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在2009年入选为山西省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但迟迟无法入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何原因呢?

今年年初, 江西省抚州市在2022年1月11日正式成为第14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短短76天后,江西省九江市在3月28日也顺利挺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录,成为第141座名城。

而在此之前,江西只有4座名城,景德镇市(第1批)、南昌市(第2批)、赣州市(第3批)、瑞金市(2015年增补)。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1)

也就是说,在前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评选中,江西每批次都可以入选一个名城,在1994年结束第三批名城后,往后均为增补。

从1995年-2015年这20年间,瑞金市努力申报不负众望顺利入选,短短7年后,江西又连入两城,江西在文化历史名城保护和发展中的经验,值得山西学习。

国历史文化名城一览

有句不知出处的话叫“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城市可谓是地上最大的文物,山西截止到今天也才只有6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分别是大同、平遥、新绛、代县、祁县、太原。

其中大同是第一批1982年入选;平遥是第二批1986年入选;新绛、代县、祁县都是第三批1994年入选。

入选国家级名城后的第11年,平遥在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从此平遥走上文旅的发展的快车。

然后,在之后的增补名单里,山西只在2011年才吭哧吭哧将省会太原申报入选为国家名城。

连老大哥太原的申报之路都如此的坎坷,区区太谷城何以能评选,但眼看着隔壁两个小兄弟都早在1994年就被认可了他们历史文化底蕴,祁太平哥三只剩太谷自顾自怜,但也只能莫叹世不公,自认天命了。

太原迟迟在2011年才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属不应该。毕竟太原曾是北齐霸府、唐朝陪都。

民间有句话叫“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正定城早在1994年就顺利登上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末班车,而“锦绣太原城”17年后才与宜兴、嘉兴、中山、蓬莱、会理一同增补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按理说,太原城应该在第一批次就入选,第一批次基本上都是历朝历代知名的府城。

这个批次非常重要,明里暗里都有一种重要性等级的含义。第一批24座城;第二批38座;第三批37座;后面历年累计增补42座。2017年以后增补了7座,也就是说1994年-2017年这23年里,只增补35座,还没第二批和第三批的名单多。

在分析太谷为何迟迟入选不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前,我们先梳理一下这141座古城。

按照秦岭淮河作为南北方分界线来划分,北方共有国家名城58座;南方共有国家名城83座。南北方数量比为3:2。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2)

▲全国14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方58座,南方83座。

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几乎都在北方,即使是在南京定都的时候,那也是算江南以北。理论上,北方的城池数量是多于南方才对,但现在南方的国家名城数量领先北方半个身位。或许南方经济发达,对于古城保护的力度足够大,数量多也是理所应当。

姑且先不谈南方的83座城池,就单独看北方的58座城池。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3)

在这5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里,曾经历史上做过著名朝代都城的有:北京、西安(长安)、开封(汴京)、沈阳(盛京)、洛阳、咸阳;曾经做过府城的有:太原、大同、徐州、济南、保定、泰安、青州、汉中、吉林、长春、正定、聊城(东昌府)、商丘(归德府)、安阳(彰德府)、张掖(甘州府)、银川(宁夏府),这些城市里除了正定属于县级城市,其他均为地级市,有一些还是省会城市。

还有一些城市是位于古代边疆地带的卫城和要塞类的堡城:如天津(卫)、山海关、青岛、烟台、承德、蓬莱等滨海或距海洋较近的城市;如榆林(卫)、呼和浩特(绥远)、辽阳、集安、齐齐哈尔、哈尔滨、喀什、吐鲁特克斯、同仁、库车、伊犁等位于西北、正北和东北边疆游牧民族地区的城市;还有如张掖(甘洲卫)、武威(凉州卫)、敦煌(沙州卫)等位于河西走廊的卫城。

除上述城市外,剩下的城市其古代行政级别与太谷古城相差无几,有些是古州城,有些是古县城,古州城在规模上可能不及府城,但一般会比古县城稍大一些,城池规模上可以放一起做个对比和参照。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4)

其中属于古州城的有:濮阳(开州)、郑州、新绛(绛州)、代县(代州)、亳州、天水(秦州)、蔚县(蔚州)。而最后剩下的就是古县城了,有平遥、祁县、曲阜、邹城、临淄、邯郸、韩城、延安、浚县。

