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读图“古丝绸之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
- 沿图中古丝绸之路方向,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C. 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D. 非地带性现象
2.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
A. 盆地中部 B. 交通干线沿线 C. 湖泊沿岸 D. 河流上游
“哭泣曲线图”示意制造业优势条件丧失的过程。富士康是规模很大的电子企业,下图为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题。
|
3.图中马达加斯加岛东部①自然带的形成,体现了( )
A.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现象
4.④地自然带类型是受( )
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 温带落叶硬叶林带 D.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5.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
A. 升高趋势 B. 保持不变 C. 降低趋势 D. 变化无序
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与6.①处自然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A. 暖流 B. 山脉迎风坡 C. 大气环流 D. 寒流
7.④地自然带的名称是(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 热带草原带 D. 温带草原带
8.自然带①→②→③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电视剧《走西口》中的主人公田青,从事的是从包头到新疆阿克苏的皮货贩运生意。如图中甲、乙分别为贩运工具、贩运途中常见树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题。
|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皮货贩运路线上的景观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 甲所示的运输工具,也是阿拉伯人的主要交通工具C. 包头所处的自然带是温带森林带D. 阿克苏所在地区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
10.图乙中所示树木出现于沙漠中属于( )
A. 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现象 B. 自然带分布的非地带性现象C. 海陆位置因素影响下的地带性现象 D. 地形因素影响下的非地带性现象
如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河谷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题。
|
11.从地质构造看,该河谷属于
A. 地堑 B. 断层 C. 背斜 D. 向斜
12.与南坡相比,北坡缺失粉砂岩的原因可能是
①粉砂岩形成时期,北坡地势较高 ②粉砂岩形成时期,北坡地势较低
③粉砂岩形成后,北坡地势抬升 ④粉砂岩形成后,北坡地势下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推断河谷两侧植物生长茂盛的山坡及原因是
A. 山坡甲—阳坡,光照充足 B. 山坡乙—阳坡,光照充足C. 山坡甲—阴坡,水分条件好 D. 山坡乙—阴坡,水分条件好
秦岭--大巴山山区由一系列东西走向、南北排列的山地组成,具有南北过渡的地理-生态属性,因此常被作为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秦巴山区形成了复杂多样且具有过渡性质的山地垂直带。某研究小组在对该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部分山地的垂直带谱(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14.下列山地按照自南向北顺序排列的是
A. 米仓山、三峡大老岭、草链岭、太白山 B. 太白山、草链岭、三峡大老岭、米仓山C. 草链岭、太白山、米仓山、三峡大老岭 D. 三峡大老岭、米仓山、太白山、草链岭
15.太白山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拔基本相同 B. 坡面环境差异小 C. 坡度差异不大 D. 坡面相互影响小
读山地植被垂直带结构图,回答下题。
|
16.图中甲代表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A. 荒漠带 B. 草原带 C. 落叶阔叶林带 D. 常绿阔叶林带
17.关于图示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A. 从阿尔泰山到青藏高原,雪线高度的变化主要受纬度的影响B. 青藏高原垂直自然带数量较少是因为海拔低C. 阿尔泰山和北路天山有森林分布是因为冰雪融水丰富D. 阿尔泰山中丙区为优良的冬季牧场,乙区为夏季牧场
18.随着越来越多牧民的定居,阿尔泰、天山地区的“四季转场,终年放牧”的传统生活渐行渐远。分到各户的牧场出现了覆被减少,生产力下降的现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缺少牛羊粪便提供的养料 B. 草地垦殖造成的生态破坏C. 牧场缺乏充足的水源补给 D. 过度放牧导致的牧场退化
某科考队考察中央谷地及其附近区域,考察发现:中央谷地年降水量不足1mm;地势南高北低,高差较大;周围岩石性质差异明显。下图示意中央谷地所在区域及沿ab两地地形剖面。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
19.科考队员发现图中海岸山脉西部沿海地区大气能见度常年较低,推测其形成原因为该地区
A. 常年高温多雨,水汽较充足 B. 荒漠广布,沙尘暴多发C. 沿岸寒流流经,水汽易凝结 D. 工业发达,雾和霾严重
20.中央谷地沙丘数量较少,可能因为该区域
A. 南北高差大,长期处侵蚀环境 B. 谷地较狭窄,沉积物分选性好C. 西风强劲,搬运走沙质沉积物 D. 河流落差小,搬运来的泥沙少
21.P地与M地农业发展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分别是
A. 雨水、湖泊水 B. 积雪融水、地下水 C. 雾水、地下水 D. 冰川融水、河流水
22.图示区域西部分布着世界上最干旱、最狭长的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沙漠狭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大气环流 B. 洋流、大气环流 C. 地形、人类活动 D. 洋流、地形
