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厘米
日本福冈市水道局在9月28日发布了用水量的图表数据,发现最近两个月以来,每到周日晚上十点稍微一过,居民用水量就会出现激增。
原因是什么呢?这个时间正好是大热剧《半泽直树2》的播出结束时段,看完剧的人都赶在同一时间去上厕所或洗澡。
这部好看到全民憋尿的剧,2013年播出时创下了42.2%的收视奇迹,成为日本平成年代的最高收视记录,至今未被打破。这个小职员以一己之力勇斗银行贪腐的故事,成为日本社会热议的话题,台词成为当年的流行语。
时隔七年,终于等来了第二部,最终集收视率32.7%,再次创下令和时代的新记录。续作口碑上乘,在第一部豆瓣9.2的基础上再创高峰,拿下了9.4的高分。
B站独家买下了《半泽直树2》——附赠第一季及SP——接档前段时间的热播剧《风犬少年的天空》,第二季将于11月5日晚上线。
为什么是《半泽直树2》?
“日本人的一个梦”
在日本,能够进入银行工作其实就属于名副其实的社会精英了。半泽直树的故事设定在泡沫经济时期,也就是1990年代初日本出现的经济大萧条。当时社会发生了几起与银行相关的丑闻事件,人们对银行的不信任达到了极点。
有两起银行高层自杀事件给原著作者池井户润带来了冲击。一位是住友银行名古屋支行长,被人发现遭受枪击、惨死家中,凶手至今在逃。另一位是67岁的日本银行协会会长宫崎邦次,卷入涉黑丑闻后上吊自杀。用池井户润的话来说:
“虽然银行给人身家清白的印象,这两起事件却告诉我们,绅士的表面下隐藏着幽深的黑暗。”
半泽直树来到产业中央银行工作,实际上背负着为父报仇的任务。当年就是这家银行拒绝向父亲的企业融资,逼得父亲被迫自杀。
担任融资课长的半泽,却遭遇了上司的坑害,企图把高达5亿的贷款诈骗甩锅在他头上。剧中说出了职场里无处不在的潜规则:“下属的功劳归上司,上司的过错下属来扛。”
到这里,你会觉得《半泽直树》就是一则现实预言,现实职场里的甩锅文化、等级森严、勾心斗角在剧中一一体现。然后,半泽背负着所有社畜打工人的期望,开始了他的复仇——“我虽然相信人的善意,但我会以牙还牙,加倍奉还。”
半泽直树想尽办法揭露银行内外勾结的贪腐系统,追回了5亿日元,并且在后来的斗争中,击败了逼父亲自杀的罪魁祸首大和田常务。
半泽直树经常理直气壮地与上司据理力争,开辟了“下克上”的风气。但资深媒体人野岛刚对此评论,“日本社会实际上很难看到这种人,如果他那么做,第二天就要调到别的部门了。日本社会对这种异议分子很快会排斥。半泽直树就是一个日本人的梦,只能在电视上实现。”
作者池井户润承认,《半泽直树》并不是写实的人性电视剧,更像是上班族版的侠客电影,为了让读者觉得有趣、痛快。半泽直树的睚眦必报、快意恩仇,让人们宣泄了自己在日常生活和职场现实中所压抑的痛苦。
半泽直树的斗争融合了古典和现代双重意义,一方面是古典型的家族仇恨,就像《赵氏孤儿》这类东方式血亲复仇;另一方面又是现代企业中,个体对庞大体制的抗争,具有对工业体系和僵化机制的反思精神。
包括主演堺雅人在内,《半泽直树》的许多演员都是歌舞伎演员出身,采用面部表情夸张的表演方式。剧中对峙的情节,常常唾沫横飞,逼近到脸贴脸的距离。尽管表演夸张,丝毫不影响广大上班族的代入感。毕竟,上司的打压、职场pua都是大家血淋淋的心声。
这部剧是在周日晚间的日曜剧场播出,有人解读这个剧场就是“让憋屈的上班族感到心里畅快的时间档”。那么,有什么比打倒可恶的上司更让人心里畅快呢?
打工人的“行动纲领”
最近这几年,“爽剧”很流行,不论古装还是现代、职场还是宫廷,主人公在某种权力秩序里打怪升级、步步高升,成了热门的故事模式。
有人说《半泽直树》就是男版《甄嬛传》。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半泽直树的目标从不是为了个人升迁。在第一部的结尾,他向行长成功揭发死对头大和田的罪证后,行长反而将半泽明升暗降,把他调去了远离权力中心的子公司。
同样是施展权术,这是《半泽直树》和很多权谋剧的一大区别。《甄嬛传》《延禧攻略》《琅琊榜》这类剧,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和价值观:只有站上权力高位,才能在职场或社会竞争中胜出。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意识到,好人斗不过坏人,只有变坏、变得比坏人更坏,才有可能获胜。
这类故事比过去的《大长今》《宫心计》往前走了一步,以前东亚社会的故事主人公最讲究隐忍,只要坚守住优良的道德传统,不管老天爷也好、救世主也罢,主人公总会如有神助。其实哪有什么神助,不过是编剧之力而已。
如今是一个“善有善报”的朴素价值观正在饱受质疑的时代。人们知道世界上并没有公平审判的救世主,凡尘俗世中只能依靠自己,于是甄嬛们开始变了。很多人看《甄嬛传》,最喜欢看她从甘露寺回宫,黑化之后如何步步为营、复仇雪恨。她放弃了原本憧憬的普通人的情感,变得工于心计,终成赢家。
仔细审视这种价值观,它是相当现实和残酷的。主人公的抉择、改变和挣扎会是故事的一大主线,展现道德的摇摆和人心内部的自我博弈。
《半泽直树》则是居于这两类之间的一种价值观。半泽从不面临道德选择,他从头到尾都非常清楚是非对错,目标就是为了维护正义的秩序。在第二部里,半泽对新人说,自己有三条原则:第一,对的事情要能承认它是对的;第二,组织的常识和社会的常识要一致;第三,勤勤恳恳工作的人要获得正当的评价。
为了维护这样的道德,一切的关键就在于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因此,《半泽直树》努力维持的信念是:好人不用变坏,只要策略得当,好人也能赢。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半泽直树》不是职场厚黑教学,不给人制造玩弄心计的合法借口,并不导向犬儒主义。每当激昂的主题曲响起,半泽直树舌战群雄,驳倒所有的质疑和不公,总让人心生澎湃,热血沸腾。
多少人每天温习打工人语录,以自嘲来疏解职场的真实痛苦?
