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垃圾的真实(珠峰垃圾刷屏一周后)(1)

本文部分素材取自:善瑜的自留地尼泊尔高山探索(凯途尼泊尔订阅号)、《我国商业登山的发展》,文中已作出处、作者标记。

珠峰垃圾的真实(珠峰垃圾刷屏一周后)(2)

图:凯途高山珠峰(尼泊尔)营地

PART 01

—序—

珠峰垃圾刷屏事件始末

珠峰垃圾热文始末

2月12日,网上热传“珠峰封山了”,“珠峰无限期关闭“,相关软文转载传阅量巨大。

2月14日,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对“珠峰封山”进行辟谣;

珠峰山友,封面等媒体纷纷举证反击热文中的不实内容。

2月15日至今,大量账号开始删帖,小部分不明真相的账号还保留着文章继续瘟疫式传播。

珠峰垃圾的真实(珠峰垃圾刷屏一周后)(3)

珠峰“游客”大本营后撤公告

PART02

—纠错—

正解珠峰

1、公告中的禁令只针对旅游行为,登山及其他活动经审批后不受影响。

2、新的游客大本营区域(位置后移2KM至绒布寺以下位置,绒布寺仍可前往)可清晰看到山体和顶峰,不影响观赏珠峰。唯一可能遗憾的是不能和珠峰大本营那块“网红石碑”合影了。

珠峰垃圾的真实(珠峰垃圾刷屏一周后)(4)

3、珠峰的传统登山路线主要分为西藏境内(北坡)尼泊尔境内(南坡),此公告是中国西藏境内的珠峰公告。

4、西藏(北坡)有两个珠峰大本营

公告中所提的是对游客开放的大本营,真正的攀登大本营(北坡)在游客大本营前方几公里,游客不能进入。

由于接近性差,尼泊尔珠峰(南坡)大本营只有一个——攀登大本营。这里只接待攀登者,几乎没有游客。

(凯途说明:尼泊尔大本营游客团只有EBC徒步团,但参加成员不能在大本营住宿,如果在登山季,有登山队的公司,他们的徒步团友可以住宿,但最多住2晚)。

珠峰垃圾的真实(珠峰垃圾刷屏一周后)(5)

5、珠峰每年登顶数百人,尼泊尔侧(南坡)比西藏侧(北坡)人数多。

6、无论珠峰南、北坡,近几年环保措施、硬件不断加强,双方政府不断出台政策并强势执行,登山公司、登山者、当地居民环保意识强烈,现在的珠峰(南坡)比前几年干净,北坡也不差。珠峰环境现状和具体环保执行措施在下文公布。

7、珠峰的尸体路标纯属炒作,尼泊尔已经在陆续进行尸体清理,西藏政府也打算在今年春季攀登季对高山尸体进行部分清理。8000米之上的尸体,大部分已经被转移到登山者视野看不到的地方(除了绿靴子)。

8、珠峰比大多数景区干净多了。

PART03

—攀登数据—

珠峰攀登总人数

截止2017年(2018年数据还在统计中)

4838人攀登珠峰

8355次攀登(包括多次攀登)

有氧攀登8145次

无氧攀登210次

485名女性攀登

541次女性攀登(含多次攀登)

大多数登山者来自尼泊尔

除了尼泊尔,大多数登山者都来自美国

——以上数据来自《喜马拉雅数据库》

凯途高山尼泊尔探索—刘美玉代为提供

附:2018年春季大约715人攀登(精确数据还未公布)

珠峰近4年登顶数据

2018年春季,700人次登顶珠峰

(尼泊尔一侧465、西藏一侧235)

2017年:648人登顶(6人死亡);

2016年:641人登顶(7人死亡);

2015因雪崩及地震影响,无人登顶(至少19人死亡)…

——以上内容,凯途高山尼泊尔探索—刘美玉提供

PART04

—溯源

大众对珠峰的误解起源

在珠峰管理没有执行环保举措的攀登早期时段,珠峰确实存在比较恶劣的垃圾问题。

可如今,一番断章取义、漏洞百出的网文扶摇直上,误导不知情的群众跳出来呼喊:禁止攀登,永远关闭珠峰!

