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养老保险,大多数人都想更划算的领取更高的养老金。由于养老保险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缴费基数高能够领取的养老金更高,于是有人就想,最后一个月把缴费基数提到300%上限,养老金是不是能更高呢?有的人想,最后一个月的平均缴费指数是3,这种情况下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是不是也会更高?

养老保险确实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但是仅仅一个月的养老保险高基数缴费,对于养老金的提升并不大。

退休老人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主要是依据2005年国发38号文件,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部分,等于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养老保险基数系数怎么算(养老保险最后一个月缴纳300)(1)

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实际上就是历年的缴费档次。如果是始终按照60%基数缴费,那么平均缴费指数就是0.6。

缴费指数的计算,是具体到月的。一般,平均缴费指数指的是每一月份的缴费工资,占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比重的平均值。

养老保险基数系数怎么算(养老保险最后一个月缴纳300)(2)

如果是职工本人过去14年一直按照60%基数缴费,最后一年是选择300%基数缴纳的,最终的平均缴费指数会变为0.72。

如果说是最后一个月选择300%基数缴费,实际上并不意味着全年的缴费指数变为了3。比如说平均工资为5000元,一直按照60%基数3000元基数缴费11个月,最后一个月按照300%基数15,000元缴费,合计缴费基数是48,000元。该年的平均缴费指数实际上就是48,000元除以5000元×12,结果为0.8。

因此,最后一个月如果选择300%基数缴费,之前179个月是60%基数缴费,平均缴费指数只有0.6133。

按照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平均缴费指数0.6133的情况下,缴费15年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为12.1%的养老金计发基数。目前多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实际上是超过当地缴费基数平均工资的。

养老保险基数系数怎么算(养老保险最后一个月缴纳300)(3)

当计发基数是6000元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是726元。如果是按照60%基数缴费,基础养老金是12%的养老金计发基数,这样基础养老金是720元。相差只有6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是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的余额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记入个人账户,由于是最后一个月缴费,因此也不会有多少利息。由于15,000元缴费基数要比3000元缴费基数高出12,000元,这样记入个人账户的钱数会多出960元。

50岁、55岁、60岁退休,计发月数分别是195个月、170个月和139个月,计算出来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分别是4.92元、5.65元和6.9元。

两部分养老金相加,也就是说按照300%基数缴费,能够多领养老金11~13元左右。

多付出2000多元,退休养老金能够多领取这么些钱,也算差不多吧,但是不用想过度占便宜的。

其实要想养老金高,最好的方式还是转到养老金计发基数高的地区办理退休。比如说在北京、上海等地,计发基数已经高达11,000多元。尽管缴费基数高,但相对养老金待遇更高,退休增加的钱数也会更多。外地户籍人员,需要在当地缴纳10年以上才可以办理退休的,还是要早做打算。#众说康养·团圆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