上述17个古州城或古县城,其中有一半在新中国成立摇身一变成为地级市。只有8座古城时至今日仍是县级行政单位。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5)

这8座古城分别是山西平遥、山西祁县、山西新绛、山西代县、河北正定、陕西韩城、河北蔚县、河南浚县。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6)

▲以县级行政单位入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8座古城,4座位于山西,其余4座紧邻山西。

其中曾为“花花正定府”的正定也只能屈居石家庄市下。

无巧不成书,从卫星图上看,这八个县市除了山西四个县以外,其他四个都紧邻山西。可以说都深受晋文化影响。

如果假设说太谷迟迟不法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因为城市经济实力不行,与历史上本就是大府城、现在也是地级市的城市来竞争名城席位,宛如螳臂当车,自不量力的话,那么与这八座同为县级的古城相比,太谷到底差在哪儿呢?

从对比中认清现状

陕西的韩城入选名城时间最早,1986年在第二批次就顺利入选;山西的平遥、祁县、新绛、代县,河北的正定、河南的浚县是在1994年第三批次入选,蔚县最迟,2018年入选。

那么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何条件?

申报城市要符合以下五项条件:

第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第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第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第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军事要地,或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第五、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非常好理解,就是说古城里要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原汁原味的历史古建筑,没有特别大的现代化痕迹。

另外,这座古城要有特色,不管哪朝哪代,祖上曾风光过,要么是因为战役、要么是因为产业、要么因为是文化。然后,2个以上历史街区是硬性指标。

此外,若想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保单位的数量是一个客观评判标准。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TOP10分别是是山西、河南、河北、浙江、陕西、四川、江苏、湖南、山东、安徽。其中,排名第一的山西拥有530处全国国保单位,是全国国保总数的10.4%,相当于排名后十位的总和。

这8个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各自拥有多少国保单位?

(1)晋外四城

晋外四城的位置也蛮有意思。晋东北是蔚县、晋正东是正定、晋东南是浚县、晋西南是韩城。

司马迁曾有言“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龙门碣石线可谓是半农半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而晋外四城洽洽刚刚好在龙门碣石以南的农耕区。

01蔚县

蔚(yù)县自古有“雄壮甲于诸边的铁城”之称,自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开始称“蔚州,在康熙32年(1693年),改蔚州卫置蔚县,从此开始叫蔚县。

蔚县这个古县城不简单,拥有2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全国第一国保文物大县。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7)

▲蔚州城池图《乾隆四年蔚州县志》

蔚县拥有国保文物在1996年第四批入选的有玉皇阁、2001年第五批入选的有:代王城遗址、南安寺塔、释迦寺;2006年第六批入选的有:西古堡、暖泉华严寺、真武庙、常平仓、灵岩寺;2013年第七批入选的有:筛子绫罗遗址、庄窠遗址、三关遗址、杨赟家族墓地、金河寺悬空庵塔群、蔚县关帝庙、天齐庙、蔚州古城墙、故城寺、卜北堡玉泉寺、沙子坡老君观、重泰寺。

始建于北周大象二年蔚县古城,其砖砌城墙是在明洪武十年重修,古城周七里十三步,是一座少有的只有三个城门的城池,最北面或许应该是北门的位置修建的玉皇阁是蔚县最早入选国保的文物。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8)

▲蔚县玉皇阁

蔚县修建在太行山中的一处盆地中,严格来说只能算卫城,即蔚州卫,是一座原来隶属于山西大同府的小卫城,后归直隶省宣化府(今河北张家口宣化区)。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9)

▲蔚县卫星图,留有古城墙遗迹。

02正定

正定原来叫「真定」,本是座府城,所以它的城墙可以长达二十四里,城池与太原城等量齐观,享有「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的美誉,与保定、北平共同称为「三关雄镇」。

它的城池西北饱满而东南稍缺,有着“天满西北,地缺东南”之意。而另一个国家名城祁县,同样也是西南缺角。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10)

正定拥有10处国保文物,1961年第一批国保文物:隆兴寺、广惠寺华塔;1988年第三批国保文物:开元寺、天宁寺凌霄塔;1996年第四批国保文物:县文庙大成殿;2001年第五批国保文物:临济寺澄灵塔、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2006年第六批国保文物:府文庙;2013年第七批国保文物:正定古城墙;2019年第八批国保文物:梁氏宗祠。