明明数据虚假、逻辑不实,存在大量误导信息,为什么该网文转载、传阅量还如此巨大?

其实,在珠峰环境问题的误导事件上,这篇热文作者并不是第一个始作俑者。

最早的“肇事者”是1996年的作家乔恩·克拉考尔。

1996年,乔恩·克拉考尔所写的那本《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设置了一个负面的基调:攀登珠峰的都是一些有钱但没有经验又相当自私的人群。

其次,《珠峰清道夫》的热映

大家不要误会,《珠峰清道夫》绝对是有价值而且意义深远的纪录片。可在这部动人心魄的纪录片背后其实有个天大的误会:

珠峰垃圾的真实(珠峰垃圾刷屏一周后)(6)

电影上映时间:2018年4月

《珠峰清道夫》拍摄于2010年左右,2018年才上映,为大众所知。上映时间的误导,加上大部分媒体是在电影上映之后的2018年才开始轮番报道珠峰环境问题这让大多数人以为这部纪录片和媒体报道的是珠峰当前(其实已经是8年前,2010年)的环境情况。

这个时间差让大众一起误会了珠峰的真实情况。

如今,山友的素质大幅提高,大部分都是热爱户外运动,亲近自然的人群,环保意识很强,政府对攀登公司和攀登者的约束也在不断加强,接下来我会举例说明。

PART 05

—珠峰垃圾管理—

西藏、尼泊尔最新环保举措与实例

珠峰的传统登山路线主要分为西藏境内(北坡)和尼泊尔境内(南坡),分别由尼泊尔和中国管理。

2014年起,两国都加强了对珠峰登山的管理。

5.1 珠峰北坡—西藏侧环保举措

近10年来已经组织过多次珠峰清理,海拔6500米以下都是牦牛驮下山,6500米以上都是协作队员收集了运到6500米,再由牦牛驮下山。

2017年从北坡登顶的队员杨险峰说,珠峰2017年发现的尸体,最近的就是当年遇难的一个澳洲人。在 8300米处,有两具包裹了在蘑菇石附近,还有5具都在横切沿途的下面的坎上。“加上绿靴子,珠峰北侧一共9具尸体,茫茫珠峰,登山线路上只能看到一具,并非网文所描述的成为路标。”

珠峰北坡(西藏)环保方案

1、2018春季珠峰登山垃圾清理专项行动

珠峰高山环保大队在珠峰大本营及以上区域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登山垃圾清理行动,共清理各类登山垃圾8.4吨。清理区域为登山大本营(海拔5200米)至前进营地(海拔6500米);

2、大本营已搭建环保厕所,在珠峰前进营地为每支登山团队配备马桶,排泄物由当地农牧民群众收集用于农业生产;

3、建立登山垃圾管理台账,在珠峰前进营地至顶峰(海拔8844.43米)区域内,要求每名登山者下山必须携带8公斤垃圾,交由工作人员处理。

4、把参与登山活动的总人数控制在300人左右,控制登山对环境造成的影响(2018年,北坡实际攀登人数240,并未超出300人)。西藏登山队在2019年的攀登人数进一步做了限制,只招收16名中国登山者(珠峰作为开放的世界之巅,每年攀登珠峰的外国人居多)。

5、多次广泛征求意见,制定《珠峰登山垃圾管理办法》,目前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中。

6、2018年4月30日,成立西藏喜马拉雅高山环保基金会,在定日县也建立了垃圾分类处理站。

7、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对山区群众和登山爱好者进行高山环保知识和技能培训,向他们发放了环保知识手册,引导各方共同参与珠峰环保。