秦岭山脉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米,其高度在距今35000年以来增加不超过100米。末次冰期(距今约7万年)以来,太白山经历了数次冰川发育。图为距今35000年以来七个时段太白山理论雪线(积雪冰川带的下限)高度测算值。位于太白山西北方向的贺兰山现代理论雪线高度约为4724米。据此完成下列题。
|
23.图示时段中,太白山有冰川发育的时段是(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4.导致太白山不同时期实际雪线高度差异的因素是( )
A. 地壳抬升 B. 外力侵蚀 C. 气候变化 D. 人为活动
25.贺兰山现代雪线不同于太白山的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量小 B. 气温较低 C. 太阳辐射强 D. 冬季风力大
我国西部山地内某小流域面积23.1km2,海拔2960~4800m,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95mm,主要集中在7~9月,并随高程增大而增加。流域内景观类型多样,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下图为某小流域景观类型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6.该小流域内的( )
A. 高寒草原是其所在山地的基带 B. 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基本相同C. 稀疏林地可出现于各自然带内 D. 降水变化特点决定了带谱结构
27.高寒草甸与高山寒漠分属不同山地自然带,导致两者发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气温 B. 降水量 C. 风速大小 D. 太阳辐射量
28.高寒草甸与高寒灌丛同属一个山地自然带,导致两者发生分异的主导因子是( )
A. 土壤肥力 B. 空气湿度 C. 日照长短 D. 地表水分
如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研究发现乙、丙河段河漫滩上的土壤颗粒比甲、乙河段更粗。完成下列题。
|
29.乙,丙河段河漫滩土壤颗粒偏粗的主要原因是该河段
A. 泥沙物源颗粒粗 B. 河流的流速缓慢 C. 流水侵蚀作用强 D. 风沙沉积作用弱
30.与西侧相比,贺兰山东侧交通线路更发达的根本原因是
A. 气候更湿热 B. 地形更平坦 C. 聚落更密集 D. 土地更广阔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B、B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体现是答题的关键。 【解答】 沿图中古丝绸之路方向,自然景观的变化是森林、草原、荒漠,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B 对;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是随着纬度更替, A 错;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是随着海拔高度更替, C 错;地表自然地理现象的分布,并不都具备地带性分布规律,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岩性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非地带性分异的现象, D 不符合题意。 2. 【分析】 本题考查聚落的分布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是答题的关键。 【解答】 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或山麓地带的绿洲上, A 错;交通干线连接的是农业条件较好,水源食物较充足的聚落,即聚落分布在交通干线沿线, B 对;湖泊很少,不是主要分布区, C 错;河流上游是高山区,分布少, D 错。
3~5.【答案】D、A、C
【解析】
3. 【分析】 本题考查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分析材料信息,掌握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相关知识点。 【解答】 图中马达加斯加岛东部①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其形成是由于该地处于信风带的迎风坡,且受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导致气温高降水多,属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D 正确, ABC 错误。 故选 D 。 4.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分析材料信息,结合④地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分析。 【解答】 ④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类型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A 正确;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对应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B 错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D 错误;没有温带落叶硬叶林带, C 错误。 故选 A 。 5.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分析材料信息,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相关知识点。 【解答】 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随着纬度增加,热量逐渐减少,气温也会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故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逐渐降低。 C 正确, ABD 错误。 故选 C 。
6~8.【答案】D、B、B
【解析】
6.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自然带形成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答】 读图,①处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①处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加上沿岸有暖流经过,形成的热带雨林带,与寒流无关。 D 正确, ABC 错误。 故选 D 。 7. 【分析】 本题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解答】 根据④地所在的澳大利亚的位置判断,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自然带的名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正确, ACD 错误。 故选 B 。 8. 【分析】 本题考查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解答】 自然带① → ② → ③处的自然带名称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体现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正确, ACD 错误。 故选 B 。
