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分享了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今天我们来聊聊他的另一部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大语文素养 | 马克吐温巅峰儿童文学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提起这本书,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不过是一本儿童惊险小说。这样认为的人一定没有想到,他们错过了一份文学的《独立宣言》

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代表作(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

这本书到底有多好?

欧内斯特·海明威说:“这是目前为止最出色的作品”、“是所有美国文学作品的源泉”,谁要是不同意,就会被他胖揍一顿。

威廉·迪安·豪威尔斯也曾说过:“马克吐温是唯一的、无与伦比的,是文学界的林肯。”

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代表作(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2)

1. 马克·吐温写这本书的时候,是南北战争之后,在林肯总统的带领下,美国已经废除了奴隶制;

2. 但是马克·吐温把书内的故事的时间背景设置在19世纪30年代左右,这个时候是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夕;

3. 地点在密西西比河上,不仅是美国人心目中的母亲河,也是马克·吐温童年最熟悉的地方;

4. 主人公是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就跟读者见面的小哈克,这时候他只有14岁左右。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结尾,哈克同意和寡妇道格拉斯一起生活,学会文明规矩等等,来加入汤姆·索亚的小帮派。

但是我们无论是从电影里还是从书本里,看到的哈克都是不太适应那些“别人告诉他的”文明和规矩的人。

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代表作(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3)

哈克给我们的印象是什么呢?

不喜欢穿着干净整洁的好衣服;不愿意遵守对他来说让人头疼的餐桌礼仪;不理解为什么学校和大人们每天都在讲圣经里那些死人的故事。

哈克在美国人心目中是什么形象?

他那不守僵硬的教条和规矩,厌恶所谓“正确”的事情,不断成长和成熟,拒绝“教化”但渴望自由,想要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模样,正是那个时代美国人的典型形象。

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代表作(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4)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哈克走向文明和规矩的生活被打破了,酒鬼父亲突然回来,他不仅绑架了哈克,把他关在一间小木屋里,还在醉酒后差点打死他。

哈克的面前出现两条可以选择的道路,一是回到寡妇道格拉斯那里,继续学习文明、礼貌、规矩,二是在酒鬼父亲野蛮、冷漠、酗酒的环境下成长。

哈克两条路都没选,他伪装了自己的死亡,找到一艘小木船,并划着它逃到附近的小岛上,为后面发生的故事找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代表作(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5)

小岛上哈克遇到了正在逃亡的黑奴吉姆,他是寡妇姐姐家的奴隶,发现女主人要把他卖到河流下游时开始逃亡。

哈克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帮助逃奴是错误的,按照常理来说,他最应该做的是告发吉姆,并把他送回去。

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代表作(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6)

哈克在寡妇道格拉斯那里也逐渐认可地狱的存在,如果帮黑人逃跑,那肯定就得下十八层地狱。他不想下十八层地狱,反复犹豫之后给吉姆的主人写了一封信告发吉姆,但是在经过社会规则和个人良知之间的斗争后,他还是撕掉了信。

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代表作(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7)

这个哈克撕掉信的情节是整本书的最高潮,从这个“我们”开始,哈克就下定决心要帮助吉姆。他们踏上木筏之后,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危险,见到了各色的善良或邪恶的人,惹了不少麻烦,小说的最后五十页他们还遇到了汤姆·索亚,并和他同行。

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代表作(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8)

但实际上汤姆早知道女主人给了吉姆自由,看似是在帮助吉姆和哈克的一系列计划,只不过是他找乐子的坏心思罢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文学评论家会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最好的小说,最后五十页除外”的原因。

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代表作(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9)

无论如何,故事最后,吉姆通过了一系列的严酷考验,获得了自由。

这本书独特在哪呢?

首先无论是19世纪的南北战争前还是现在,美国都是深受种族主义影响的国家,然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却讲述了一个白人少年和一个黑人奴隶之间深厚的革命友谊,这无论是对当时的作家还是读者来说都是极其锐利和新颖的主题。

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代表作(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0)

其次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以前,几乎所有的美国作家和文学作品都遵循一条原则:“文学即高雅”:一本流传于世的作品必须具备正式而华丽的文字。

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里,刻意选择了“ 接地气 ”的表达方式,这本书甚至有很多不合乎语法的地方以及拼写的错误。

但是特里林曾评论道:“它句子结构简单、直接、流畅,完美还原了人物说话特点和韵律,出色的文字能给人以文字能说话的感受。”

这是马克吐温的这种写作手法可以成为美国文学史上重要里程碑的原因。

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代表作(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1)

环境对人的影响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里显得格外明显

哈克还是一个没人管教的“野孩子”时,他不会在乎上帝和圣经。

当哈克走进寡妇道格拉斯的生活,他相信地狱是存在的,社会是有教条和规则的,自己也要学习这些以融入社会。

我们想一下,假如哈克在寡妇家遇到了吉姆,在周围人的影响下,哈克还可以坚持不举报吉姆吗?

当换个新的场景,哈克发现原来人们教给他的“文明”是对另一类人的残忍,因此在和吉姆相处过程中,哈克逐渐远离镇上人们的“文明”和酒鬼父亲的“野蛮”。

在另一条不同于文明和野蛮的道路上前行,这不仅是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敢于跟世俗对抗的英雄诞生过程。

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代表作(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2)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电影剧照

资料来源: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美)马克图文

电影《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策划 | 五分钟工作室

编辑 | 张十五

插画 | 二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