8、协商确定珠峰登山环保管理区域

由西藏自治区体育局负责珠峰登山大本营(海拔5200米)以上区域的登山环保工作。

据传,海拔5800米之上的区域由商业登山服务机构西藏雅拉香波探险公司承担。

5.2 珠峰南坡—尼泊尔环保举措

如今的珠峰南坡比从前任何一段时期都更为洁净

5.2.1 珠峰(尼泊尔)垃圾分类与管理—官方发布

(1) 由登山探险团队所产生的垃圾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分类处理:

(a) 可销毁的;

(b) 可循环利用的;

(c) 进口的;

(2) 有关垃圾的定义请查阅附录;

(3) 按照有关条列规定,登山探险团队应当在特定的区域内销毁或回填所产生的垃圾,并且不会对这一区域附近的机构或团体产生不良影响。行动时需要有高山联络官以及当地团体代表在场,如果没有高山联络官和当地代表,则应当有登山探险团队的队长在场;

(4) 登山探险团队应将当地无法处理的垃圾带回加德满都,转交由政府指定的有关机构处理;

(5) 按照有关条款规定外国登山探险团队应将有关垃圾带回自己国家处理;

——以上内容,凯途高山尼泊尔探索—刘美玉提供

珠峰南坡(尼泊尔)环保方案

1、尼泊尔从2014年开始,向登山队收取4000美元的垃圾保证金,只有向SPCC证明已经把所有垃圾清理完毕的情况下才会退还。若队内有成员下山时未带回8公斤的垃圾和人类排泄物,这笔保证金将被没收。

2、2018年春季攀登,尼泊尔官方宣布从珠峰南坡清理90吨垃圾 用牦牛驮下山。

3、尼泊尔有关部门每年都会派人清理尸体与垃圾,在纪录片《珠峰清道夫》也有体现,所以珠峰上的尸体并不是完全放任不管。

4、厨余垃圾处理

每日吃剩的残羹剩菜,这些厨余垃圾会铺在塑料布上经太阳暴晒,待水分蒸发后打包运出大本营。每1KG垃圾的运输费用是180尼币,由对应的登山队支付。

5、环保厕所

营地建有环保厕所,粪便都是用塑料桶直接收集,绝不允许接触到冰川,粪便桶装满后由牦牛运输出大本营到低海拔进行处理。

6、2011年,夏尔巴人组织珠峰登山者协会(Everest Summiteers' Association)联合尼泊尔政府收集了1.5吨垃圾,又把它用牦牛拖运到卢卡拉,用飞机载至加德满都,再将诸如冰斧之类的垃圾摇身一变制成地方特色艺术品,就地举办了一场临时性的展览。与此同时,非政府组织尼泊尔登山协会(Nepal Mountaineering Association)联手登山公司,每年从山上搜集几吨的垃圾。

.....

——整合自《善瑜的自留地》

尼泊尔侧珠峰大本营接近性比北坡差,没有公路,汽车不能抵达。

前往大本营有两种方式:经由EBC徒步(走一个多星期),或从卢卡拉机场直升机(费用昂贵)直接飞行进入。

EBC本就是世界级徒步路线,沿途风景绝美,珠峰攀登者为了更好地进行身体适应,几乎所有登山者都会选择徒步进入大本营。

珠峰(南坡)攀登第一站并不是大本营,而是EBC.

5.2.2 尼泊尔EBC徒步路线的垃圾管理

凯途珠峰尼泊尔登山队员郭文荣如此评价EBC沿途环境:

EBC线是通往珠峰大本营的必经线路,徒步EBC途中,一个很深的印象是一路上除了遍布的脚印外几乎看不到任何垃圾!这绝对是名符其实的“国家级卫生徒步线路”。”

山友善瑜

“EBC徒步线路起点为Lukla,进入萨加玛塔国家公园的徒步者每天是有限的,因为进入Lukla只能乘坐小型飞机或直升飞机,每日的航班有限,而且天气不稳定就极易停飞。徒步者大部分都是西方人,他们喜欢以徒步这种更接近大自然的方式来朝觐珠峰,中国人走EBC的并不算多。整个徒步,大约需要走8-10天才能到达珠峰大本营。尽管路线漫长艰辛,但沿路的徒步者素质普遍高,几乎没有看到有随手扔垃圾的现象。道路两旁鲜见垃圾,尽管如此,萨加玛塔国家公园每天都有环卫清洁人员沿路收集垃圾。这与国内大大小小徒步路线垃圾成堆现象形成鲜明对比。”