9~10.【答案】A、B
【解析】
9.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分析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图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 【解答】 包头到新疆阿克苏,呈东西方向的景观变化,应为水分条件引起的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故A正确;图中的交通工具骆驼是双峰驼,分布在温带荒漠中,而阿拉伯人是在热带荒漠区,应是单峰驼,故B错误;包头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部,为温带草原带,故C错误;阿克苏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位于干旱地区,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故D错误。 故选A。 14. 【分析】本题考查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图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应用。 【解答】图乙植物是胡杨树,主要分布在荒漠地带的河谷之内,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方,树木才能存活生长,该景观属自然带分布的非地带性分异现象,B对,ACD错。故选B。
11~13.【答案】B、A、C
【解析】
11. 【分析】 本题考查该河谷的地质构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河谷所在地区的岩层变化特点说明其地质构造类型是答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可知,该地区岩层存在不连续且错动、位移的现象,应为断层构造, B 正确;地堑是断层中相对两侧岩层断裂下陷的部分,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ACD 错误。 12. 【分析】 本题考查北坡缺失粉砂岩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影响岩层分布的因素是答题的关键。 【解答】 原因可能是粉砂岩形成时期,北坡地势较高,外力沉积作用没有在北坡形成粉砂岩;或者可能是粉砂岩形成后,北坡岩层断裂抬升,地势较高,外力风化、侵蚀、搬运作用强烈,导致粉砂岩缺失, A 正确, BCD 错误。 13. 【分析】 本题考查河谷两侧植物生长茂盛的山坡及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地形对植被分布的影响是答题的关键。 【解答】 据图中指向标,甲为北坡,为阴坡,乙为南坡,为阳坡。在半湿润地区,山地南坡是阳坡,光照充足,气温偏高,蒸发较多,土壤水分条件较差;北坡为阴坡,光照不足,气温偏低,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 正确, ABD 错误。
14~15.【答案】D、B
【解析】
14. 【分析】 本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相关知识。 【解答】 一般山体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看海拔;水平自然带的分布看基带。不同山体比较所处纬度高地低应看基带。通过分析:各山体垂直自然带按垂直带谱分异规律分布正常,确定基带不是非地带性分异。排除了基带的非地带性分异,就可以据基带的自然带判断出纬度高低了。秦岭 -- 大巴山山区由一系列东西走向、南北排列的山地组成,地形较复杂,图中基面海拔相差不大,基面海拔对自然带基带影响不大,南北向热量影响较大。三峡大老岭与米仓山相比,米仓山有南北坡的差异,而三峡大老岭则没有南北坡之分,这就说明,三峡大老岭南北坡一样,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进而判断三峡大老岭在最南面,因此米仓山在三峡大老岭北侧。太白山南坡基带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含常绿成分),北坡基带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草链岭南北坡基带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草链岭在太白山北侧。据以上分析可知,山地按照自南向北顺序排列的是三峡大老岭、米仓山、太白山、草链岭。 D 正确, ABC 错误。 故选 D 。 15. 【分析】 本题考查太白山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解答】 南北坡海拔基本相同,但不同高度水热不同自然带不一定相同, A 错误;太白山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均位于山顶。山顶体积、面积较小,不同坡向的的水分、热量相互交换较强,水热条件基本一致,两坡在山顶处坡面环境差异小,水热条件差别小,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小, B 正确, D 错误;山顶处坡度差异不大,对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影响小, C 错误。 故选 B 。
16~18.【答案】A、A、D
【解析】
16. 【分析】 本题考查甲代表的自然带,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自然带类型的判断。 【解答】 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形成的自然带为荒漠带。读图分析可知,甲地位于山地的基带,与周围水平自然带相一致,应该属于荒漠带, A 正确, BCD 错误。 故选 A 。 17. 【分析】 本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解答】 山体所在的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在山体上分布的海拔高度越低,从阿尔泰山到青藏高原,纬度越低,雪线的海拔高度越高, A 正确;影响自然带数量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拔高度和山体的相对高度,青藏高原垂直自然带数量较少是因为相对高度小, B 错误;森林多分布于降水较多的区域,阿尔泰山和北路天山有森林分布是因为其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因而发育森林, C 错误;天山的山地森林以上为夏季牧场,以下为冬季牧场,由此判断丙区为优良的夏季牧场,乙区为冬季牧场, D 错误。 故选 A 。 18.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环境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 【解答】 牧民定居后,改变了原来的游牧方式,都在各家固定面积的草场放牧,使牧场缺少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因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D 正确, ABC 错误。 故选 D 。
