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金刚川》上映后没去电影院看,后来在家里网络电视跟我母亲一起看了。我母亲看完,泪流满面。因为美国登入朝鲜半岛后引发的抗美援朝,改变了母亲的人生轨迹。

我姥姥姥爷是闯关东从山东去的东北,落脚于吉林德惠县,我母亲也在那里出省。姥姥姥爷育有四女一子,其中一女一子相继夭折,只剩了大姨、我母亲和小姨。由于姥爷和姥姥勤劳能干,日子过得挺不错。

朝鲜战争爆发时,大姨在一家工厂里当学徒工。由于在工厂里参加过医护培训,当我国决定抗美援朝时,我大姨报名参了军。当时姥爷姥姥就非常反对她去,但是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年轻人的热情不是长辈几句话就能打消的。后来大姨就成了一名卫生员,跟着大部队跨过鸭绿江。二次战役时,大姨牺牲于朝鲜元山,不到20周岁。

大姨的牺牲,对姥姥姥爷打击很大。由于那时已经是大集体了,姥爷上工变得很不积极,生产队的人对姥爷意见很大。姥姥呢,就整日以泪洗面,天天哭,最后就哭坏了身子,下不了炕,长时间卧床。这样家里工分就少的可怜,日子过得也很差。没几个月姥姥也去世了,当时我母亲才14岁,小姨9岁。母亲说她永远忘不了,姥姥下葬时只有一卷苇席裹着的样子。埋土时,我母亲都不会哭了,只是求帮忙的人埋土时轻点,别让土块砸疼了她娘。这时开始,14岁的母亲即当姐姐,又当娘,开始照顾小姨:小小的年纪学着做棉袄,怕把布裁坏了,就先用废纸练手,熟悉了才用布做,做出来的棉袄虽然歪歪扭扭,但是至少自己妹妹和父亲不用挨冻;围着大锅台贴饼子,和的面不合适,要么贴不住,要么很快就糊了。

家里有烈士,所以镇上和村里经常组织一些女干部和女党员,来家里照应帮助我母亲和小姨,但是这些根本不能弥补两个小姑娘缺少母爱的遗憾。母亲说姥姥刚去世时,晚上她搂着小姨睡觉,小姨常常哭着要找娘,母亲虽然自己也想娘想的哭,却还要装坚强安抚小姨。姥爷作为一个男性家长,在那个年代根本不懂怎么照顾女儿。16岁时,母亲成了他们村的妇女主任,事情多,忙起来,加上小姨也大了点,她才不会经常想姥姥。

看了《金刚川》,母亲说,还有很多人牺牲后,家庭支离破碎的更厉害,过得还不如她和小姨。造成那么多家庭破碎,还有母亲童年生活惨淡的经历,就是因为,美国介入朝鲜战争。

直到现在,母亲看新闻,看到美国到处发动战争,还是经常会说一句话:又有多少孩子没爹没娘!

金刚川电影院看哭现场观众反应(看完电影金刚川)(1)

金刚川电影院看哭现场观众反应(看完电影金刚川)(2)

金刚川电影院看哭现场观众反应(看完电影金刚川)(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