——摘自《善瑜的自留地》

EBC的路上设置了16个垃圾场、46个垃圾箱以及3个公共厕所。

珠峰垃圾的真实(珠峰垃圾刷屏一周后)(7)

EBC徒步沿线的垃圾小屋

珠峰垃圾哪里去了?

珠峰污染控制委员会(SPCC),沿线村庄和Tara 航空公司之间的独特合作关系,现在从机场小镇一直到珠穆朗玛峰顶的路线基本上没有垃圾。

卢克拉由石板铺成的街道。这条小路上全程有收集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的垃圾小屋。收集到的塑料和纸张被焚烧,而瓶子和罐头则运往加德满都进行回收。

——摘自《尼泊尔高山探索》,刘美玉编译

埃德蒙·希拉里从夏尔巴农民手里以2600美元购买土地建造了这个著名的机场后半个世纪,卢克拉成为通往珠穆朗玛峰的门户。今天,这个小镇也是垃圾空运站的出口处。

“在登山和徒步季节开始时,我们的飞往卢克拉的航班几乎满员,但返回时大部分都是空的。所以我们会支持把昆布地区的垃圾运往加德满都处理,“Yeti Airlines及其子公司Tara Air的首席执行官Umesh Rai解释说。

除了偶尔的饼干包装袋,移动充值卡和牦牛粪之外,这条线路还是非常干净。事实上,珠穆朗玛峰清理运动不仅适用于徒步旅游路线,也适用于尼泊尔其他地区。 Shey-Phoksundo国家公园的村民想要开始类似的努力。

关于SPCC

1991年由丁波切寺庙的Ngawang Tenzing Zangpo仁波切指导下发起。但它面临着如何处理垃圾的问题。由Junko Tabei领导的日本团队 -- 第一位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女性 - 为这里安装了现代焚化炉,10年前禁止瓶装啤酒减少了垃圾量。但仍有很多瓶子和饮料罐。

“我们与塔拉航空签署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合同,免除垃圾运输成本,这对我们的清理工作是一个重大贡献,”SPCC的Maya Sherpa说。

塔拉航空公司在2016年空运了4吨垃圾,2017年空运了11吨,航空公司希望在2018年翻一番。这些垃圾是由沿线村庄的社会团体挨家挨户收集并分类的,不可燃垃圾由SPCC运到卢克拉,等待返回加德满都的空航班。

“我们致力于珠穆朗玛峰地区的清理工作,我们将空运所有SPCC和其他团体递交给我们的垃圾,”塔拉经理Funuru Sherpa指着卢卡拉机场堆放的白色垃圾袋。

珠峰垃圾的真实(珠峰垃圾刷屏一周后)(8)

所有打包后的垃圾都会通过 Imja Khola桥

垃圾清理运动也成为许多家庭的生计来源。 Dhan Bahadur Baniya八年前从Okhaldunga搬到Lukla,现在被SPCC雇佣在村庄和小路上进行巡逻。 Phakding Mother's Group的Dalamhu Sherpa说:这个清理工作是因为有SPCC和Tara Air的帮助。没有他们,我们就无法做到这一点。

帕克丁的客栈老板Pasang Sherpa说,她希望她的社区通过清理道路为其他人树立榜样。她说,垃圾在这里一直是个大问题。现在罐头和瓶子正在飞往加德满都,我们的村庄更干净,更健康,这有助于旅游业。

珠峰垃圾的真实(珠峰垃圾刷屏一周后)(9)

在卢卡拉储存的垃圾袋等待装载到加德满都的航班上。塔拉航空今年将空运大约20吨垃圾。

返回的航班装满了垃圾袋。塔拉航空公司在两次返回加德满都的航班中运送了一吨垃圾。

珠峰垃圾的真实(珠峰垃圾刷屏一周后)(10)