19~22.【答案】C、A、C、D
【解析】
19. 【分析】 本题考查图中海岸山脉西部沿海地区大气能见度常年较低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答】 西海岸附近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导致水蒸气凝结形成海雾, C 正确;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多晴天,水汽较少,不易形成大雾, A 错误;副热带高压控制下,风力小,沙尘暴较少, B 错误;南美洲沙漠地区工业不发达, D 错误。 20. 【分析】 本题考查中央谷地沙丘数量较少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流水侵蚀地貌。 【解答】 地势南高北低,高差较大,河流落差大,以侵蚀搬运为主, A 正确, D 错误;谷地较狭窄,水流速度快,分选性差, B 错误;山脉阻挡受西风影响小, C 错误。 21. 【分析】 本题考查 P 地与 M 地农业发展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答】 P 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晴天,降水较少,附近有寒流流经,多海雾, P 地水分主要来源是雾水, A 错, C 正确。 P 地地处热带没有积雪, B 错。中央谷地的阻挡,冰川融水影响小, D 错误。 22. 【分析】 本题考查图示区域西部地区沙漠狭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答】 在南美洲西海岸因受到秘鲁寒流和安第斯山脉的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显得异常狭长,故 D 正确, ABC 错误。
23~25.【答案】B、C、A
【解析】
23. 【分析】 本题考查太白山有冰川发育的时段,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分析材料提取关键信息。 【解答】 太白山海拔 3771 米,超过第一、二、四 3 个时段的理论雪线高度,因此 B 选项正确, ACD 错误。 故选 B 。 24. 【分析】 本题考查导致太白山不同时期实际雪线高度差异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导致太白山不同时期实际雪线高度差异的因素。 【解答】 不同时期雪线高度为理论雪线高度,与该地海拔无关,与气温和降水关联密切,排除选项 A 、 B ,选项 C 正确。较早期人类活动对高海拔自然环境影响微弱,排除 D 。 故选 C 。 25. 【分析】 本题考查贺兰山现代雪线不同于太白山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影响雪线因素。 【解答】 由图可知太白山现代雪线高度约为 4400 米,低于贺兰山现代雪线高度。贺兰山脉位于我国西北,气候更干旱,降水量小,雪线海拔更高,选项 A 正确。贺兰山脉纬度更高、冬季风影响更强,可能导致气温偏低,雪线高度应低于太白山,与理论雪线高度不符,表明降水是影响两者雪线高度差异的最主要因素。 BCD 错误。 故选 A 。
26~28.【答案】B、A、D
【解析】 26. 本题考查区域垂直自然带的判读。基带是指山地山麓地区所在的水平自然带,图中 2980 米附近为高寒草原,但 2980 米附近不是其所在地区的基带。由经纬度可判断出该山地位于祁连山北侧,其山麓应为河西走廊的温带荒漠草原, A 错误;图示小流域分布的冰川纬度相似,坡向一致,因此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基本相同, B 正确;由图中可得,稀疏林地并没有出现于各自然带内,高寒灌丛分布范围广, C 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该流域海拔高差达 1840m ,景观从冰川带到高寒草原带均有分布,因此可以判断,该地区主要属于垂直地带性分异,自然带种类多样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垂直高差大, D 错误。 27. 本题考查垂直地带差异性产生的原因。高寒草甸与高山寒漠分属不同的海拔,高寒草甸分布的海拔较低,高山寒漠带的海拔较高,两者发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气温, A 正确;该地降水随高程增大而增加,高山寒漠地区海拔高,降水更多,但由于气温较低,高山寒漠带降水多以固态形式存在,植物无法利用, B 错误;受风速影响的植物一般矮小,匍匐在地表生长,高寒草甸与高山寒漠显然不具备此特点, C 错误;两自然带所处纬度相近,太阳辐射量差异不大,不是发生分异的原因, D 错误。 28. 本题考查植被带内部差异性产生的原因。高寒草甸与高寒灌丛下的土壤肥力不同是这两种植被造成的,高寒草甸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肥力高,而高寒灌丛下的土壤肥力则较低。肥力高低是结果不是原因,与题干要求不符, A 错误;高寒草甸与高寒灌丛属于同一个自然带,分布海拔相差不大,说明两者的空气湿度、日照长短相差不大, B 、 C 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高寒灌丛主要分布在河谷两侧,说明河谷地带水分条件较好,因此导致两者发生分异的主导因子是地表水分, D 正确。
29~30.【答案】A、C
【解析】
29. 【分析】 本题考查乙、丙河段河漫滩土壤颗粒偏粗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河漫滩是流水沉积作用造就的,但沉积物的特征离不开物质来源和流失侵蚀、搬运作用的效果。 【解答】 河漫滩是流水沉积作用造就的,但沉积物的特征离不开物质来源和流失侵蚀、搬运作用的效果。越往下游河段,河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下河流沉积物的颗粒越细,但图中处于相对下游的乙、丙河段沉积物颗粒反而偏粗,说明主要原因是来自贺兰山的泥沙物源起了主导作用。 A 正确, BCD 错误。 故选 A 。 30. 【分析】 本题考查贺兰山东侧交通线路更发达的根本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根据图中信息显示东侧聚落更密集,等级也更高,对交通的要求也会更高。 【解答】 从区域特征的角度,该区域不可能出现湿热气候,东西两侧的地形、土地面积上差异不大(但耕地面积差异大),图中信息显示东侧聚落更密集,等级也更高,对交通的要求也会更高。 C 正确, ABD 错误。 故选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