“生活里80%的痛苦来源于打工,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会有100%的痛苦来源于没钱。”
半泽式的理想主义可以为生活注入一点鸡血,提供“行动纲领”。绝大多数人的工作只是扮演庞大机器里的螺丝钉,那么,我们渺小个体的意义是什么呢?
直到第二部最后,我们才知道第一部结局行长把半泽调任到子公司的真实用意。实际上,他认为半泽是他见过最出类拔萃的银行员,是这一代人的希望,期望他从外部审视银行的状况。
半泽直树的对手,也从第一部里的分行长、银行高层,变成第二部里的政府机构,更加勇敢地向自私自利的权力高层和腐朽的社会结构宣战。打赢收购保卫战后,他在晋升庆功会上对部下说了这样一番话,可以视为对年轻世代的喊话:
“你们从20岁到40岁的人,大多数经历过‘就业冰河期’的困难。招致如此窘境的愚蠢泡沫经济,是那些自私自利的人造成的。他们不顾顾客利益,大玩金钱游戏,腐朽了社会体制才导致这样的结果。作为被害者的你们和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对组织和社会应该有不一样的看法吧,你们将在十年后成为社会真正的主导者,你们的奋战一定会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众所周知,国产职业剧大多只会谈恋爱。与国产职业剧集中在律政、刑侦和医疗几个大类不同,日本职业剧包罗万象,涵盖了社会各个领域。
例如,《校对女孩河野悦子》讲述了时尚杂志里看似枯燥的校对工作,国产剧《安家》的翻拍原型《卖房子的女人》讲的是人人都可能接触但并不起眼的房产中介。
早在1998年,经典职场剧《庶务二课》就专门讲述了公司里杂务部门的故事,在日本,大型机构里必有一个部门,负责派发、更换厕纸、换日光灯等工作。《庶务二课》独辟蹊径,展示了真实亲切的职场故事。
职业是什么?就是社会分工。社会的生产必须由良好的分工秩序来维持运转,每个人各司其职地归入某种职业,就是这个运转的前提。如果把不同的职业分成三六九等,每个人都蜂拥向某些热门和精英的职业,那许多底层而必需的职业就会无人可用,而这些岗位上的人们同样需要寻求自己的职业自尊。
在当代社会,职业构成了一个人的重要身份。真正好的职业剧,能够写出只有这个职业的人特有的生活体验和世界观。职业剧的精髓就在于,表现出每一个职业的尊严和价值感所在。
由于良好的日剧消费文化,B站上有大量的日剧,其中许多属于职场品类。或许,这就是现在年轻人所需要的。
《卖房子的女人的逆袭》
《卖房子的女人的逆袭》虽然讲的是“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的热血销售,但她也会告诉你,拥有不了自己房子的人,也有很多,“当下的时代,价值观多种多样,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有可以避雨的屋檐,也可以洗澡,有电脑,还有喝咖啡的空间…有人将这个网咖当成一个简易的家,不是也挺好吗?”
石原里美主演的《非自然死亡》是两年前的大热剧,一群法医专门负责探查非正常死亡者的真正死因。这部剧里,法医有冷冰冰的职业体验:“人无论在何时何地,一旦切开剥皮都只是一块肉,死了就知道了。”但也会告诉你他们的无力:“每天都有人在某地死去,那个人的死亡,会令某人悲伤。人杀人,因此产生怨恨,悲伤又会增加。法医学者能做的事,真的太少了,我快要输了。”
《非正常死亡》
这部剧里有一集,讲的是一位食品加工厂的工人在下班路上因摩托车事故而身亡,摩托车维修点、医院和工厂三方相互推诿,都不愿意担责。解剖后发现,工人是因三十天前的一次受伤缓慢致死,他长期过劳加班,在为老板送餐的途中疲劳过度,导致车祸。这集的名字叫做“为了谁而工作”,反思了日本社会长期存在的超时工作和“过劳死”现象。
工作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职业赋予人自尊,让每个人在社会的阶序里,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个位置,并不是越往上就越等于成功。半泽直树给出了他的定义:
“不管在怎样的公司做怎样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不断奋斗以获得成就感,我认为这样的人才叫真正的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