8批国保,除了第2批没有入选,之后每一批次都有国保文物入选,不得不佩服正定领导班子的能力。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11)

▲正定县卫星图,留有古城墙城垣残存8106米。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12)

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祖禹在他的《读史方舆纪要》中这样描述正定古城:真定“府控太行之险,绝河北之要,西顾则太原动摇,北出则范阳震慑”,不愧是“背倚太行,地控燕蓟,路通河洛”的大府城。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13)

▲正定天宁寺凌霄塔,始建于唐懿宗咸通年间(860年~873年)。

寺院初名永泰寺,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奉敕改为天宁禅寺。

03韩城

韩城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隅,古称“龙门(另一说山西河津为龙门)”,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 《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说的“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的龙门便是韩城。此外,司马迁本人便是在龙门出生。韩城在战国时期的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置夏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称韩城县(与太谷县同一年改名)。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14)

韩城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是陕西全省县市第一名,素有“关中文物最韩城”的美誉。

1982年第二批入选的有:司马迁墓地和祠;1996年第四批入选的有:魏长城、大禹庙;2001年第五批入选的有:普照寺、城隍庙、文庙、党家村古建筑群;2006年第六批入选的有梁带村芮国遗址、北营庙、法王庙、玉皇后土庙;2013年第七批入选的有毓秀桥、紫云观三清殿、九廊庙、庆善寺:2019年第八批入选的有:华严寺、柳枝村关帝庙。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15)

▲韩城市卫星图,现在的古城墙为现代新建。

2017年正式启动了古城墙综合体项目建设工程,恢复古城墙旧貌。

04浚县

浚(xùn)县,旧城「黎阳」,现址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值得注意的是,浚县在历史上写作“濬县”,濬同浚。

浚县在建国前一直隶属于河北省(即直隶省),建国后短暂归属于平原省,平原省取消后归属于河南省安阳地区,1986年划归鹤壁市管辖。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16)

浚县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其中,2001年第五批入选的有:大丕山摩崖大佛及石刻;2013年第七批入选的有:浚县古城墙及文治阁、碧霞宫、大运河(卫河永济渠浚县段与黎阳仓遗址;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合并);2019年第八批入选的有:黎阳故城遗址。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17)

▲浚县卫星图。留有古城墙遗迹。

2014年末,浚县斥资51亿元开启古城南城门复建、北城门及北城墙复建的综合整治建设项目。除小部分城墙遗迹外,其余城墙、城门、护城河和桥均为近年来新建工程。

(2)晋内四城

01代县

居于山西东北位的代县,之所以能入选国家名城,因为它是坐拥雁门关的北方军事重镇,号称“三关之地”、“九塞之首”。与另一个国家级名城「新绛」一同成为“南绛北代”。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18)

▲代州城池图《直隶代州志》乾隆49年(1784)

代县古城原为古上馆城,始建于西汉。北魏孝明帝时雁门郡和广武县治所自广武古城(今阳明堡古城村)一并移置上馆城,北周大象元年(579年),肆州治所由九原移至上馆城,古城便成为州、郡、县三级治所。开皇十八年(591年),改广武县为雁门县(与太谷同年更名)。明洪武六年修砖砌城墙,城池周长有八里一百八十五步。

代县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2001年第五批入选的有阿育王塔、边靖楼、长城雁门关段;:2006年第六批入选的有代县文庙。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19)

▲代县边靖楼

边靖楼,俗称“谯楼、鼓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明成化7年(公元1471年)火焚,后成化十二年(1476年)重建,清康熙、雍正、嘉庆、道光年间均加修葺。楼上悬挂有“声闻四达”、“威镇三关”、“雁门第一楼”等三块额牌匾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20)

▲阿育王塔是中国十九座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塔中位置最北的一座,也是现存最完整、外观最独特的一座。

阿育王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原为木结构,称“龙兴”,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灭佛塔大中元年(公元847年)重建,改“龙兴”为“圆果”。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被焚,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又建,南宋嘉定十一年(公元1079年)元兵南下再毁,自建600多年中历遭三劫,于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建为砖塔。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21)

