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向东 刁良梓 本报通讯员 石雪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精品软籽石榴?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精品软籽石榴(软籽石榴真硬核)

精品软籽石榴

□本报记者 孟向东 刁良梓 本报通讯员 石雪帆

11月8日,从淅川县城出发,沿灌河一路南下,十分钟的工夫,老城镇下湾村就到了。只见青山雾霭中,一栋栋白墙青瓦的徽式小楼错落有致,村子三面被郁郁葱葱的软籽石榴树环抱,正前方就是浩浩荡荡的丹江水。

“家家户户住着‘河景房’,吃着红石榴,开着农家乐,你说这日子美气不美气?”刚进村,就听到下湾村党支部书记王应伟向游客“推介”。

“俺这个村参与了历次移民搬迁,可以说是淅川县移民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在家门口晒着太阳的王三娃老人接过话茬,瞬间来了精神。

“我的家,就在这丹江水下……”王三娃手搭凉棚,望着门前50米处奔流不息的丹江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1958年,丹江口水库开始修建,淅川县决定从库区3万多名报名者中选出8008名身体强壮者迁往青海,王三娃正是其中之一。

然而,支援边疆的热情被高原的高寒缺氧、气候多变、繁重劳作耗尽了。1962年秋,王三娃返回家乡,迎接他的是一间破房子和淹没在水下的耕地。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水库水位不断上涨,水进人退……下湾村村民南下邓州、北进原阳,至2012年南水北调移民搬迁结束,该村还剩300余人,“守着200余亩薄田,人均不到一亩地,这可咋活呀?”回忆那段日子,王三娃连连叹气。

挣钱靠务工,道路稀巴烂,2017年,下湾村被评为深度贫困村。

穷则思变。为解决库区移民群众生活难题,淅川县积极实施避险解困项目。2016年年底,下湾村每人获补贴1万余元,原地后靠建新房51套,水电路网全部配套到位,全村乡亲住上了“河景房”。

王三娃不但住进了二层小洋楼,还同其他村民一道发展起了软籽石榴产业。顺着王三娃手指的方向走去,一幢幢小楼后边就是软籽石榴基地,我们见到了靠种软籽石榴脱贫致富的王文亮。“过去一家五口挤住一间土坯房,全靠我一个人土里刨食,一年到头两手空空。”王文亮说起曾经的苦日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2016年年初,淅川县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确立了“短、中、长”三线产业结合的绿色发展思路。下湾村的268亩土地全部流转给企业,发展软籽石榴产业。

“群众在石榴基地内可以实现‘一地生三金’:将土地流转给基地,获得‘租金’;在基地务工,拿到‘薪金’;果树有效益时,群众与基地按效益分成,得到‘股金’。”大字不识几个的王三娃,这一笔笔经济账却算得清楚。

石榴红了,乡亲的日子也火了。依山傍水的下湾村引来不少外地游客垂钓、游玩。“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优势,发展软籽石榴、香菇等生态产业,同时开发乡村旅游,鼓励群众开办农家乐,最终通过产业带动赋能乡村振兴。”对于发展,王应伟思路清晰。

在石榴基地旁边的农家乐内,贫困户石证英正在准备客人们的饭菜,忙得不可开交,“今天来了5名游客,吃喝住一条龙服务,一人100元,今天500元挣到手了。”

2019年年底,下湾村甩掉了“贫困帽”,全村人均年收入由5年前的2500元增加到8000余元,下湾村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美丽乡村。

来源: 河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