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作为大清一位举足轻重的女性历史人物,关于她的传说比比皆是。

据记载,慈禧入宫之初位份就不低,因为家世显赫的缘故,不到一年就跻身嫔位;5年后生下同治帝,更是一跃成为四妃之一,紧接着不到一年便成为了位高权重的贵妃。

而在咸丰帝死后,慈禧的儿子同治登基当了皇帝。慈禧因为是新帝生母,所以,被尊称为圣母皇太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慈禧太后了。

慈禧刚进宫时三跪九叩(慈禧唱了一首小曲)(1)

所以说,如果一个女子不够漂亮,又没有什么过人之处,那么,在这偌大的后宫,就很难有出头之日的。何况,竞争者远不止妃子,所有的宫女,也都是依附皇帝生活的,一夜宠幸就有可能平步青云。这种情况下,皇帝的眼睛必定是眼花缭乱,又怎么会记住一个刚入宫不久,姿色又不出众的女子呢。

而且,后宫的争斗无止无休,如果不与人斗,自己就会坐以待毙,没人可以做到在这后宫里全身而退,除了最后的赢家。慈禧不想就这样在宫里孤独老死,她知道,自己没有惊为天人的容貌,所以,唯一可以扭转当前局势的办法只能靠自己的头脑。

祸不单行,如此困难的时候,慈禧的母家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故,这种变故显然对她十分不利。在形势复杂的后宫,她只能独自隐忍偷生,静待时机,等待翻身的那一天。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改变慈禧命运的这一天也悄然而至。

慈禧刚进宫时三跪九叩(慈禧唱了一首小曲)(2)

圆明园在建设之初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炎炎夏季方便皇帝去避暑纳凉,毕竟,北京的夏季甚为炎热。可以说,咸丰帝是一个极为悲剧的皇帝,一上台就遇见太平天国运动,这边烽火未歇,那边硝烟又起,英法联军联合侵华... ...

一般情况下,皇帝一年也去不了几次圆明园,一次也呆不了几天。加上,咸丰帝时期朝政繁忙,内忧外患让咸丰根本没有心情去处理。于是,他索性来到了圆明园,赏花弄鸟,用来逃避自己已经没法处理的政事。《满清外史》载:已而洪杨之乱日炽,兵革遍天下,清兵屡战北,警报日有所闻。奕(咸丰帝)置不顾,方寄情声色以自娱,暇辄携妃嫔游行园中。

当慈禧知道这件事以后,花重金把和皇帝身边的太监买通。之后,三弯两拐的和咸丰身边一个地位不低的太监安德海互为合作伙伴,准备一举赢得皇帝的心。就这样,在某日午后,咸丰帝午睡过后坐着御辇在圆明园一圈一圈漫无目的的逛着,到湖边,突然听到一股软糯动人的江南小调。

慈禧刚进宫时三跪九叩(慈禧唱了一首小曲)(3)

慈禧其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子,《满清外史》记道:“少而慧黠。”《清稗类钞》记道:“有机智,遇事辄先意承旨,深嬖之。”《慈禧外纪》记道:“以己之聪明智慧,遂蒙帝宠。”

咸丰帝听到如此动人歌声,顿时动了心思,想要目睹佳人芳泽,便顺着歌声走去。此时,他发现宫殿内有一女子,明眸皓齿,楚楚动人,有江南女子的娇羞,还有满族女子的风气,浑然天成,让人痴迷陶醉。还未到晚上,咸丰帝就传此女侍寝,并且,在未来的好几天中一直与此女形影不离。

不久,咸丰就赐这个女子为“兰贵人”,这个女子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

慈禧刚进宫时三跪九叩(慈禧唱了一首小曲)(4)

至于慈禧的封号,兰,来源也是比较简单的,那是因为咸丰帝和慈禧都特别喜欢兰花,咸丰帝更觉得慈禧有兰花的气节,所以,亲自赐了她这个封号。四大贵人中,她是最炙手可热的,也是排名第一的贵人,这种宠爱让后宫众人艳羡不已。

慈禧太后曾说:“入宫后,宫人以我美,咸妒我,但皆为我所制。”由此可见,咸丰帝对慈禧的宠爱和其他女子也是截然不同的。

之后,为了慈禧方便召见,咸丰帝就让慈禧住到了离养心殿最近的长春宫。还在她的宫里亲笔提了字,不仅彰显自己对慈禧的宠爱,更告诫了后宫众人要谨言慎行。之后,她为咸丰帝生下了一个儿子,这是咸丰帝惟一的儿子,是为载淳。母以子贵,此时,慈禧的地位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慈禧刚进宫时三跪九叩(慈禧唱了一首小曲)(5)

所以,如果非要说慈禧此生爱过谁,那么,这个人就只能是咸丰帝了,他陪伴慈禧度过了人生最灿烂的年华,而慈禧也在和咸丰帝生活的过程中尽职尽责,做到了自己的本分。自然了,这其中除了爱情,恐怕更加因为那个人是皇帝,是她此生可以唯一仰仗的男人。

参考资料:

『《满清外史》、《慈禧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