▲代县卫星图

2012年10月,总投资6200万元,山西省文物局公开招标代县西门瓮城和城墙修缮工程项目,已为残垣断壁的西城墙于2013年开始修复,2015年城墙修复基本完成。

02新绛

新绛,古称绛州,是春秋晋国古都。康熙九年(1670年)《绛州志》和乾隆三年(1765年)《绛州志》记载:“州城自隋开皇三年由玉壁徙此始建,明洪武元年城指挥郑遇春重修周九里十三步,门二南曰朝宗,北曰武靖”。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22)

▲康熙九年(1670年)《绛州志》城图

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也有16处一说,按政府文件说明:2005年入选的“绛州三楼”归入归入“绛州大堂”文物项中)其中,1996年第四批入选的有:隋代花园绛州大堂;2001年第五批入选的有:稷益庙堂、绛州三楼(鼓楼、钟楼、乐楼)、福圣寺;2006年第六批入选的有:龙兴寺、乔沟头玉皇庙、三官庙、白台寺;2013年第七批入选的有:绛州文庙、冯古庄墓地、北池稷王庙;2019年第八批入选的有:寿圣寺大殿。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23)

▲绛州古城卫星城,无残存城墙遗迹,无复建城门。

绛州古城南临汾河,北沿丘陵,据高就低随地势制胜。

古城原为“卧牛城”,只有南北两个城门,南为嘴背为臀,东西天池为牛眼,角塔为牛犄角,唯一的南北大街为牛脊,左右62条巷为牛肋,宝塔为牛尾。

县城建筑格局不同于一般州县城的方城十字、对称中轴,而是将街、楼、塔、园、三关五坊皆依其自然而设。

03祁县

祁县位于山西省中部的晋中盆地,古城始建于北魏孝义帝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乾隆四十六年《祁县志》记载城围四里三十步。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24)

祁县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2001年第五批入选的有乔家大院;2006年第六批入选的有渠家大院,兴梵寺;2013年第七批入选的有:梁村遗址;2019年第八批入选的有:贾令镇河楼、梁村洪福寺。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25)

▲祁县古城卫星图,无城墙遗迹残存,无城门复建。

祁县古城与正定古城形似,东南缺一角,整个城池形同占代官吏所戴的纱帽,故有“纱帽城”之说。祁县古城十字街,但无任何鼓楼或市楼建筑,被称为“一城四街二十八巷,六十个圪道,四十个大院,万余间房室”。

04平遥

平遥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26)

平遥拥有20处全国文保单位,其中1988年第三批入选的有;平遥城墙、镇国寺、双林寺;2001年第五批入选的有:慈相寺、文庙;2006年第六批入选的有清虚观、金庄文庙、利应侯庙、清凉寺、城隍庙、日昇昌旧址;2013年第七批入选的有:襄垣慧胜寺、干坑南神庙、北依涧永福寺过殿、梁家滩白云寺、惠济桥、雷履泰旧居、市楼、南政隆福寺;2019年第八批入选的有:长则普明寺。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27)

▲平遥古城卫星图,四周城墙遗迹完整。

反观太谷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按特点还有个分类,古都型、风貌型、史迹型、名胜型、特色型、近代型;特殊型。历史古都型: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的城市。传统风貌型:保留了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完整建筑群的城市。一般史迹型: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主要体现方式的城市。风景名胜型: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地域特色型: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近代史迹型: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特殊职能型: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的城市。

太谷古城属于哪种型?

首先排除历史古都型、一般史迹型、风景名胜型。基本上八竿子打不着。

斯以为传统风貌型勉强还能沾个边;地域特色型也稍微能踩个角;近代史迹型稍稍也可以有;最后特殊职能型,一句“中国华尔街”,就说够不够特殊。

总而言之,上面7个类型,无论哪一个类型,太谷的特色都不难么鲜明。

太谷有10处国保文化,但都是2006年第六批次开始有的。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28)

▲乾隆四年《太谷县志》城郭图

2006年第六批入选的有:安禅寺、曹家大院、圆智寺、光化寺、净信寺;2013年第七批入选的有:孔祥熙宅院、铭贤学校旧址、无边寺、妙觉寺、真圣寺。

上述国保在古县城里的只有安禅寺、孔祥熙宅院和无边寺,其余均为于古城周围的村落里。奇怪的是,太谷最引以为豪的鼓楼竟然不是国保,只是第四批省保。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29)

