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相忘于江湖

叶挺将军活到1955年,能否取代叶剑英成为元帅?由于叶挺将军意外罹难,关于他的资历功勋能否评帅的话题,一直被人们讨论。

在十大开国元帅中,和主席“井冈山会师”的朱老总,历史地位在将帅中无人可及,彭总、林总、刘帅从红军、抗日到解放时期一直是战略主官,而贺老总、徐帅、罗帅、聂帅也是独当一面。所以,如果叶挺活到1955年评帅,唯二可以取代的就是陈帅和叶帅。

孙中山与叶挺谁厉害(再谈叶挺能否评帅)(1)

叶挺将军

叶挺将军取代陈毅评帅,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新四军时期叶挺当军长时,陈毅还是一支队的司令员。那么,作为“北伐名将”的叶挺将军,是否有可能取代被主席誉为“吕端大事不糊涂”的叶帅?

叶挺将军的标签是“北伐名将”和新四军军长,名气比叶帅还大。

被称为“叶参座”的叶帅,虽然在十大元帅中叨陪末座,红军、抗战和解放时期也没有其他元帅那样威震敌营、统率一方,甚至还没有粟裕、陈赓等大将名声在外,但其资历和战功,远比很多人想象的大。

孙中山与叶挺谁厉害(再谈叶挺能否评帅)(2)

叶挺和叶剑英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广东“客家人”,客家人是两宋以后家南迁的汉人大族,一直非常重视后代教育。叶挺1896年9月出生于广东归善,叶剑英1897年4月出生于广东梅县。

1917年,叶挺和叶剑英都进入了军校:叶挺从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以优异成绩进入了保定军校,而叶剑英随父亲到南洋闯荡一年后,回国后进入了黄埔军校诞生前另外一个名校云南讲武堂。

保定军校22年间培养了1500多名将军,包括蒋氏、白崇禧、张治中、傅作义、蒋光鼐、黄绍竑、叶挺、陈诚等人。而历史更久的云南讲武堂,也出了朱老总、崔庸健、周保中、曾泽生、范石生、盛世才、卢汉、龙云、周建屏、李范奭、武海秋等名将。

正因为出身名校,叶挺和叶剑英的军旅之路颇为顺利。1922年初,叶挺任大总统府警卫团2营营长(1营薛岳,3营张发奎),而叶剑英任海军陆战队营长,都是中山先生的得力干将。

陈炯明叛乱时,叶挺和叶剑英两位营长都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924年,28岁的叶挺到苏联留学,而27岁的叶剑英任黄埔军校教授部的副主任,主任是粤军大佬李济深(后王柏龄)。而在黄埔军校担任副主任的,除了叶剑英外,只有政治部的副主任周公。

南昌起义之前十年,叶挺和叶剑英旗鼓相当、不分伯仲,叶剑英略胜一筹。

孙中山与叶挺谁厉害(再谈叶挺能否评帅)(3)

青年叶剑英

北伐时期,叶挺因“铁军先锋”的标签而扬名海内外。

但是,同时期的叶剑英资历只在叶挺之上,而不在叶挺之下。1926年7月北伐之前,叶挺任第4军12师独立团(原34团)团长,而叶剑英的身份则是蒋氏嫡系第1军(军长王柏龄)的参谋长。

北伐之前蒋氏留了后手,把第1军用作总预备队,代军长王柏龄,参谋长叶剑英。此时,薛岳还是第1军1师3团的团长。面对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70万大军,北伐军只有8个军13万人,主力军是粤军李济深第4军、桂军李宗仁“钢7军”和湘军唐生智第8军。

北伐8个军都在地方军阀手里,我军只有周公、李富春、朱克靖、罗汉和林伯渠担任话语权不多的军副代表,真正掌握的武装力量只有一个叶挺独立团,当时苏联顾问还是后来的元帅崔可夫。

在蒋氏眼里,叶剑英是和周公一样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四一二”后因公开反蒋被通缉,暂投武汉第4军任参谋长。“宁汉合流”以后,第二方面军张发奎察觉到叶挺、贺龙有异动,密谋以“开会”为名把两人召到庐山软禁,幸亏得到了叶剑英的巧妙通知。

