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央视最近几天报道了一件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案件,杭州警方抓获了一个犯罪团伙,用硫酸浸泡红毛丹进行销售。

红毛丹是一种生长在岭南的水果,是荔枝的近亲,口味也有些接近,但是两者外观不太一样,有一些长毛,所以也被叫做毛荔枝。

红毛丹和荔枝还有一点类似的地方在于,它也非常容易变质,通常在采摘之后两三天就变质了。不法商贩用硫酸泡红毛丹,就是为了延缓红毛丹腐烂的速度,因为酸性条件下,很多细菌都会难以生存,“保质期”也就延长了。

硫酸是我们很熟悉的一种物质,它是一种强酸,具有腐蚀性。不过,不法商贩所用的硫酸是稀释后的,腐蚀性并没有那么强,要不然红毛丹在浸泡的过程中就被硫酸给泡化了。

从危险性来说,这次食品安全事件造成的实际后果不会太大。硫酸基本没有毒性,人体中本身就含有硫酸根,摄入少量硫酸,不会出现什么病症。

但是,这次事件的性质却是非常恶劣,它突破了消费者的认知底线。

硫酸有没有毒先不说,它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不允许用在食品中。

它的产量大,用途广,价格也非常低,对于商贩来说,是一种比较容易获取的原料,这和过去一些食品安全事件有很大区别。举个例子,我们都对“苏丹红”这个名字记忆犹新,但它其实已经是十几年前发生的事故了。因为它并不是很常见,消费者很容易有所注意。这个道理就像人群中有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那么普通人在看过这群人之后,最容易留下印象的就会是这个特殊的外国人。苏丹红就是这个外国人,而硫酸更像是大众脸,很难引起关注。对普通人尚且如此,那么在监管过程中,硫酸也很容易漏掉,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监管难度。

换句话说,杭州检查出来这次事件,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很难估计这些商贩都做了多少恶。已经调查出的证据显示,这个团伙至少在2017年就已经这么做了,而且他们的聊天记录中也显示,他们不只是自己这么做,还把配方告诉其他商贩。由此可见,如果硫酸都能用来保存食物,那么这种方式就很容易被复制,而且很难被发现。

水果里面会有硫酸吗(硫酸居然也用来泡水果)(1)

这件事恶劣的另一个方面在于,稀硫酸虽然不会带来严重的症状,但是它的风险是很不可控的。稀硫酸中的水分会挥发,所以稀硫酸会逐渐变成浓硫酸,这个时候它的腐蚀性就会非常大了。我在做实验时,曾有过稀硫酸滴在裤子上的失误,结果裤子过了几天就开始产生破洞,而且破洞越长越大。所以,对于不知情的消费者来说,买了硫酸泡过的红毛丹回去,会不会造成更大的麻烦,谁也不敢保证。

对消费者来说,识别红毛丹是否硫酸泡过,也不是束手无策。实际上,要保护红毛丹,也可以用合法的防腐剂,比如柠檬里面提取的柠檬酸,就可以用来给水果保鲜。但是,这些合法的防腐剂并不会像硫酸的酸性这么强,差好几个数量级。如果非常喜欢吃红毛丹,又有些担心它们不安全,可以考虑使用pH试纸,它的用法我们在初中时都学过。浸泡过的红毛丹,果皮上一定会吸收硫酸,只要在水中泡一会,水中也会呈现酸性,果肉的酸度也会超过正常水平。此次事件,警方也安排了测试,发现果肉的pH值降到了2以下,是比较强的酸性,而正常的红毛丹是在4,是弱酸性(pH为2时,酸性是pH为4时的100倍)。

当然,如果不想中招,还是控制一下口腹之欲比较好。

(原文发表于公号“八斗文媒”,更多生活常识科普,可以关注后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