▲太谷古城卫星图,无古城墙遗迹。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30)

▲上述八个古城,除了太谷其他都在2001年及以前至少有一处国保单位。

太谷与平遥、祁县、新绛、代县、正定、韩城、蔚县、浚县这八个已经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县城相比,输在国保单位数量上,只有代县、祁县、浚县比太谷国宝数量少,其他都只多不少。

此外,太谷首次拥有国保单位的时间也晚,直到2006年第六批才获得评定,即使这一次就评定里5家国保单位。其余8座古城在2001年就至少获得过1次国保评定。

这真的太晚了,严重影响太谷古城的旅游业发展。也许是太谷2006年终于获评国保单位,这才让太谷在2009年成为了第8座山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然而,平遥早在1991年就与太原、大同一同评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2年后,新绛、代县、祁县外加一个浑源县也在1993年评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次年,四座省级名城新绛、代县、祁县、平遥又双双入选国家级名称。

原本以为太谷没准儿会成为山西第六个国家级名城,看样子还要与浑源县一较高低。

除了国保单位数量少、评定晚是太谷迟迟无法入选国家名城名录的原因外,太谷古城真的就不如那八座古城吗?

先说正定,首先人家是府城,太谷是县城,比不了。

在比韩城,人家1986年就入选了第二批国家名城,是这8个县城里最早入选的,比大名鼎鼎的平遥城还早。17个国保单位外加《史记》撰稿人司马迁还葬在他儿,这也比不了。

但说实在的,作为与太谷城始建时间差不多的韩城古城来说,它城内既没有高楼阁,也没有大塔寺,城池也没太谷城大,我觉得太谷城不输韩城。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31)

绛州古城和代州古城,前者是春秋晋国古都,后者拥有雁门关,历史意义非凡。这两个古城也是既有高楼阁,也有大塔寺,城池虽略小于太谷,但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实至名归。

但就两座古城的明清古建筑群来看,密集程度远不及太谷古城。

上述八城中明清古建筑群密集程度能与太谷一较高下的也只有「祁太平」中祁县和平遥两位兄弟县。作为晋商故里的代表城市,号称金太谷、银祁县、铜平遥的「祁太平」中,如今只有「太」尚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真的对不起这个“金”字招牌。

但话说回来,现在的祁县古城,既无楼阁也无塔寺,以前还有个太清观,现已拆毁;现在的平遥古城内,尚有楼阁但无塔寺,闻名遐迩的镇国寺、双林寺和慈相寺均在平遥城外,只存有一个太平观(即清虚观)。

平遥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理所应当,但我迟迟想不通,祁县昭馀古城入选的理由为何,难不成就是因为渠家大院和乔家大院吧?何况祁县古城的城池还是这些古城里最小的古城。

剩下蔚县和浚县,太谷与蔚县比,输在国保数量上,小小蔚县竟有22处国保单位。但是2018年才入选国家名城的蔚县,无论是在历史文化上还是古城规划上,都不如太谷古城。

浚县,一个可以和京杭大运河扯上关系的古城,现址上的浚县城始建时间较短,直到明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浚州降州为县,才始称浚县,治所迁至浮丘山东北平坡。另外浚县城内的现存古迹较少,只有十字街鼓楼(文治阁)是国保单位。

单拿浚县古城与太谷古城相比,太谷古城可以说完全不输于它。

此外,单独从古城的形制来看,太谷古城与这八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相比,是唯一一个几乎为正方形,而且几乎是坐正北朝正南的古城。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32)

▲太谷古城近80年变化(1943-2021)

其余古城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不规则和街道弯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划到上文看卫星图进行比较)。当然,这也许与当时的地理条件和风水有关。

但不得不说,太谷古城在营建上是最符合《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里所规定的礼制而建造的。

但就是这么一座古城,从1982年开始评定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整整40年过去了,太谷古城依旧迟迟无法被入选名录,到底输在哪儿?

肯定不是输在古城本身,即使太谷古城的城墙拆毁了,即使太谷东南西北四大寺只剩下南寺,即使古城没有被开发成商业气息浓厚的明清一条街,可以说太谷古城不输任何县级国家名城。

到底输在哪儿呢?我不知道,你们知道吗?

太原太谷古城(迟迟不能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谷古城到底输在哪儿)(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