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人的眼中,智齿就像一个多余的口腔“零件”,不仅会招来无故疼痛,还可能引发其他疾病。

你可能抱着“忍忍就不疼了”的心态,将拔牙日程一拖再拖,却让整个口腔饱受其害。

智齿到底该不该拔?告诉你拔智齿的“最佳年龄段”,并提醒你5种情况必须剔除智齿。

拔智齿的过程疼不疼啊(拔智齿)(1)

智齿,潜伏在口腔里的大隐患。

智齿是人类在18岁左右才萌出的最后一组恒牙,而18岁通常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时期,所以古人将其看作“智慧到来”的象征,才有了智齿的命名。智齿通常位于牙弓最后方,上下左右共4颗。

拔智齿的过程疼不疼啊(拔智齿)(2)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由于食物不断精细化,颌骨逐渐退化变窄,导致智齿的生长空间不足,从小到大都被挤着,以致生长方向歪斜或水平生长,即所谓“阻生牙”。不少人的智齿会出现种种问题:

时间长了,看似平静的智齿,会引发冠周炎、邻牙龋坏、牙列不齐等。除了造成肿胀、疼痛、咬颊肉,智齿还会引起发烧、咽喉痛等不适。

如果长期咬颊肉,引发持续异常刺激,有可能发生癌变,治疗难度非常大。

拔智齿的过程疼不疼啊(拔智齿)(3)

拔智齿最佳年龄:13~30岁

有人会问,拔智齿有没有最佳年龄?有专家指出,13~30岁是拔智齿的最佳时期。一般来说,在30岁前拔智齿比较合适,40岁后再拔创伤会增大。很多人都是到了“不得不拔”时才来拔,甚至有的老人80多岁了才来拔智齿,往往又因身体状况不适合而不能拔,那时因智齿引发的问题就很难彻底根除了,有时甚至会影响老人佩戴假牙,生活质量严重受损。

有的智齿已经连累周边牙齿坏掉,到时不得不两三颗牙一起拔掉,那时伤害就更大了。原则上一旦发现智齿发育不良,应尽早拔除,否则将来后患无穷。

最佳方案:12~18岁期间去做牙齿体检

专家还提出治疗智齿的最佳方案,在12岁~18岁期间,最好去医院给牙齿做一个“体检”,看看智齿发育情况,以便及早诊治,那时智齿根部还没有形成,尽早手术创伤小,终生受益。此外,怀孕前最好拔除可能引发疾病的阻生智齿。

拔智齿的过程疼不疼啊(拔智齿)(4)

这3种智齿可以保留

口腔科医生提醒,不是所有智齿都需要拔,但大多数智齿都应该拔除。值得保留的智齿通常有以下特点:

由于大多数智齿是“斜躺”在颌骨里,这就导致其根部与下颌神经管很近,所以常听到有人说,智齿要尽量保留,否则会伤到神经。拔牙前,医生会让患者拍一张全口牙的片子或进行口腔CT,查看智齿牙根与神经的关系,以便保护神经。

拔智齿的过程疼不疼啊(拔智齿)(5)

5种情况必须剔除智齿

对于长智齿,看是否长歪或者经常发炎,如果影响口腔的健康建议拔掉,如果对于口腔没有危害建议保留。并不是所有的智齿都需要拔除,但是如果发生以下几种情况,就要尽快手术了。

位置不正,常见于下颌智齿:智齿向前生长挤压到邻牙。此外,向后、向舌侧、向颊侧、甚至向下长也都可能产生危害。智齿生长方向不正常,通常会导致智齿与相邻的磨牙间出现缝隙或凹槽,极易嵌顿食物残渣,长时间清理不净,相邻磨牙将发生龋齿、牙髓炎、根尖炎等。

出现了冠周炎:由于多数智齿萌出不完全,牙冠的一部分被牙龈包绕,形成盲袋,食物残渣易进难出,导致冠周软组织红肿、盲袋积脓,患者会有疼痛、开口困难、发热等症状。冠周炎可反复发作,严重时会出现颌周间隙感染、下颌骨骨髓炎等。

咬合错位:人最多会长四颗智齿,有些人会长出一颗,有些人会长出几颗,当智齿蒙出来的时候很容易造成没有相应的牙齿进行咬合,从而造成咬合异常。

清洁不易:由于空间不足的关系,智齿常长得歪七扭八,因此常造成清洁牙齿的困难,以致发生蛀牙现象。

及时就医: 长智齿还是要去医院进行检查,看是否危害口腔的健康,如果危害口腔的健康建议及时拔掉。

文章小结:一般拔牙后,一小时内所有的血水、口水都要吞下;不可漱口,这样有助于血液凝结、伤口复原;拔牙后6小时冰敷,两天后则用热敷;不能吃酸辣刺激的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建议多摄入流食(稀饭、汤汁等)。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