南昌起义,贺龙是总指挥,叶挺是前敌总指挥,叶剑英虽然没有参加,但是以“超级卧底”身份向张发奎建议:不去围追堵截起义军,直插广东和军阀李济深抢地盘,无形中给起义军减轻了压力。

孙中山与叶挺谁厉害(再谈叶挺能否评帅)(4)

青年崔可夫

南昌起义失利后,叶剑英又“毛遂自荐”,出任第4军教导团团长。

广州起义时,教导团2000人是绝对主力,但起义因叛徒泄密,而遭黄绍竑、陈铭枢、张发奎合围,加之叶挺、叶剑英突围的建议被共产国际顾问诺依曼否决,起义军血战三天三夜最终失败。

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和叶剑英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总指挥叶挺遭到负责人王明、李立三等人痛批,为起义失败背锅。叶挺完全不能接受,愤然离去准备到莫斯科申诉,此后开始了十年海外漂泊。而副总指挥叶剑英在1928年冬被派往苏联劳动大学,留苏归来后任总参谋长、红一军团参谋长、军区司令员、红校校长兼政委。

长征期间,叶剑英任第一纵队司令员、红三军团参谋长、陕甘支队参谋长、总部参谋长、八路军参谋长。叶挺归来时已是1937年11月,第二年1月出任新四军军长,为新四军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叶挺工作不顺,3年3次负气出走,但都被周公劝回。

孙中山与叶挺谁厉害(再谈叶挺能否评帅)(5)

项英、周公、叶挺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叶挺在谈判时被扣押。后来在上饶、重庆等五地关押了5年又2个月之久。即便在狱中,叶挺将军也坚贞不屈,写下著名的《囚歌》,表明矢志不渝的理想。

此时的叶剑英,一直以八路军参谋长身份,协助周公、董老在武汉、桂林、重庆等地的统战工作,其间曾兼任南方局军事部长。抗战胜利后,叶剑英任总部副参谋长,参谋长由副主席周公兼任。

1946年3月4日,叶挺被释放,如果不是飞机失事,会担任什么职务呢?

当时我军形成八大战略区:陕甘宁有朱老总、彭总和、叶剑英,晋绥有贺老总和徐向前,晋察冀有聂荣臻,东北有林总和罗政委,晋冀鲁豫有刘邓,山东有陈毅,华中有粟裕,中原有李司令、郑位三。

叶挺将军如果平安回到延安,可能有两种选择:一是到一线担任华野的司令员,陈毅任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员,三位名将相得益彰。但是,这样一来“战神”粟裕还能不能脱颖而出,就成了一个未知数。

还有一种可能,远离战场5年的叶挺将军留在延安总部,或任副总司令,协助主席和朱老总擘画全国的战局和战略发展。如是这样,叶挺和参谋长叶剑英时隔多年后会再次聚首。

孙中山与叶挺谁厉害(再谈叶挺能否评帅)(6)

“四八空难”追悼会现场

如果叶挺活到1955年参加评衔,和叶剑英能否共同评帅呢?

1955年9月,我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评元帅的主要依据有几点:

第一点,是红军时期重要起义领导者,或主要抗日根据地创建者;如担任总部领导、主力军团的领导。这一点,叶挺将军完全符合;

第二点,抗战时期主要抗日武装领导者者,或主要根据地创建者;如总部负责人、八路军三个师的主官、新四军主官等。这一点,叶挺将军也完全符合。

第三点,解放战争时期总部和各大战略区主要负责人,或各大野战军和军区部队主要负责人。按照叶挺将军的资历和影响,无论到华东(华野)还是留在总部,大概率符合授元帅的条件。

第四点,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总部负责人和六大军区负责人,叶挺将军可能性也极大。从官方拟定的36位军事家排位来看,叶挺将军在元帅之后、大将之前,的确也是元帅级别。

孙中山与叶挺谁厉害(再谈叶挺能否评帅)(7)

叶帅

尽管曾有大革命十年远离国内的经历,但叶挺将军用五年铁窗生涯,表明了即便牺牲也不离开我军的信仰。这其实是对十年海外漂泊的自省。鉴于叶挺独一无二的代表性,大概率会占据一个元帅名额。而叶剑英和陈毅相比较,叶授元帅衔的可能性更大。原因是陈毅当时离开了军队,而叶剑英的代表性不可替代,或许这样更加恰当。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