Khumbu的垃圾在加德满都机场卸货,然后被转移到一个废料仓库,在那里被分离,压缩并出售给回收商。

在加德满都机场,来自Blue Waste To Value回收公司的一个团队随时准备收集垃圾并将其运送到Balkot的工厂。在那里,工人们打开装有葡萄酒和番茄酱瓶的啤酒袋,啤酒罐,撕破的帐篷,氧气瓶,甚至是破碎的炉灶。垃圾被进一步隔离并出售给回收公司。

除了管理珠峰垃圾之外,Blue Waste还为加德满都的主要酒店如牦牛和雪人酒店以及凯悦酒店提供垃圾处理服务。 Blue Waste公司的Nabin Maharjan说:“通过处理从珠穆朗玛峰地区流下来的垃圾,我们不仅要保持道路清洁,还要减少垃圾填埋场的垃圾量,清理环境并创造绿色就业机会。 ”

珠峰垃圾的真实(珠峰垃圾刷屏一周后)(11)

珠峰垃圾最终在加德满都市场上出现时,已经变成了制造MOMO的工具。

PART 06

—争议

珠峰探险历史&国人登山认知

在了解完珠峰环保政策和现状后,还是会有不少人摇旗呐喊:禁止攀登珠峰!

这种现象背后,埋藏着国人对登山探险并不是太友好的认知意识,每每提起登山或商业登山,就恨不得组队讨伐。

中国登山探险、商业登山行为很糟糕吗?我们看看下面几组登山事件:

第一组登山事件:激励

1957年6月13日,史占春、刘连满、刘大义等6人(4人死亡)首登贡嘎雪山,证明了国人的攀登能力。

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一起登顶珠峰,这是中国人首登世界之巅,极大地鼓舞了当时正在困境中的中国人,也打破了“珠峰不属于中国的别有用心的言论”。

1998 年 8 月 4 日,新疆乌鲁木齐的登山爱好者王铁男和队友张东首登博格达,民间登山队走入大众视野。

2003年5月29日,搜狐赞助的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激励了“非典”第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病人等,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

2008年5月8日,奥运圣火登顶珠峰,书写了奥运史上的一个奇迹。

曾经,登山探险的成就为我们带来了很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精神激励。

第二组登山事件:奇迹

夏伯渝:失去双腿的老人,43年间5次挑战珠峰,最终在69岁成功登顶...他向世界证明了: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艾瑞克•维汉梅尔(Erik Weihenmayer):2001年5月25日,他成了世界上第一位登顶珠峰的盲人。

K天王:继2017年5月20日从珠峰北坡传统路线花了26小时速攀珠峰成功之后,5月27日,K天王再次速攀珠峰,这一次,他从前进营地6.500m出发,并在一个大风的天气里,花了17小时成功登顶,并返回前进营地(普通人登珠峰用时约45—60天)。

这些人,他们身体力行,一笔一划写出了人类的“奇迹”。

第三组登山事件:质疑

李宗利登顶贡嘎了,有(不少)人质问:真的登顶了?

何川八天八夜solo独攀华山,有人说:保护环境,禁止攀登。

一个被医生断言膝关节退化此后不能再登山的普通的朴实的山友去登珠峰,有人留言:登顶又能如何?人类野心而己......

嗯,他也确实登顶了,这里面的曲折用野心两个字恐怕单薄了。

如此种种,在我们潜意识里,对高山探险行为始终抱着隔岸观火的抵触。“登山就是有钱人游戏”的主导观念根深蒂固,我们曲解、下意识的反对登山行为,下意识的认为每个去登珠峰的人都是疯子。

几乎每个登顶珠峰的人,都曾遭遇过键盘手的谩骂和诋毁。无论是谁,仅仅因为攀登珠峰这个行为就足以“招黑”。

2018年登顶珠峰的山友郭文荣曾记录:当我答应不去珠峰时,家里人如释重负,而儿子更是有些欣喜的在朋友圈言道“今年最成功的事,就是阻止了我爹去登珠峰”!

