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都为文言文感到头秃,假如是10分的文言文阅读,靠运气才能拿到高分,运气差的时候甚至可能全错,至于得到分的情况,大概是百年难得一遇吧。所以孩子们对文言文苦大仇深,产生了畏惧,如果试卷上有文言文,愁眉苦脸;要是没有文言文,则喜笑颜开。

以前小学是没有把文言文的教学放到课本中的,所以孩子在初中乍一接触,就会觉得起点太高,虽然唐诗宋词孩子们也从小背诵,这和文言文比起来,难度真是小巫见大巫,尽管二者之间也有些共通的地方,可是孩子们对于新知识陌生与害怕,缺乏学习兴趣,被文言文吓得不知道该如何思考了。

小学生怎样学好小古文(从小学低段就让孩子接触小古文)(1)

现在,文言文已经渗透到了小学,以部编版教材为例,小学三年级上册就出现了《司马光》。它短小精悍,浅显易懂,很适合刚开始接触文言文的孩子来学习。其实,这样的文言文,现在我们有了“小古文”这个时髦的称呼。小学时期是学习古文的黄金时期,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除了课本上已有的小古文外,补充恰当的小古文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能从小学一二年级就开始接触,那就更好了。

下面我们就聊聊有什么好方法让孩子和小古文成为好朋友。

一、联系生活实际,降低阅读难度,激发孩子学习小古文的兴趣

我们寻找合适的小古文,让孩子接触这种言简意赅,叙事说理形象生动有趣的文体,是提高孩子语文学习能力,提升语言功底的好办法,会让孩子一生受用。

小学生怎样学好小古文(从小学低段就让孩子接触小古文)(2)

《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

这篇小古文只有一句话,讲的是两个小朋友来到青草地上放风筝。那么谁在前面拿着线,谁在后面举着风筝呢?一个小朋友想了想,就先指了指对方,又指了指自己,说:“你在前面吧,我在后面。”大部分孩子都有放风筝的经验,即使没放过也见过别人放风筝,知道放风筝的方法是一个人在前面拿线,而另一个人在后面举风筝,当孩子知道在这句话中“汝”是你的意思,“吾”是我的意思之后,就能马上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原来小古文也没那么难,只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就能连起来从而读懂全文了。而且小古文还挺有趣的呢。

二、通过表演和体验,体会小古文的形象生动

任何的学习都源于兴趣。想让孩子学好小古文,就必须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孩子学习过程中,要设置不同的学习方式去品味学习小古文之情趣。表演,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学习活动方式之一,孩子对此会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积极性。

小学生怎样学好小古文(从小学低段就让孩子接触小古文)(3)

还是以《放风筝》为例,家长就带着孩子去放一放风筝呗。要去哪儿放呢?必须是去青草地上;那要怎么放呢?家长让孩子选,谁在前,谁在后。

在演绎的过程中,孩子顺利地将小古文的内容记在心中,在此基础上的背诵就有了良好的基础,文字的情趣自然也体会到位。

三、通过背诵,体会小古文的韵律之美

学习小古文,必然离不开背诵。古诗文的背诵积累是有一定意义的,有效地背诵积累,才能培养孩子的语言感受能力。但我们不主张死记硬背,因为在不理解的基础上,生硬地背诵,会让孩子产生觉得反感。

家长们不妨让孩子先静下来,在理解了内容的基础上,找一找文章的线索。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方法,有的孩子会把内容在脑海中以画面的形式出现,按一定地顺序进行背诵;而有的孩子会抓文中的关键句进行背诵……当然,有效的诵读也很重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让孩子对小古文的内容烂熟于心,小古文的韵律之美也逐渐让孩子有了清晰的感受,于是自然而然地也就会背了。

四、通过续写,体会小古文创作的快乐

在比较、演绎、诵读的基础上,创造合适的机会,也尝试写一写小古文。这既是检测小古文学习的成果,更是语言运用的机会。

小学生怎样学好小古文(从小学低段就让孩子接触小古文)(4)

我们以《猫捕鱼》为例:“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家长可以让孩子猜猜这失足落水后又跃起的猫儿,接下来会有什么举动。是继续伏于缸上,继续捕鱼;还是失去斗志,就此作罢。如果选择继续捕鱼,又会有怎样的举动?让孩子先用自己的话说说猫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再要求模仿文中的句子,写上一两句文言文,给文章续个结尾。让孩子试一试,家长会发现,孩子不但想象力丰富,动笔能力也不差。

小学生怎样学好小古文(从小学低段就让孩子接触小古文)(5)

如:“猫又伏缸上,静候。终捕食之。”

“猫又伏缸上,又跌水中,跃起,失望而回。”

不管最终孩子们设计的结尾如何,也不管文字表达上是否存在瑕疵,关键是孩子们会发现小古文的创作真的不难。既然能写,那为什么要害怕呢?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学习小古文其乐无穷。

小学生怎样学好小古文(从小学低段就让孩子接触小古文)(6)

所以,家长们可以试着让孩子在低年级就让孩子接触小古文,让孩子去感受汉语的无穷魅力,这样,等到他们中高段再接触小古文,高段学习文言文,循序渐进,由简到难,孩子接受起来也就比较容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