都揪起来了,一边自救,一边忐忑不安的煎熬着。

但是,大家都相信:余纯顺会趁风停下来抓紧赶路!

余纯顺墓前遇到鬼魂(余纯顺命丧罗布泊)(9)

6月沙尘暴说来就来

1996年6月13日,会师的日子。

早晨,彭戈侠、赵子允等三人决定出发去5公里外的13号标记点,迎候余纯顺,却一无所获。

此时,沙尘暴仍在肆虐,能见度不到10米,大风将漫天的黄沙刮到人的身上,就像针扎一样。三个人一直守候到了晚上7点,依旧没能等到余纯顺,只能失望地回到营地。

回到营地后,碰到宋继昌,他去了11号标记点等候,也一无所获。

晚上8点,沙尘暴终于停了下来。四周一片宁静,所有人都阴沉着脸,饭菜做好,没人吃。

不祥之感笼罩在每一个人头上

6月14日,早上。

兵分三路出去寻找,都失望而归,大家都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但谁也不想开口说出来。

6月15日,早上。

大本营派出了三支搜寻小组,分三个方向再一次搜寻,同时,向库尔勒报告了余纯顺失踪的情况,请求派出部队或直升机帮忙寻找。

晚上又刮起了大风,飞机无法起飞。

6月16日,继续寻找。

由于大本营只剩10箱矿泉水,已经快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只能等待17日即将到来的救援团队。

6月17日,更是个特殊又巧合的日子,1980年的这一天,彭加木在罗布泊为找水而失踪至今。

大家顾不上纪念这个英雄的上海人,紧锣密鼓的继续寻找余纯顺,已经和他分手5天,这5天,2天沙尘暴,3天高温,凶多吉少。

下午1点30分左右,一架直升机飞了过来,加入了搜救队伍。

余纯顺墓前遇到鬼魂(余纯顺命丧罗布泊)(10)

因大风耽搁一天

直升机第一个飞往的地点就是楼兰古城。在绕楼兰上空一圈后,机上人员没有发现余纯顺的踪迹,倒是碰到了一早上大本营自己派出去的四人步行搜救队。

而这四人搜救队带来了一个让人心头一沉的消息:楼兰埋水点里的水一瓶未动,这说明,余纯顺根本就没抵达楼兰。

由于燃料不够,直升机只能返回。

6月18日,上午,再次空中搜寻。

10点15分,机组一位同志拍了拍彭戈侠的肩头,指着地上一个指甲大小的亮点,“那个蓝点是什么?”彭戈侠失声惊叫:“那是余纯顺的帐篷!”

10点20分,直升机在离“小蓝点”20米远的地方降落,搜救队员一下直升机,立刻冲向了帐篷,有人边跑边喊:“余老师!余老师!”

然而,帐篷里没有一声回应。

走近帐篷,他们发现一把脱鞘的藏刀扔在帐篷门口,而帐篷已经塌落了一角。

余纯顺墓前遇到鬼魂(余纯顺命丧罗布泊)(11)

用刀挖坑,意图降温

掀开帐篷,一股恶臭扑鼻而来,余纯顺头东脚西仰面躺着,头部肿胀得连五官也失去了比例。他的头发像洗过一样,长而浓密的胡须也湿漉漉的。

裸着的上身布满水泡,右胸的一个水泡象乒乓球,他的右臂朝上略微弯曲,肘下压着草帽,捆扎成一卷的蓝色睡垫放在胯部。

余纯顺墓前遇到鬼魂(余纯顺命丧罗布泊)(12)

余纯顺偏离路线

壮士遇难

余纯顺遇难地点并不在计划路线上,他为什么偏离路线?明明前一天刚刚走过一次,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消息传到前进桥大本营,整个大本营笼罩在一片悲伤的气氛中。

晚上6点,直升机再一次飞往余纯顺的遇难地,飞机上除了搭载搜救队员外,还有两位法医,经法医鉴定,他在13日遇难。

余纯顺曾经说过:“我死在哪里,就葬在哪里”。

墓地选在了余纯顺遇难地西北角的一处背风点,余纯顺的遗体被放在一条雪白的被单上,上面盖着他那条绿色的睡袋。

他穿了一路的白底红条T恤、背包、草帽、红色太阳镜、睡垫、胶鞋和那把藏刀,一起被放入墓中。

墓碑上的字,是彭戈侠写的:余纯顺壮士遇难地。

余纯顺墓前遇到鬼魂(余纯顺命丧罗布泊)(13)

纪念的人留下矿泉水

遇难反思

根据数据分析,遇难原因是余纯顺在那个T字路口迷了路,高温之下,找不到水和食物,脱水衰竭而死。

从T字路口向西再走3公里,就能到他计划的第一个宿营地,那里有他亲手放置的一箱水和一箱干粮,而他偏偏往南偏东的方向走了。

罗布泊没有任何参照物,除非使用GPS或者有丰富的经验,常规的辨向手段,在这里不起任何作用,这恐怕是余纯顺始料不及的。

余纯顺墓前遇到鬼魂(余纯顺命丧罗布泊)(14)

探险勇士彭戈侠早年跟随王震将军进疆,他曾数次穿越罗布泊,多次从死神手中脱身,有非常丰富的穿越经验,余纯顺的始料不及,恐怕也令彭戈侠始料不及。

而表面上的始料不及,背后似乎都有原因。

第一,选择季节不科学,想打破6月不能穿越的神话,这是个人英雄主义。有句警语说的好:不要和沙漠对着干,而要去适应它。

第二,虽然有8年的徒步全中国的经验,但探险沙漠戈壁的经验还是零,这一点,余纯顺知道,摄制组知道,彭戈侠知道,“沙漠王”也知道。

中国有句老话:经验大死学问,但还有一句老话更扎心:经验害死人!

第三,我觉得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水、食物、设备、导游、线路、摄制组,看似准备非常完美,唯独缺少最重要的一项准备:救援计划。

碰上沙尘暴怎么救援?迷路了怎么救援?找不到水怎么救援?

头脑发热的人有统一答案:这些事根本不会发生!

可偏偏都发生了!

彭戈侠说过:探险既要勇敢,更要有智慧。有时,进取需要勇气,放弃更需要勇气,余纯顺有进取的勇气,缺少放弃的勇气。

可是,谁不是缺少放弃的勇气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