登山的人,除了自己,似乎在与全世界为敌。

我们不禁要问:登山者,有错吗?

无论是中国的登山人,还是登山公司,这些年一直在固有的思想圈里饱受诟病。

真相却反其道而行之:商业登山活动风险大、不确定性强、成本更高、对组织和个人的要求也更高。

登山从来都是极严谨、极理性的活动!

凯途高山创始人罗彪曾拒绝过一个金融机构的“共赢”方案。

他们提议慕士塔格(7546米,2019攀登费用33800起)、珠峰(8848米)攀登活动开启分期支付活动,以期招募更多“经济困窘”的山友报名。

罗彪拒绝的理由也很简单:鼓动有经济压力的山友攀登“高额消费”山峰,对登山者本人和TA的家庭都太不负责了。

近年来,商业登山对登山活动的发展推动不可忽视,随着登山技术、装备、培训、登山机构的日益成熟,登山事故、死亡率大幅降低,大众参与度也越来越高。

商业登山甚至带活了一个“产业链”,让国民品牌走向世界,中国制造扬眉吐气。安踏宣布收购"始祖鸟"母公司Amer,始祖鸟、Wilson、Precor、Atomic统统归于安踏旗下就是最好的案例。

《我国商业登山的发展》 -选段

作者: 王勇峰 马欣祥

提到商业登山,有些人比较抗拒,认为“商业”一词带有比较强的铜臭味,亵渎了登山的纯洁性,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商业登山本身不是什么坏事:

一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登山商业化是一种必然,市场有这样的需求,市场就会产生供应;

二是因为参加商业登山活动的人出于自由的选择,无论用怎样的形式来开展登山活动,无论服务的有多么好,最终都是要面对攀登活动中的一切艰难困苦,都要一步步地走上去,收获的体验并未脱离登山运动的本质;

三是选择商业登山实现攀登目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商业登山的核心价值在于服务,其中尽可能实现参加者的目标是商业登山的职责之一,无论从安全、身体的负荷,还是各种保障措施、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等角度来说,都是考虑客户的目标所做的努力;

四是商业登山促进了山峰所在地区的发展,尤其是偏远地区,无论是区域上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还是行业的职业发展,抑或是个人就业、收入等方面,都是对社会的贡献。

登山的高风险造就了商业登山的高收费,但是高收费并不意味着高服务水平。针对一次具体的商业登山活动,其服务主要体现在3个层面,最基础的层面是装备物资,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和后勤人员素质,最高层面是管理。另外,与国际相比,服务意识在商业登山方面也有比较大的差距。

这些年,在装备物资方面我国一些商业登山组织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如圣山公司、凯途高山公司等,正在逐步缩小与国际的差距。

对于大声呼喊禁止攀登的“键盘侠”,在固步自封之外,你可能还需要了解一些事实:

如今,因为珠峰而被世界认知的夏尔巴人,身份早已从探险队中的背夫和协作转变为现在的8000米登山领域的主导或是成为知名登山公司的老板,夏尔巴人不再是廉价的劳动力,他们虽然从事的工作是危险的,但整个夏尔巴人群无疑都受惠于徒步与登山。

——摘自珠峰亲历者善瑜《善瑜的自留地》

“禁攀”,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最后,引用一句作家乔恩·克拉考尔在《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的一句话:

“我没有认识到攀登对我灵魂的操纵,抑或是她赋予我原本毫无目的的生活意义”。

最后,愿所有热爱者,愉快攀登!

珠峰垃圾的真实(珠峰垃圾刷屏一周后)(12)

温馨提示:如果你想去四姑娘山、那玛峰、哈巴雪山、博格达;玉珠峰;慕士塔格;马纳斯鲁峰、珠峰,徒步EBC、勃朗峰、马特洪峰等,请留言或私信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